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据笔者了解到的几乎所有的老年大学都停止了线下授课。2020年上半年没能开课,下半年也没能如期开学。主要原因是新冠肺炎疫情还在全球流行,国内虽然得到遏制,但尚未得到完全控制。而老年人是新冠病毒易感人群,感染后治疗难度大。因此,要全面恢复老年大学教学工作,必须在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之后方可进行。
近两年时间,云南安宁市老年大学都未能正常开学。这次疫情对学校管理层、市委老干部局都提出了新要求,带来了新挑战。在教和学、师和生、学和习等教学关系上都带来很大的冲击。平时,作为老年大学教务人员的工作确实很忙,但在这次疫情中,给我们教务人员有了充裕的时间进行教育教学的反思。通过反思,将有助于我们认识和掌握指导老年教育工作的科学理论、先进理念和客观规律,从而增强工作的计划性与条理性、自觉性与规律性,避免重复劳动、无效劳动和重复犯错、不断犯错等现象,从而获得轻松愉悦、事半功倍之效。本文,结合自己老年大学教务管理工作经验,谈谈教务处应强化“三导”职能,发挥好其中枢作用。
一、指导职能
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必须有较丰富的教学理论储备。尤其是在新时代的今天,前瞻的教学理论的学习与运用,对于每位教师来讲显得特别重要。教育思想的更新、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方法的变革,都需要教务处通过有针对性指导教师的理论学习来逐步实现。
(一)教务处就有指导全校教师学习教育政策法规、学习理论及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等责任和义务。通过指导理论学习,帮助广大教师自觉转变教育观念、自觉规范教学行为、自觉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增强其教学育人的艺术性和实效性。
(二)提高途径。如何指导教师的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呢?一方面,教务处在每个学期或每个学年初,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理论培训计划,提出具体的学习要求。另一方面,教务处要按计划,安排、组织好各类培训、学习活动,让每个教师学有所获,训有所得。
(三)强“三性”,重实效。教务处在安排组织这些活动时,要具有“三性”特点,即“前瞻性”“指导性”和“实用性”。教务处通过履行对教学理论的“指导”职能,促使每位教师提高教育理论的素养,为夯实教学基本功奠定理论基础。
二、引导职能
引导教育教学研究,是教务处又一重要的工作职能。经过17年的发展,2020学年,安宁市老年大学共有4名工作人员和17名任课教师、1000余名学员,其中不乏各行各业的佼佼者,可谓藏龙卧虎之地。具有一定理论功底、写作能力和研务头脑的管理人员、教师、学员数不胜数。他们都是老年大学的实践者,在亲身经历的实践中研究理论、总结经验、探索规律,无疑是开展老年教育理论研究的人才优势。他们对要分析解决的问题比较熟悉,收集的相关资料更具体翔实,对问题的剖析更精准透彻,对建言立论或提出设想更符合实际。
教务处应该有目的、有计划地科学策划和正确引导教师开展深入扎实地教学研究活动。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进行,一是以教务处为主要牵头的全校性的综合教研活动。如每学期年开展的新进教师的摸底课、示范课、欣赏课等,学校成立听课评课小组,采用听课—说课—评课形式研究,以促规范教学,提高学校整体教研水平。二是为保证教研活动的实效,学年末,教务处对各位教师参与教研活动情况进行考核评比,并把考核结果纳入优秀教师评选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督导职能
教师的日常备、教、辅等各个环节是否到位,学员是否有所收获养成,教务处具有检查督导的职能。通过督导,发现在教学中实绩突出的教师给予充分肯定与鼓励,及时推广好的做法和成功经验;对教师、学生中的教学行为和学习行为欠规范的,及时批评教育。
安宁市老年大学教务处在履行教学督导的职能时,主要采取三种方式进行。一是定期督导。学期初,由教导主任督查教师的教学计划的制定情况;在期中、期末,检查教师个人教学计划的落实情况。二是不定期督导。主要为抽查方式。方式是随堂听课,听课人由教务处安排,由校领导、教务工作人员组成。通过随堂听课,了解常态下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和学员的学习行为。三是期末评教评学。由教务处负责,每班随机抽3—5名学员,进行不计名的问卷调查,了解所在班教师的教学行为、班级管理、学生学习情况等方面的情况。
教务处作为老年大学的教学管理中枢,在整个学校管理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安宁市老年大学办学实践证明,只要教务处在认真做好日常教务工作的同时,扎实履行好“三导”职能,学校的教学工作及其师资发展就会有序、规范而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