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八九点的济南泉城广场,常常能看到这么一个人,他带领着一支平均年龄近60岁的乐队,唱歌或跳舞,其乐融融。他就是今年59岁的赵向进,每次走出诊所,拿起乐器,他马上就沉浸其中,物我两忘。赵向进给乐队起名叫“掌声不断”艺术团,音乐,让他的生活有滋有味、掌声不断。

中医世家的音乐痴迷者

赵向进出生于中医世家,父亲是一位老中医,从有记忆起,他见到的就是形形色色慕名而来的病人,摸到的是从大江南北汇集而来的草药,父亲的诊所就是他的启蒙教室。甚至连他第一次给人治病,都发生在父亲的诊所里。那时赵向进才14岁,父亲外出办事,偌大的诊所里只有他一个人,一位胶东老乡因为腰痛来上门求医,看到这位老乡实在疼痛难忍,赵向进回忆着父亲施针时的手法,凭着日常积累的知识,为这位老乡做了针灸。奇迹般地,老乡的腰痛得到了缓解,至今说起这件事,赵向进仍然觉得非常奇妙,同时又很骄傲:“还真管用嘞!”,老乡当时的赞扬,他记得清清楚楚。

说起青少年时的经历,他说自己绝对不是“皮孩子”,从不跟人打架,从没闯过祸,甚至连恶作剧都没有;可他也不木讷,爱思考,爱钻研,从小到大成绩都名列前茅。可就是这个堪称模范生的少年,在偶然地听过一次小提琴协奏曲之后,疯狂地迷恋上了音乐,迷恋到天天练,一天不摸小提琴就手痒,用他自己的话说,已经入迷到“偷偷地学”的程度。家里的老院子里有个防空洞,年幼的赵向进把它利用起来,家中人多的时候,他就去防空洞里拉琴,也能自得其乐。凭着天生一点音感和不懈地努力,很快连《梁祝》这样的名曲他也能拉得有模有样。

每个少年都有一个音乐梦,正当赵向进在音乐之路上越走越远时,老父亲有了意见,发话了:“不要研究音乐了,研究可以,但只能耍个年轻,还是脚踏实地地攻读医学吧,我看你对医学也挺有天分。”望着老父亲充满期望的眼神,赵向进思来想去,把医学定位为“事业”,音乐则成了“毕生的爱好”,刚刚萌芽的音乐梦想被他埋在了心底。

不惑之年,重燃音乐梦

1999年,济南泉城广场建好了,在赵向进心中埋藏了多年的音乐梦想迎来了阳光雨露。夏天,每到傍晚,住在广场周围的人都会呼朋引伴地去纳凉休闲。赵向进也去广场,不过为的不是纳凉,他带上小提琴,站在广场的路边,像欧洲街头的艺术家那样,即兴拉了一曲,没想到路人纷纷围拢过来欣赏,乐声悠扬婉转、跌宕起伏,到激情澎湃处,人们更是纷纷叫好,这一切,都点燃了赵向进藏在心中的音乐梦,少年时的理想似乎有了安置之地。

在泉城广场上表演得时间长了,更多志同道合者被他的音乐和精神吸引,常常有人即兴献唱,歌声高亢嘹亮、引人遐想;更有85岁的回族老者加入其中,跳起充满异域风情的舞蹈。赵向进是乐队的第一人,渐渐地有了第二个人、第三个人……人多了,演奏也更多种多样。大家一见如故,将他推为队长,相约定期彩排、时常去泉城公园表演,乐队名气越来越大。对于这些,赵向进觉得:“在广场表演,就是有共同爱好的朋友在一起玩儿,对自己来说是一种艺术享受,观众的掌声就是对咱们的认可。”他将乐队叫做“掌声不断”艺术团,现在,乐队的表演有了固定的日程,每到夏季还组织持续十几天的“消夏晚会”:个人独奏时,你来一曲萨克斯,我唱一段《天路》;合奏时,萨克斯、电子琴、小提琴、架子鼓错落有致,把一首《西部放歌》演绎得有声有色。

有一位广西汕头的女乐友,在汕头时,就经常带着乐器,随意在街头一站,即兴奏上一曲。有一次,她出差经过济南,爱好使然,经过大街小巷时,她总是四处搜寻跟她一样爱音乐、爱表演的人,结果让她很失望:为什么山东没有街头乐队呢?直到她在泉城广场遇见了正在举办“消夏晚会”的赵向进和他的乐队,大家你弹我唱,她很快被乐队其乐融融的氛围感染,当场就加入了表演,从“粉丝”升级成了“外援”。如今,这位乐友每年都从汕头赶来,参加她心中这盛大的“消夏晚会”,与大家一起表演,与志同道合者谈笑风生,观众的掌声让她觉得自己“一直年轻着”。

如今,在严肃刻板的医生身份之外,赵向进还是一个技艺高超的广场演奏家。他用西洋乐器演奏红歌,他通过音乐陶冶情操。音乐让他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三十岁时,他自学了电子琴,蓄起了胡须,看起来更有艺术家气质了;五十岁时,他又琢磨透了手风琴;现在,连京胡、二胡也能来上那么一两段了。一路走来,他收获掌声,也实现梦想。

“严肃的浪漫情怀”让晚年生活丰富多彩

都说酒香不怕巷子深,赵向进的名声越来越大,尤其是弹得一手好电子琴,去电视台做幕后伴奏时也毫不逊色;他甚至还参加过山东卫视主办的“我是大明星”,每一轮评委都一致举牌通过。可他坚持只把音乐作为爱好,总觉得音乐只为怡悦身心。都说热爱音乐的人情感丰富,他觉得自己跟年轻人那种不顾一切不同,他戏称自己是“严肃的浪漫情怀”。“事情有主有次,咱玩音乐,不为名,不为利,就图个乐呵,大家一起玩玩开心。”赵向进如是说。

音乐不光给赵向进带来了一帮吹拉弹唱的朋友,还带来了忘年交。在他诊所的墙上,有一幅木框的人像素描,不得不说,这素描真是抓住了赵向进的外貌精髓,一把大胡子,画得活灵活现,让人一眼就认得出画中人。“这是在广场表演时认识的年轻画家朋友给画的。”说起来,赵向进不免有几分自得。都说人专业越精、年纪越大,生活圈子越窄,可赵向进不是,快五十了才组成乐队表演,当了几十年医生,又成了广场演奏家,闲时作词作曲,说是音乐人也不为过,还认识了不少忘年交,谁能不羡慕呢?

医生与广场演奏家的双重身份,使赵向进生活忙碌,自然有乐也有苦,可他说:“音乐与医学并不冲突,人生没有那么多非此即彼,自由都是自己给的,只要内心自由,生活永远都是自由自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