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步入晚年后,常常会在生活的点点滴滴感觉到时移世易。社区银龄党支部建立起来后,我的生活又豁然开朗了,支部引导我们发挥余热,永葆青春,让党的温暖注入百姓心坎,让党徽闪烁爱的光芒。”江苏靖江鼎和花苑社区老党员胡斌如是说。
“曾经我也疑惑过,乒乓球协会为啥成立功能型支部?直到这一年来,支部组织观看红色电影、开展党史知识竞赛等,老同志们时刻浸润在党的教育引领中,形成了‘聚是一团火,散化满天星’的良好局面,我想这就是在社团协会成立功能型党支部最朴素也最美好的出发点。”海陵区乒乓球协会老党员夏泗感慨道。
“自从社区成立了老干部党支部,老党员们的组织归属感进一步增强了,老同志们争做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的支持者和践行者。尤其是疫情防控期间,他们深入疫情防控一线,在基层凝聚起了强大的‘银发力量’。”泰兴五里墩社区党委书记曹军说。
以上所说的,正是泰州市推出的一项工作机制创新。近年来,江苏泰州从“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政治高度,着眼老干部工作“四个融入”,将“全面推广‘1+2’组织模式,加强离退休干部功能型党组织建设”,作为推动离退休干部党建融入基层党建、融入基层治理的重要举措,深化离退休干部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着力打通离退休干部基层党组织建设“最后一公里”。
当前,泰州市离退休党员已增至4万多人,约占全市党员总数的15.2%,长期以来,离退休党员以在原单位参加组织生活为主。随着退休党员人数增长,老同志居住地比较分散,老年人行动能力逐步减弱等客观因素,仅依靠老干部原单位开展党建工作,组织活动难、作用发挥难等问题日益凸显。由于老干部党员生活社会化,有的因种种原因长期参加不了组织生活,长期流动在外,组织归属感逐渐淡化。涉老组织如老干部社团协会、老干部大学等,由于缺乏党组织这个“政治主心骨”,有时存在政治建设弱化、党员先锋作用体现不明显、社团协会内部不和谐等现象。
如何跳出困境,实现突围?是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转型升级面临的重大课题。为此,我们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堵点痛点,着力强基础增优势、攻弱项补短板,以“提质”和“扩面”为重点,推进支部“标准+示范”建设,深化“1+2”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推动各领域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功能提升,让老干部组织生活更丰富、更便捷,让老同志回报社会、作用发挥更加多形式,更好地把全市离退休干部党员有效组织起来,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
一方面,重点抓“1”提质,推动建制性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建设全面过硬、全面提升。“1”为老干部党组织关系隶属的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全市以老干部原单位为依托建立的建制性党组织有500个。我们坚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深入推进“六有一提升”达标创优,常态长效推进标准化示范化建设,不断提升组织生活质量。
一是从运行机制上入手,针对党建工作机制运行不畅的问题,泰州市将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纳入全市党建考核,全面建立离退休干部工委议事协调制度、工委书记“双述职”制度、“联支强基”制度、“党建联盟”制度等“四项制度”,各级先后召开议事协调会14次,履行书记“双述职”23次,各级离退休干部党工委书记、专职副书记、委员与40多个老干部党支部结对联系,建立老干部党建联盟50多个。建立能力提升机制,每年分层分级举办老干部党支部书记培训班,提高“领头雁”队伍的党务工作水平。
二是从提档升级上入手,针对基层党组织班子力量不强、组织活动零散、基础保障不足等问题,泰州市以开展离退休干部党组织“星级化”创建活动为抓手,推动全市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建设由“新”到“星”、由“星级”到“五星级”、由“标准”到“示范”的跨越,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活力不断迸发。目前,全市已命名“五星级”支部40个、“四星级”158个、“三星级”431个,评选20个全市离退休干部基层党组织,7个党支部被评为全省“六有一提升”示范党支部,5个党支部获评全省“百佳离退休干部党支部”。
