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唏嘘的异国情怀,义无反顾的人生抉择。

15年前,乌克兰姑娘娜佳嫁给河南小伙,成为市民眼中的“洋媳妇”。6年前,丈夫不幸去世,她没有离开这个家,独自抚养三个孩子并照顾公婆。洋媳妇只身留守,倾尽芳华,大爱不是传说。

 


丈夫去世,洋媳妇选择坚守

赵鹏家住河南新乡县小冀镇中街村。1995年,赵鹏高中毕业,远赴乌克兰敖德莎食品工程学院留学。大学期间,赵鹏结识了乌克兰姑娘杜拉维茨•娜佳。娜佳低赵鹏一届,两人均为1976年7月出生。娜佳向往古老的中国文化,两人很快热恋了。

1998年秋,为了爱情,娜佳从遥远的黑海边来到新乡。

在老家一间农舍,赵鹏和娜佳在众多亲朋乡邻簇拥下,拜天地、拜高堂,举行了简朴、庄重、热闹的中式婚礼。这在闭塞的新乡,是件新鲜事。农村小伙娶了洋媳妇,成了热议的话题,还上了报纸电视。

这桩婚姻,让娜佳的公公赵希才心里很忐忑,他觉得距离遥远、文化差异、语言不通都值得忧虑,但他和妻子孙淑香还是满心欢喜。

婚后,小两口常住新乡向阳新村,洋媳妇渐渐爱上这片土地。2003年,这对跨国伴侣在浙江宁波开了家公司,将国产汽车零部件销往东欧、西亚。业务曾经达到一年几千万元。

事业有成,三个可爱的儿子也相继出生,一家人其乐融融。

天有不测风云。2007年,赵鹏被查出患有肝癌,娜佳随即转让公司,精心给丈夫治病。先是西医透析,后又用中医保守治疗。然而,一切努力都没能奏效。2007年秋,带着万般留恋,赵鹏与世长辞。

丈夫猝然离世让幸福的国际家庭面临崩溃,娜佳首先面对的是三个失去父亲的孩子:儿子分别为9岁、7岁、1岁。失去儿子的公公婆婆更是撕心裂肺的悲痛。

公公赵希才说,儿子走后,感到天塌地陷,老两口就这么一个儿子,姑娘又远嫁。对他们而言,儿子是骄傲,也是他们后半辈子的支撑。婆婆孙淑香昼夜难眠,眼睛哭坏,心脑血管也出现问题,甚至联系了尼姑庵,只等儿媳带孙子回乌克兰,就青灯为伴,寄托余生。

年仅31岁的娜佳一度陷入绝望,那是娜佳最艰难的日子。娜佳是乌克兰签证,她大可放下支离破碎的家庭带三个孩子回自己的家乡,万里之外,有疼爱自己的父母双亲和熟悉的生活环境。在走与留之间,娜佳经历的情感挣扎常人无法想象。远在乌克兰的妈妈,送给娜佳一本书,坚定了娜佳留下来,寻找阳光生活的信心和意志。

娜佳最终留了下来,照顾三个孩子及年迈老人。丈夫从病危到去世已花光所有积蓄,娜佳汉语水平有限,在河南的小城市很难找到合适工作,她只好带孩子到自己和丈夫的创业地宁波找了份翻译工作。

公公婆婆非常感动,告诉娜佳:“无论守家还是再嫁,我们都把你当女儿。守家,继产;再嫁,陪妆。”娜佳说:“钱我不要,只要孩子健康成长,你们长寿无恙。最小孩子18岁,我再考虑回乌克兰……”

 

让崩溃家庭重回阳光下

娜佳的选择,让公公婆婆吃下定心丸,也从失子之痛中渐渐走出。

接下来如何生活,却时刻考验着娜佳的智慧。

一人独撑门户,要工作,还要照顾三个孩子,这对一个妈妈来说,绝不是轻松活,可娜佳将孩子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一大早,她带着老大、老二,推着小车中的老三,送孩子上学,然后带幼子去上班。孩子大点,娜佳送三个孩子上学,送完老大送老二,最后送老三。

