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浙江温岭市坚持精准化开展“四就近”服务工作,依托社区和公益服务推动资源共建共享,不断满足老干部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和生活服务需求,在老干部就近学习、就近活动、就近得到关心照顾、就近发挥作用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积极实践,涌现了众多特色服务品牌,有效提升了老干部晚年生活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一、“学”在社区:精心学习新思想

温岭市委老干部局坚持党建引领,通过社区学习平台、多媒体网络等载体,加强对老干部的学习教育,及时将党的方针、政策传递给每位老干部,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一是开设“家门口老年大学”,设置了音乐初级、智能手机应用、旅游文化、健康保健、电视网络等5门特色课程,聘请了3位有着丰富教学经验和艺术特长的教师,招收学员35人。二是开展“上门送学”,各社区对离休干部和生活不能自理的退休干部采取党员或志愿者送学上门等方式进行服务,帮助老干部实现政治坚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三是开展普法防骗教育,联合司法与公安等部门深入村居社区,为老干部开展普法宣传和防诈骗活动,切实提高了广大老干部的学法、守法与用法意识。

二、“乐”在社区:精彩活动暖人心

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帮助老干部走出家门、与邻里互动,树立阳光健康的心态,引导老干部争做时代老人。一是文化进社区,市老干部艺术团组织文化进社区活动,点亮老同志业余生活。二是在每年中秋、重阳、春节等重大节假日,各社区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邀请老干部共度佳节。三是建立各色各样的老干部文艺兴趣小组,丰富老干部的文化生活,如书法练习、海洋剪纸传承、阅读会等。

三、“养”在社区:精品服务创特色

社区积极搭建服务平台,创新服务载体,坚持“四必访”,定期联系走访和关心老干部,打造了多样化的服务项目,为老干部提供精准化、个性化的生活服务。一是签约家庭医生,组织社区医生为老干部举行医疗保健讲座、建立健康档案、免费开展健康咨询、开设医疗服务“绿色通道”等,与市第一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太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站合作,成立了医疗巡诊服务队,每季不少于一次上门巡诊。二是“多对一”结对帮扶,各社区组织党员、共青团与各种志愿者服务队等,与困难离退休干部开展“多对一”结对帮扶,并通过微心愿等平台为困难退休干部解决一些小心愿等实际问题。“银发聊天队”精神慰藉服务,社区建立“邻里每天问候、志愿者每周上门、社区工作人员每月上门服务”制度,并建立心理咨询室、聊天吧、“银发聊天队”等,给老干部开展心理疏导和精神慰藉,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时间银行”互助互惠服务,西园社区打造的“时间银行”互助互惠服务模式,以服务换服务,现共有60多位志愿者办理了“时间银行”存折,为社区有需要服务的老干部提供了方便。

四、“助”在社区:精准作为展风采

充分发挥老干部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与威望优势,为助力全市中心工作、社区工作与基层治理作出贡献,宣传老干部好声音。一是开展“三服务三助力”活动,结合文明城市创建、五水共治、全域改造、“三服务”及关心下一代等工作,积极为老干部发挥余热创造服务平台,如夕阳红环保志愿服务队开展湖漫水库“大水缸”清源公益宣传活动7场次,并参加库区卫生清洁行动,为打造和谐美丽温岭贡献力量。二是积极挖掘“银尚达人”,各社区涌现了一批各具特色的老干部团队与“银尚达人”,为党和人民事业增添了正能量。如红色讲师团、书画达人孙理庆,网红爷爷俞明德、法治达人黄兆宝、调解达人李家顺、剪纸达人郭献忠、非遗达人李小咸、慈善达人张思荣、爱心奶奶林玉英、中医世家詹学斌等,在广大老干部中形成学先进、比奉献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