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冠疫情发以来,据笔者了解几乎所有老年大学都停止了线下授课。2021年上半年没能开课,下半年也没能如期开学。主要原因是新冠疫情还在全球流行,国内虽然得到遏制,但尚未得到完全控制。而老年人是新冠病毒易感人群,感染后治疗难度大。因此,要全面恢复老年大学线下教学工作,必须在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之后方可进行。

在近两年中,许多老年大学在应对中开展了线上教学的实践与探索。安宁市老年大学也进行了尝试,先后录制了《宅家养生运动抗疫情小视频》《教您一首歌》《人像拍摄·摄影用光技术》等30余个网络课堂教学课件,并及时在学校微信群里推送。我们认为:在老年大学推行网络教学,一是可以降低疫情影响,有效避免高危接触,最大限度地保护学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二是打破时空限制,有效拓展了老年教育资源,“一座难求”的难题有望得到解决;三是课程可一次录制,多次重复播放。不论是录播还是直播方式,课程录制好以后,学员们要是有不明白的地方,或者要想复习,可以随时播放,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同时,我们也意识到,在老年大学推行网络教学也存在着三个不足。一是网络教学资源软硬件开发不足。硬件是指老年大学一般缺乏录制网课的硬件设备、设施、场所;软件是指缺少专业的摄录编辑人才,授课教师也没有专业的培训,积累的影音教学资源也近乎为零。安宁市老年大学录制的30余个课件都是请安宁市融媒体中心帮忙录制的(因安宁市融媒体中心是安宁市老年大学成员单位之一没有收取费用),录制的部分教师课后和我交流时说:线上教学不同于常态教学,对教学内容如何选择和取舍是个难点,更担心的是老年大学学员们掌握了多少,效果如何;二是老年大学学员学习能力不足。因为网课学习必须使用网络及网络设备,老年大学学员普遍对网络不是很熟悉,网课必备的智能手机及相关的APP的安装使用也是难题,很多都需要子女帮助,中途一旦遇到卡顿或其他故障,就可能上不下去;三是学员上网课兴趣不足。老年人到老年大学学习,学的是技能,排遣的是孤单寂寞。网课学习缺乏师生适时的交流与互动,完全是学员跟着老师的节奏走,稍一迟缓跟不上了,学习的兴趣就消失了。网课缺少学员间的交流与互动,使得他们失去了学习兴趣与学习动力。而且,网课对技能教学而言,始终不如面对面、手把手现场教学,老年大学学员的学习重点恰恰就是技能教学。现场教学时,老师随时观察到学员的学习情况,并对教学节奏进行灵活的调整,不懂的反复指导,甚至回过头来重新讲解。老师是跟着学员的节奏走的。而网课只能是学员跟着老师的节奏走,会与不会,老师都不会停下来。

这些不利的因素,导致网课不能被大多数老年大学学员喜欢,网课的教学效能也难以理想发挥。那么,有没有其他办法来破解难题,以保持老年大学教学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呢?答案是肯定的。笔者以为,老年大学要根据学员特点和老年大学课堂教育与青少年、全日制大学课堂教育的区别因为同样是在校课堂上无法学到的知识和内容,青年学生能够通过互联网图片和视频的方式去学习感受弥补很多,而相对老年人的课堂之外的学习就相对缺乏方式,毕竟能熟练上网并且运用软件学习的能力非常有限。因此相对于在校学生,老年大学学员更加需要拓展校外课堂,从亲身体验和实践中去感触感知新知识。他们课堂实践和增长见识方面的需求比在校生大得多。开辟校外课堂,带领更多的老年学员走出校园,走入社会是老年大学教育的趋势。而怎样做好校外课堂教学工作是摆在每位老年大学管理者需要思考的首要问题,安宁市老年大学通过以下个方面来探索实践。