三是从激发活力上入手,针对基层党组织创新动力不足、载体平台单一等问题,围绕“聚焦党建抓品牌、抓好品牌促党建”,实施离退休干部党建“1+6+N”品牌创建工程,推动党建工作创新创优,形成“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的品牌矩阵效应。全市每年评选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十大品牌”,打造市级以上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创新品牌34个、县区级优秀党建品牌99个;“星级化创建”“流动党校”“银立方”等5个离退休干部党建创新案例入选“赓续荣光·江苏老干部工作40年”宣传项目;连续5年编印《泰州离退休干部党建创新典型案例》,为离退休干部党建注入“新动能”。
另一方面,着力抓“2”扩面,促进离退休干部功能型党组织建设有形覆盖、有效延伸“2”即按照“一方隶属、多重管理”要求,在老干部居住社区、涉老组织广泛建立功能型党组织。目前,全市以老干部居住社区为依托建立的建制性党组织155个,在社区和涉老组织建立的功能型党组织63个,让老同志走到哪里都能找到组织。
一是在基层实践中探索,泰州市从2016年开始,逐步探索建立“地缘”型老干部党组织,充分利用社区阵地和文化资源,组织老党员就近开展学习活动,就近发挥作用,在“家门口”过上组织生活,全市先后有6个社区获评省离退休干部党建示范社区,3个获评省离退休干部党建精品社区,10个社区老干部党支部获评全市“五星级”离退休干部党组织。2021年初,泰州市制定下发《关于深化推进“六有一提升”达标创优的实施意见》,对推进“1+2”组织模式进行了初步部署,经过一年的探索推进,取得了一定成效,年底时全市新建离退休干部功能型党组织105个,组织覆盖面明显扩大;各地依托老干部社团协会、关工组织、志愿团队等,建立临时性(功能型)党组织,并采取建立“党建联盟”“党建联合体”等方式,为全面推广“1+2”组织模式积累了丰富的基层实践经验。
二是在顶层设计上用力,2022年,泰州市精准落实中办发31号文件和省局要求,针对“1+2”规范运作问题,年初在市内外广泛开展调研,摸清全市“1+2”组织模式推进情况、学习其他地区先进经验、深入研学有关文件,进行深入分析研判,制定出台了专项工作文件《关于全面推广“1+2”组织模式 加强离退休干部功能型党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作为今年泰州市老干部工作“1号文件”下发,并在“泰州老干部”微公号推出“一图读懂”,推动文件更易于理解到位、落实到位。结合泰州市工作实际,创新提出“2022年底,涉老组织、城市社区党组织建设100%覆盖,党建工作100%覆盖”的基本目标,有效弥补建制性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工作之外的空白,更好地推动离退休干部党建融入基层党建大局。首次提出“三合一、四同步”工作机制,明确涉老组织按照“三合一、四同步”原则全面组建,把老干部社团协会的功能型党组织建设以制度化形式予以明确,建立形成各部门协同推进、联动工作机制。
三是在工作推进上突破,2022年至2024年,实施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新“三年行动计划”(2022年重点抓组建覆盖、2023年重点抓作用发挥、2024年重点抓星级化评选),推动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转型升级。上半年,“全面推广‘1+2’组织模式,加强离退休干部功能型党组织建设”作为2022年度全市老干部工作年度创新创优项目予以立项,并被市委党建办列为2022年度全市党建工作创新项目,在六届市委第20次常委会上印发交流,得到市委领导的关注。6月份,制定《全市离退休干部功能型党组织“两个100%”任务清单》,7月底前完成进度30%,9月底前完成进度90%,12月中旬前100%完成,确保“双百”任务刚性落实。明确“123”目标狠抓落实,“1”即发表1篇创新项目深度调研报告,“2”是至少打造2个项目示范典型,“3”是发表3篇省级以上宣传信息,提升品牌识别度和影响力。目前项目的影响力已初步显现,得到了《中国老年报》、人民融媒体、新华网、“老干部之家”、“北京老干部”等媒体宣传,不少省外同仁来电学习借鉴;省局第一时间在“江苏老干部”微公号、门户网站进行宣传;《泰州日报》《靖江日报》等基层媒体进行了专题解读,对于此项工作在基层普及、推进起到了积极作用。
正如退休老党员彭俊所言:老同志居住分散、志趣多元、流动频繁,“一方隶属、多重管理”是良方!当前,泰州市正是通过全面推广“1+2”组织模式,灵活建立各种类型的老干部支部,实现党组织跟着党员建,老同志在哪里都可以找到组织、依靠组织发挥作用,让“银发堡垒”形成“虹吸效应”,释放发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