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大了,行动不便,尤其一些高龄老人,买菜做饭可能会越来越困难。加上子女不在身边的空巢老人的增多,以及经济条件限制的“请保姆自由”等,老年人的“吃饭”问题,将来可能会是越来越普遍的难题。
那么,老年人的“吃饭”问题该怎么解决呢?这两年我们留意会发现,一些社区“长者食堂”“幸福食堂”“社区食堂”等陆续出现,不爱做饭或者身体不允许的老人在家附近就能解决吃饭难的问题,对有些行动不便的老人,这些食堂还提供送餐上门服务,食堂的饭菜整体价格实惠、口味相对清淡,受到一些老年人的欢迎。这些“食堂”有些在政府、社区以及民政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有些确实经营的不错,但也有不少“昙花一现”或者生意惨淡,一些经营者表示:“不挣钱”“老年人客户不集中”“价格不能高”,总之不好干。也有些老年人觉得“出去吃怎么都不如家里便宜”,还担心“卫生安全问题”,有些有特殊疾病的老人或者苦恼于“口味、花样”问题等……
今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针对老年人的吃饭问题,曾明确提出要“优化城乡养老服务供给,支持社会力量提供日间照料、助餐助洁、康复护理等服务”,全国两会前夕,国家发改委也明确提出“力争在五年内,使大城市老年助餐服务逐步覆盖80%以上的社区”,两会期间也有代表提出“推进老年助餐服务,解决空巢老人吃饭难问题”等等。可见,不管怎样,推进社区长者食堂建设,已是解决老年人吃饭问题的一个探索方向和尝试。
您身边有没有这样的“食堂”?如果有,您会去吃饭吗?对这种“长者食堂”您怎么看?您期待的或者理想中的老年人食堂是什么样的?您觉得这种食堂,应该怎样办才能真正解决老年人的吃饭难题呢?
欢迎参与讨论,发表您的观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