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云南玉溪市华宁县坚持把党史学习与为老干部做实事相结合,从老同志关心关注的问题入手,搭建服务桥梁,用心用情为老干部办实事做好事,增强老干部的获得感、幸福感、荣誉感,让老干部切实感受“华宁温度”。
暖心推行荣退制度,让退休干部载誉而来。华宁县顺应老干部群体结构变化,紧盯新退休干部这个薄弱点,着眼于增强干部退休仪式感、荣誉感和组织归属感,出台《关于全面推行干部荣誉退休制度的通知》,在全县全面推行“开展一次退休前谈话、举行一次荣退仪式、送上一本乐龄生活指南、开展一次家访、组织一次体检、拍摄一张合影、准备一份有意义‘暖心包’、递上一封志愿服务倡议书”的“八个一”干部荣誉退休制度。该项制度实施以来,全县各单位高度重视,积极落实各项政策,引起了强烈反响,成效非常明显,实现了荣退机制从“政策不明”到“导向清晰”转变,荣退环境从“冷冷清清”到“热热闹闹”转变,老干部反响从“有些心寒”到“温馨温暖”转变。退休干部普遍表示欢迎和拥护,他们一致认为,这项政策是对老干部的尊重和认可,也是一种关心关爱和服务延伸,让老同志发挥正能量有了更大的动力。
用心搭建党史宣讲平台,让离退休干部老有所为。华宁县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时空、威望、经验上的独特优势,发动全县范围内事迹突出、富有余力的老党员、老干部组建党史宣讲团,深入学校、社区、机关、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烈士陵园等开展宣讲活动。通过分享个人革命经历、讲述党史、传颂革命先辈事迹等,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党史学习教育中,离休干部胡兴邦到万松山革命烈士陵园讲述华宁地下革命斗争史和烈士事迹;崔满堂以“百年初心,使命传承”90对话90为主题,为年轻干部讲述淮海战役的艰苦岁月和入党初心;退休党员魏祖胜、向士学深入学校通过宣讲英雄先烈的光荣故事和华宁党史,让红色基因植根青少年;老党员邵茂森以自身所学向全体老党员讲述党史和自身感悟。截至目前,老干部宣讲团共开展宣讲11场次,受众达2300余人,广受好评。
悉心复开老年大学,让离退休干部老有所学。去年,因新冠疫情形势严峻,老年大学不得不停课。何时开课,让老干部恢复学习活动,成了华宁县委老干局的心头大事。今年以来,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华宁县早早筹谋为老干部办实事项目,在充分做好新冠疫情防疫前提下,于4月19日顺利推进县老年大学复学工作,柔力球、月琴、太极等16个班级顺利复课,新开设柔力球初级班、旗袍班等两个课程,在校学员人数达到五百余人,进一步满足了老干部学习活动的需求。建党百年之际,老年大学的老干部们以“颂歌献给党”为主题,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题文艺晚会,用欢快的乐器、真情的歌声、热情的舞蹈为党送上生日祝福,以艺术的形式重温党的历史,重温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充分展现老同志热爱生活、积极向上、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和时代风采。
精心拍照留念,让离退休干部定格美好。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增添离退休干部的荣誉感与归属感,华宁县精心为82名“光荣在党50年”老干部拍摄纪念照,定格美好珍贵瞬间。活动开展过程中,华宁县委老干部局充分结合老干部的身体和居住地情况,采取入户发放拍摄和集中发放拍摄相结合的方式,逐一为每一位“光荣在党50年”老干部佩戴纪念奖章、整理衣服、选取最佳拍摄角度、光线,照片上的每一位老干部都留下了自豪而幸福的笑容。
贴心调标慰问,让离退休干部幸福满满。党史学习以来华宁县立足为离退休干部办实事,提高离退休干部幸福感,对离退休干部公用经费使用标准进行调整提高,生病住院慰问从每人每次100元,调整为200元;70/80/90整岁生日慰问标准提高至300元,新增非整岁生日慰问每人每年100元。建立困难帮扶网,对长期生病、子女条件差、家庭遭受重大变故的离退休干部逐一登记备案,设立专项解困资金,定期入户看望慰问,一对一将温暖送到他们手中,今年以来共入户看望慰问困难离退休干部43人,投入资金3.65万元。针对全县离休干部普遍进入“高龄、高发病期”的实际,紧紧围绕新时期离休干部的特点、盼点,积极回应离休干部对服务管理的新需求、新期待,常态化落实离休干部精准服务一人一策,每季度联合原单位定时入户走访慰问,及时为离休干部排忧解难,将党委政府的关心送到他们心坎上。今年以来已入户看望慰问2轮36人次,发放慰问金1.4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