买菜、洗衣、做饭,娜佳起早贪黑地挤时间,没睡过一天安稳觉。

还好,娜佳给公司做翻译,只要服务好客户,时间相对自由。有时公公婆婆过来帮帮她,让她能喘喘气。

公公婆婆是退休干部,想把退休金分给娜佳一些,娜佳拒绝了,她说自己很好,能承受,让公公婆婆管好自己。

公公担心娜佳太辛苦,劝她找保姆,她说不需要,自己能行。

娜佳以她的善良与坚韧,使几近崩溃的家庭,重新充满笑声,回到和煦阳光下。

娜佳租了间40多平米的房子,隔成两层,变成了70多平米,上层俩卧室,下层是厨房、卫生间、客厅、餐厅、学习厅,一室五用,就像个迷你小复式。孩子们出门,利利落落、大大方方。公公婆婆想给儿媳一些钱,让她换个大点的房子。娜佳说:“够住了,为什么要浪费呢?”为了省钱,她和孩子们自己动手刷墙,娜佳很少为自己添置衣服。家里几乎看不到任何现代女性所需的时尚元素。

三个孩子的吃喝拉撒,上下学,课业辅导,全由娜佳一人承担。娜佳天性乐观好强,她又将这些品格传给儿子。平日,娜佳累了,儿子们会主动分担家庭琐事,简单的租屋内饱含家的温馨。

面对厚重的中国文化,娜佳积极学习,家里书桌上除孩子的学习用品,堆满了娜佳学习中文、练习书法的书本。对于常人难以承担的生活重担,娜佳始终保持乐观心态。娜佳的同事说,丈夫去世前后,似乎只见她流过一次泪,是丈夫弥留之际告诉娜佳,自己后悔将娜佳带回中国时落的泪。娜佳说,远在乌克兰的妈妈送她那本书,每每遇到困境,娜佳都会细细翻阅,仔细回味母亲的教诲,重拾生活信心。

除了养育三个儿子,娜佳没有忘记替已故的丈夫尽孝。

一有时间,她就把公公婆婆接来团聚,将家里惟一一张大床让给公婆,自己睡地板,想尽办法让老人开心。只要娜佳在,老两口就被剥夺做家务的资格。

虽然三个儿子和妈妈用俄语交流,但娜佳规定,只要爷爷奶奶在,一家人一定说汉语。每次送爷爷奶奶回新乡,母子四人一个也不少地要将老人送上火车,直到看着列车远去。

公公婆婆走后,每逢周末,娜佳都要通电话嘘寒问暖。出差路过或去新乡公安局签证,总要回家看望老人,给老人买衣服和化妆品。孩子们的假期,娜佳也作了合理安排,暑假去乌克兰看望姥姥、姥爷,学习俄语;春节带孩子回新乡陪爷爷奶奶过年,买春联、贴门对儿。

娜佳脸上,始终挂着幸福甜美的微笑。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等到鱼尾纹悄然爬上娜佳眼角时,三个孩子已上到初二、初一和小学二年级。三个孩子在学校都是明星,而且还成为一家名牌服装的模特。老二、老三还上了杉杉儿童服装广告册。

 

被网友评为“中国好媳妇”

2013年4月,得知将评选“最美新乡人”,满头银发的赵希才与老伴孙淑香来到评选办公室,郑重推荐自己的洋媳妇——乌克兰姑娘娜佳。赵希才说:“她做到了一个中国媳妇可能都做不到的事,我认为她符合最美新乡人标准。如果不是娜佳,我们这个家早就散了。”

赵希才说:“文化是相通的,善良是一样的。她虽没有读过孔孟之道,但她懂得如何去爱护老人,如何去照顾小孩儿,很懂事。”

2013年国庆前夕,“最美新乡人”评选揭晓,娜佳的事迹深深感动了大家,高票当选“最美新乡人”。

鲜为人知的是,公婆是瞒着娜佳,把她推荐为“最美新乡人”候选人的。评选揭晓日,追求平静生活的娜佳没有参加颁奖典礼。面对特殊荣誉,身在宁波的娜佳淡定地说:孝顺老人是天经地义的事,不是做给别人看的。得奖虽然是好事,但我和孩子的平静生活,真的不想被打乱。我不回去参加颁奖典礼,就让爸爸代我领奖吧,让爸爸代我向所有支持我和喜欢我的朋友们表示感谢并问好……

目前,娜佳最大的愿望,是将永久居住中国的绿卡办下来,以便三个孩子在国内继续读书。娜佳的特殊情况已引起当地有关部门重视,有关部门正设法为其申办有效期为5年的签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