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宜宾市江安县委老干部局围绕老干部思想关怀、服务管理、作用发挥等重点工作,积极整合家庭、单位、社会资源,构建“点、线、网”服务模式,有效开创老干部工作新局面,推动老干部工作创新发展。
立足家庭基“点”,让老干部更有幸福感。一是立足亲情教育“出发点”,增强家庭认同。对老干部子女进行宣传,引导他们履行好孝老敬亲义务。确定每年10月为敬老月,召集老干部子女参加孝老敬亲例会,分析家庭服务的现状,协调解决家庭子女存在的问题。二是立足家庭氛围“关键点”,增强带动示范。利用各类信息平台倡导老干部子女常回家看看,联合县委宣传部收集整理孝敬老人的故事和先进事迹,汇编成册,发放到老干部家中,发挥榜样的作用。评选“五好家庭”,通过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家庭成员和身边人传承良好家风,为老干部营造健康、和谐、关爱的家庭氛围。三是立足讲座培训“提高点”,增强照料能力。每年举办两期以上家庭护理技术、急救知识、医疗保障等方面讲座,邀请需要长期照料老干部日常生活的子女参加,帮助他们掌握日常护理和常见病的抢救知识,提升老干部照料水平。
搭建平台专“线”,让老干部更有获得感。一是搭建学习教育“线”,充实政治思想。坚持每月一次集中学习,为老干部订阅《人民日报》《四川日报》《宜宾日报》等刊物,利用老干部工作信息化平台及时将中、省、市、县重大决策部署、重要会议精神和领导讲话等推送给老同志,保证学习内容常新。全年共组织离退休党支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25场次,观看相关视频33场次。二是搭建调研“宣讲线”,促进作用发挥。开展“我看建党百年新成就”“学党史、看变化、谋发展”调研活动,引导老干部畅谈江安建党100年来发展变化,为全县发展汇聚思想、出谋划策。充分利用本地红色教育资源,组织引导“五老”面向干部群众宣传革命精神,受到群众一致好评。三是搭建文体“活动线”,丰富活动形式。组织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主题的文艺汇演、知识竞赛等系列活动,开展“红色珍档、百年印记”档案文献展、红色电影周等活动,引导老同志重温峥嵘岁月,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持续开展“增添正能量”“文化导师”“扶贫助困”“我爱我家”等活动,为老干部发挥优势和作用提供平台,探索老同志就近参与社区事务的引导、激励机制。
织就精心细“网”,让老干部更有归属感。一是完善领导联系制度,织就“联络网”。向离退休干部发放领导干部双向“服务联系卡”,畅通联系渠道。创新“志愿服务队+协会”社会服务模式,在社区建立老干部“个人信息登记”“活动意愿登记”和“帮扶登记”三张卡片,让社区党员根据需求提供上门陪护、健康义诊等服务。二是努力解决现实困难,织就“帮困网”。落实离退休干部特殊困难帮扶机制,建立特殊困难基金库,坚持各级干部与空巢、独居、生活困难老干部“一帮一结对”长效帮扶机制,确保帮扶有力度。落实“四清楚、五必访”等要求,每月问候一次、每季度走访一次老干部,及时了解掌握他们的诉求和心声,建立精准服务记录表,提供个性暖心服务。三是健全医疗保障制度,织就“健康网”。整合医疗保健资源,为老干部建立专门的健康档案,在医疗场所安排专人为行动不便的老干部提供服务,主动为老干部开展健康咨询、身体检查、送医送药等服务,与县电视台一起开办“健康有约”栏目,邀请专家举办老年疾病防治知识、养生保健知识讲座。开设就医“绿色通道”,制作“绿色优先就医卡”,进一步加强医疗卫生单位老干部病房建设,并实现义务巡诊“制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