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媒体近日报道,2011年春天,德国海关官员在慕尼黑一公寓内发现了一批约1500件在二战期间被纳粹没收的失踪艺术品。其中不乏毕加索、马蒂斯、夏加尔等名师画作,总价值估计达10亿欧元。公寓主人叫康内琉斯·古利特。这一发现被称为是“二战以来失踪艺术品领域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同时,人们也对这些“失踪”名画的来龙去脉产生好奇。在犹太人与艺术界人士压力下,德国政府逐步公开了这些名画“失而复得”的细节。
纳粹没收“堕落艺术”
从1933年到1945年纳粹统治时期,为将自己故乡奥地利林茨变成德意志第三帝国的文化首都,希特勒对欧洲艺术收藏进行了系统掠夺,用这些从被占领国家掠夺来的“国宝级”艺术珍宝打造一座“元首博物馆”。这一数字达到60万件,如今至少还有10万件了无踪影。一些画作被纳粹以“低到可耻”的价格从犹太人手中买来,后者为换取逃往更安全国家的机会而不得不出手。
由于希特勒本人十分厌恶抽象派艺术,也讨厌那些描绘妓女、皮条客、白痴和犹太人等人物的作品——希特勒将这些艺术作品称之为“堕落艺术”——1938年纳粹通过了法律,规定政府没收德国博物馆中此类作品及私人珍藏此类作品合法。也有史学家认为,希特勒之所以抢夺这些名画,是因为一些画作的作者来自维也纳艺术学院。考上维也纳艺术学院曾是希特勒的梦想,但他没有成功。他由此对现代艺术家产生刻骨仇恨,并将他们的作品诋毁为“堕落艺术”。甚至,音乐家和作家也享有“同等待遇”。
此外,希特勒还发起了一个整肃德国艺术博物馆的运动。全国各地博物馆的“堕落艺术品”都被没收。1937年,纳粹还在慕尼黑举办了一个名为“堕落”的艺术品展。1939年,将近5000件“堕落”艺术品,包括1000多幅油画、3800多幅水彩画、素描在柏林被熊熊大火付之一炬。但也有专家推测,当时烧掉的并不是艺术品本身,而只是画框、底衬等。焚画的目的是表明纳粹的态度,另外也借此抬高艺术品的价格。
为卖出好价钱,纳粹雇佣了4个艺术品交易商,其中一人便是康内琉斯·古利特的父亲——著名艺术经销商希尔德布兰·古利特。老古利特出生于一个显赫家族,其父是大学教授,爱收藏艺术品。上世20年代,他曾担任茨维考博物馆馆长。但因为其祖母是犹太人,老古利特被纳粹定义为是“二等犹太混血儿”,也被迫放弃了其在茨维考的职位。随后几年里,他成了赫赫有名的艺术经纪人,建立了汉堡画廊。之后,凭借在艺术界的造诣和声望,老古利特被指定为纳粹艺术经纪人之一。其任务是把“堕落”艺术品运到国外去卖钱。例如在1939年6月瑞士举办的拍卖会上,纳粹拍卖了100多幅作品。这些作品被卖到瑞士、美国、英国等国家。这些艺术品所获得的资金,纳粹将此大部分用于购买武器。
对于每一桩交易,老古利特和他的同事会挣到至少5%的佣金。不过,不是所有作品都卖掉了。据信老古利特自己购买了一些作品进行收藏,平均每幅仅花费几十帝国马克。由于这些廉价买来或掠夺来的艺术品卖了好价钱,老古利特深受纳粹信赖。1942年,他被授予奥地利林茨“元首博物馆”采购员职位。
瞒过“古迹卫士”法眼
但一切随着纳粹帝国的落败而改变。二战快结束时,老古利特将一些当时最伟大艺术家的作品藏到了巴伐利亚北部乡间一座名叫阿斯巴赫的城堡。不过,老古利特的艺术珍宝还是被盟国的“古迹卫士”委员会发现。二战后期,同盟国专门成立了一个“遗迹、艺术珍品和档案”组织,负责寻找、恢复、归还和保存好被纳粹掠夺的欧洲文化艺术遗迹。这支“古迹卫士”队伍人数达350人以上,包括从军的文化史专家、博物馆馆员、艺术家、建筑设计师等特殊人才,其中还包括德国方而的专家。“古迹卫士”把老古利特软禁在阿斯巴赫城堡中,并接管了他收藏其中的200多幅作品。
5年中,“古迹卫士”就老古利特的艺术收藏品对其进行多次审问。老古利特供述的一份证词中说,他听说过纳粹从法国犹太人手中盗取艺术品的传言,但他坚称从来没参与过那些作品的非法交易。他甚至称,自己常常遭受纳粹的讥讽和批评,1942年到1944年是被迫替纳粹充当艺术品经纪入的。
1950年12月,“古迹卫士”将包括115幅油画、19幅素描和72件“其他物品”还给老古利特。历史学家认为,二战后,老古利特未被盟国惩罚,逃过德国当局几十年来的搜查,应该感谢其犹太根源。老古利特巧妙进行了去纳粹化。由于犹太人是纳粹时期的受害者,即使他们与纳粹走得很近,盟国和德国也会“网开一面”。老古利特1956年死于一场车祸。1967年,老古利特遗孀海伦娜在给德国政府的一份起誓书中坚称,“家中所有艺术画廊文件以及艺术品都于1945年盟军轰炸德累斯顿时被付之一炬”。
名画归属成难题
在半个多世纪里,没人知道老古利特私藏的艺术品还存在于人间。直到2010年秋天,德国海关人员对从苏黎世到慕尼黑途中的一列高速列车进行例行检查时,拦下了老古利特的独子康内琉斯·古利特。海关官员注意到,康内琉斯旅行中携带的面值500欧元的新钞票共计有9000欧元。虽然这个数字低于10 000欧元法定上限,但这么大笔钱还是让他们悄悄地对康内琉斯进行跟踪。
2011年春,康内琉斯位于慕尼黑郊区的破旧公寓被搜查。公寓里一堵墙前堆着过期罐头和变质面条,就在这堵墙的背后有一个“藏宝洞”,里面竟有1500件艺术品。当检察院将这些纳粹掠夺艺术品没收时,康内琉斯并没有反抗。检方指控康内琉斯逃税,因为他多年来一直靠出售这些画作维持生计。据称,他曾在规模很小的精品拍卖行出售艺术品,以躲开注意力。就在这批画作被查封前,康内琉斯刚刚出售了一幅马科斯·贝克曼的作品《驯狮者》,价格为75万欧元。
至于这些名画的归属成了难题。最新消息称,康内琉斯表示不会自愿交出任何一幅作品。据了解,1998年美国牵头与其他40多个国家一起签署了一项针对确认、归还纳粹掠夺艺术品的协议声明。但是,这类声明并没有法律约束力,更多的是承认技术和道德上索赔要求。此外,犹太人组织还成立大屠杀艺术品归还项目。到目前为止,该项目关于归还的争论还只限于著名的艺术品。
瑞士媒体指出,德国之所以长达两年对此保持缄默,是因为1938年纳粹施行的法律,该法授予拥有被没收“堕落的艺术”的合法性。该法至今未被修改。因此,从技术角度来说,康内琉斯可能会成为这批名画的合法拥有者。检察院已在调查他是否非法获得了这批画。如果没有“非法”证据,他就可以名正言顺拥有这些名画。当然,德国政府也面临更大的国际形象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