一、校外拓展训练巩固教学效果 

安宁市老年大学开设的课程多是实践性很强的,如摄影、二胡瑜伽、舞蹈、声乐等都是需要不断地强化训练的。在校内课堂上课,由于教学场地和时间的限制,学员们实践学习十分有限。他们需要有一个场地和机会,充分展示课堂上所学的内容,检验学习的效果。校外课堂的开辟,会使他们的这一愿望得到实现。恰好安宁这座全国文明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她有清秀迷人的自然风光,是摄影学员们的天然课堂,们可以在宁湖公园、东湖公园、百花公园、温泉等利用天然的光影,拍摄出美照,而课任教师也可以暂时抛开课本更加自然的教授摄影知识安宁30多个翠绿宽阔的口袋公园它们是声乐、舞蹈学员们的最佳排练厅,大家可以围坐在一起,边歌边舞,其乐融融,老师还可以用乐器为同学们伴奏,配上不同的舞曲节奏,同学们随着优美的节奏,纵情歌唱,欢歌畅舞。多节奏的舞曲变化,熏陶着同学们对歌曲节奏的领悟;独唱、合唱的多重训练,让同学们的不同音色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嗓音发挥的最佳状态,提升他们的演唱水平。所以说校外课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教学效果的巩固、复习和提升,受到学员们广泛喜爱和积极参与,大家争先恐后展示才艺,珍惜每一次巩固提高自己的机会。

二、校外加强交流弥补课堂不足 

再多的学习实践,如果没有比较和比赛是很难真正提高的。为了提高学员的学习能力,检验课堂学习的实际效果,找出课堂教学中的漏洞和不足,开展校外的交流比赛十分必要。如葫芦丝班二胡班学员平时学习吹奏,掌握套路,但是缺乏和高手交流的机会,很难真正意义上提高技巧。老年大学组织他们进社区参与老年比赛等活动,让学员与民间高手过招,与爱好者过招,不断提高水平。通过组织校外比赛交流活动,学员们既掌握了学习方法,提高了自身学习能力,又增长了见识,开了眼界。这种教学方法受到学员的欢迎,它比在教室里的收效大,体验更深,能够直观感觉,也顺应了同学们户外休闲和学习训练更好结合的愿望,大家的学习兴趣更高,掌握起来更容易,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校外培养感情加深师生关系 

在学校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活动最基本关系,师生关系的好坏是决定教学质量高低的关键因素,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师生之间坦诚相待,彼此关怀,相互尊重,平等合作的良好体现。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由于教师起主导作用,培养良好师生关系必须从教师做起,而校外课堂就是老师主导的培养师生关系的重要平台。首先,老师是掌握教学进程的主体,老师们知道把校外课堂放在那里教学效果最好,放在那里学员们会喜欢。校外课堂往往会在比较轻松开放的地方,如公园、景区农家乐。在这些地方开展教学工作往往比较放松,师生之间的彼此都能了解和正确地认识对方和自己,就比较容易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校内课堂上,老师是教学核心,学员们难免心里会有教师居高临下的感觉。但是在校外课堂上,学员就会以一种平等友爱的态度去看待自己的老师,感觉他们更是一位朋友,一位可以倾吐心声,能帮助排忧解难的知己。校外课堂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交往,增进了大家的友谊,愉悦身心,学员会感到无比轻松自在,自然会获得教学的效果。

四、校外相互学习做到教学相长 

学问学问,要学要问。在教室学习时,由于没有得到有效实践,往往学员只能做到专心听讲,大多数都不好意思向老师提出更多有效的问题,学习效果也就会大打折扣。而在校外课堂,学员们更加愿意向老师提问,因为在校外课堂学习中他们遇到的都是实际的问题,他们可以更加直观的向老师提问,而老师也可以直接向其解释,教学效果会更明显。反之,教师在校内课堂上不能解决的问题,往往在校外课堂中,学员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实际感受向老师提供解决问题的办法,做到了教学向长。

综上所述,校外课堂是教师课堂学习的辅助和延伸,它有自身的优势和特点,也符合老年学员直观、轻松学习的目的,同时也符合老年大学“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办学宗旨。因此,安宁市老年大学认为:在抓好校内课堂教学时,积极倡导和开展校外课堂将是今后老年大学课堂教学的趋势,是老年教育教学健康发展的另一种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