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显示到2020年11月1日零时全国人口141178万人,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同时,人口老龄化程度还会进一步加深。在加强离退休干部政治思想建设和组织参加活动等方面都面临着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才能进一步提升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真正做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依。就如何提升离退休干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笔者有以下7点思考。
合理的场地规划选址。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身体机能、行动等方面的不足,对参与活动有着不同的需求,特别是对于活动场地的要求很高。通过走访了解,90%以上的老干部都希望老年活动场地的设置能够在中心地带,交通要便利或者设置在幼儿园、小学等附近。所以老年活动场地在选址、规划建设时应该综合考虑方便参加活动的原则,让老干部在接送小孩上下学的同时,自己也能够参加学习、活动,或者让想要参加活动的老干部能够通过步行或乘车在15分钟左右的时间能够到达,才会有更多的老干部参与到活动中来。
配套的设备设施。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从物质方面转向精神方面,尤其是离退休干部,他们的文化水平、综合素质相对较高,对一些文体活动都有一定的基础,并且他们的时间充裕,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参与到各种活动中来,比如:网球、游泳、保龄球、太极柔力球、钢琴、古筝等等,但是多数运动项目需要配套相关的场地和设备,如:游泳馆、网球馆的建设及配套设施,以及像钢琴、古筝等相关教学设备的配备,才能正常的开展活动。
合理的活动项目设置。在老年大学、老干部活动中心项目设置的时候,要遵循“自觉自愿,量力而行,兴趣先导”的原则,不同的老干部对各类活动项目的喜爱程度不一样,有的喜欢唱歌跳舞,有的喜欢体育运动,所以在活动项目的设置上要以老干部的兴趣爱好为主,根据老干部的兴趣爱好合理设置活动项目,并合理进行时间设置。比如:喜欢门球人数多的就设置门球班,喜欢舞蹈的人数多的就设置舞蹈班等等,在时间设置上尽量以老干部空余的时间为主,让老干部在学中玩,在玩中学。
充足的活动经费保障。经费保障是开展活动的前提,没有经费的保障很多活动无法正常开展,比如组织老干部外出参观学习的包车费,为老干部订阅报刊的费用等,这样就阻碍了活动的开展,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干部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就不高,就难以组织老干部。所以,地方党委、政府要积极为老干部开展活动划拨一定的经费,通过党委、政府划拨一点、老干部自愿出资一点,保障活动的顺利开展。
完善的管理制度。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强有力的制度是推进工作的有力保证,如果没有制度的约束,就会造成散、乱、杂、占等一些不好的情况发生,甚至会发生安全事故等相关问题,让组织失去该有的凝聚力。为保障活动的正常开展就要结合老干部和开设项目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一些管理制度、安全协议等。
作用发挥的平台搭建。离退休干部受党的教育培养多年,对党和国家以及家乡都有深厚的感情,都希望退休后还能够为党和国家、家乡作出应有的贡献。所以,我们在组织老干部开展学习、活动的同时要积极搭建作用发挥平台,让老干部学习了相关政策后能够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成果,积极为乡村振兴、基层社会治理、反腐倡廉、关心下一代等积极发挥作用,让老干部感受到退休后自身的价值。
强有力的宣传报道。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也会存在“酒香就怕巷子深”的情况,这足以说明宣传工作的重要性。比如:我们在成立了老年大学、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干部党校等或者开设了新的课程、新的项目、举办了重大活动时,要多渠道、多形式进行宣传,这样才能做到人人皆知,家喻户晓,不断提高老干部的参与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