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全市老年教育体系建设,积极构建老年教育研、学、训一体化教学模式,不断拓展各级老年大学校外教学活动的渠道和形式。今年以来,云南保山市老年大学在充分调研、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开拓创新,结合实际,以“校内课堂+校外基地”相互融合的方式,不断创新老年教育教学模式,经报请市委老干部局同意,在全市创建了保山市红十字会“生命健康安全教育实训基地”、保山市隆阳区火鸟文化艺术培训学校“拉丁舞交谊舞教学实训基地”、隆阳区“金鸡红色革命教育实训基地”、施甸县“善洲林场教育教学实训基地”、腾冲市“司莫拉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教育实训基地”、龙陵县“松山爱国主义教育教学实训基地”、昌宁县“‘一线’精神党群教育中心实训基地”等7个市级老年教育教学实训基地,并于近期分批对7个实训基地进行了授牌。

自去年年底评审组评定后,各实训基地就充分结合实际,坚持主题鲜明、特色突出、功能完善的原则,在建设实践中不断创新,边探索边总结,边总结边完善,边完善边推广,取得了明显成效。比如:隆阳区“金鸡红色革命教育实训基地”以利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继承好革命传统、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作为实训基地教学目标,致力融入社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多种形式展示老年教育成果,采取与乡镇(街道)老年大学、社区办学点联动互动共同发力的方式,做实做细老年教育向基层延伸、向校外拓展,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不断发挥老年群体的社会正能量。在日常教学中以唱红歌、继承革命传统、强化党性锻炼为主,积极开展讴歌新时代、凝聚正能量活动,分批分期组织老年学员到实训基地开展革命传统教育,不断激发老年学员的爱国热情,勉励老年学员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继续前行,牢牢扛起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的政治责任。施甸县“善洲林场教育教学实训基地”始终坚持“院内”与“院外”、“请进来”与“走出去”结合,在自身建设、师资聘请、资料征集、教学点开发等方面不断拓宽渠道,开阔思路、汇聚力量、形成合力,办学特色逐步凸显,办学质量稳步提升。同时,不断推进教学培训方式方法创新,围绕杨善洲精神充分挖掘现场教学优质资源,探索个性化、差异化发展的路子,构建“杨善洲精神+”的教学模式,拓展优势互补的干部教育培训环线,推出富有时代特征、实践特色、务实管用的课程,充分发挥地方党性教育特色基地的功能。比如:昌宁县“‘一线’精神党群教育中心实训基地”紧紧围绕党史学习教育,发挥实训基地在全县党史学习教育中红色基因智库作用,着力提升实训基地教育教学质量,不断加强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规范基地管理。同时,紧密结合当前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以昌宁县漭水“一线”精神党群教育中心和漭水镇黄家寨古树茶保护利用为教育教学重点,发挥基地教育功能,组织老年学员开展现场教学解说、举办读书班等活动,通过参观展馆、聆听讲解,让学员学习领会和践行昌宁特色文化资源中蕴含的“一线”精神,以实现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服务社会、促进健康“文化养老”的目的。

全市老年教育教学实训基地的创建,为构建“四大课堂”体系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与各方合作,认真总结基地工作经验,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努力建设好新时代老年大学,助推全市老年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