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研究和推动离退休干部安居社区、融入社区、服务社区,助力城市基层治理,枣庄市委老干部局成立调研组,深入区(市)及部分市直部门(单位),采取座谈访谈、现场调研、问卷调查等方式开展调研,并收回调查问卷1116份,对其他市直部门(单位)进行了书面调研,在分析整理、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本报告。

一、当前工作开展情况

目前,全市共有城市社区206个,其中41个社区成立了老干部支部,吸纳离退休党员2000余人,712名离退休干部参加居委会工作,6名离退休干部成立社区品牌工作室。

(一)政治引领,担当党的方针政策宣传员。离退休干部们通过组建老干部红色宣讲团、社团、文艺团队等,形式多样深入社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目前,全市共有68支老干部队伍在社区牵头开展各类文化活动,直接参与老同志589人,今年来已开展活动200余场。如,枣庄高新区退休干部李允亮成立“爱心艺术团”,一年来送戏下村、社区已达50余场峄城区退休干部孙法科组建徐楼社区艺术团,今年组织开展“学党史、做贡献”专题文艺演出20余场,惠及群众3000余人次。

(二)组织凝聚,担当基层组织建设参谋员。按照《枣庄市深入推进“本色家园”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推动离退休干部党建融入城市基层党建,成功创建社区“本色家园”离退休干部示范党支部52个。调研中发现老同志思想也逐步发生转变,其中老同志党组织关系落在社区占比10.7%,老同志愿意将组织关系转到社区占比52%。

(三)优化环境,担当社区管理治理监督员。目前,全市63名离退休干部在社区两委和小区业委会担任职务,积极参加社区网格治理、红色物业创建,发挥了独特作用。如,枣庄市薛城区紫光园小区住户1507家,属于学区房,入住率高,而小区物业管理混乱,居民怨声载道,居住在社区的市公安局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黄志清以党支部为主体,号召42名退休干部组建小区业主委员会参与小区治理,极大改善了小区状况,受到一致赞誉。

(四)化解纠纷,担当社区矛盾问题调解员。老干部发挥经验丰富,威信高优势,积极有效帮助社区调解矛盾、化解纠纷。如,滕州市北辛街道司法所退休所长贾殿新,在北辛街道设立矛盾调处站,在3个社区设立老贾工作室,义务为居民提供法律帮助,协助解决纠纷80余件兖矿鲁南化工公司退休干部曹海泉,自2015年任善南街道荆善南苑社区党支部委员、副书记,多年如一日,默默奉献,为社区老年人调解家庭婆媳关系、邻里纠纷,协助离退休职工办理子女婚事,为已故老人操办丧事。

(五)红色传承,担当关心一下代工作辅导员。社区是学校、家庭、社会的结合点,也是老干部投身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平台。如,山亭区退休教师任振金,退休后在家中创办“四点半学校”,义务看护、辅导作业、传授技艺,教育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被称为“爱心使者”;台儿庄区华阳社区退休干部孔庆龙成立“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室”,在社区活动室义务教授儿童书法和葫芦丝深受社区居民夸赞。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思想认识程度不到位。一方面大多数老干部思想转换不够。在座谈中,有的老干部担心以社区为重心,与原单位疏远了关系;有的承担照顾孙辈责任,说“一天学校要跑八趟”,没有精力;有的对社区认同感不强,没有参与社区建设意识有的政治理论学习不主动发挥作用动力缺失。另一方面部分单位和社区重视程度不高。有的认为老干部工作是老干部工作部门责任对老干部发挥作用不够重视,没有充分认识到离退休干部是基层社区治理工作中可以依靠的重要力量;有的认为老干部年纪大了,只要认真落实了待遇就行了习惯思维定势,缺乏主动超强意识有的存在畏难情绪担心干部资格老、年龄大,管理服务难。

(二)平台载体保障不到位。人员不足,专业化程度不高。枣庄市县级以下老干部专兼职人员240人,服务离退休干部11077人,其中兼职人员达48.7%,一职多能,心有余而力不足。从社区来看,社区人手较少,服务力量相对薄弱整体缺乏一支专门服务队伍。经费紧张,缺少持久保障。老干部团体大多自发,主要靠老同志自筹,没有正常经费来源,运行比较艰难。如,薛城区临城街道退休干部孟庆荣,2001年组建“孟大妈爱心志愿者服务队”,每周六义务为小区打扫卫生,年来风雨无阻,但在调研中,因为经费短缺说到“自己掏腰包打扫卫生越来越难了”场地紧缺,缺少活动场所。城镇社区建设起步晚、起点低,公共服务场所和设施不足,活动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不强,绝大多数老干部志愿群体、基层老干部党支部、老干部文体社团等缺少固定办公场所。活动单一,平台载体缺乏。当前是个别老干部参与社区治理机构,担任两委成员或楼长网格员等,少数老干部参与社区志愿者队伍,总体缺少规范化平台载体。有老干部反映,想参加一些志愿活动,但是不知道去哪里找。

(三)机制体制建设不到位。责任划分不明晰。尚未建立有效的责任机制各级党委、政府对社区参与老干部服务工作没有明确规定社区老干部工作由社区工作人员兼顾,离退休干部有归属原单位管理,导致城市社区老干部工作究竟归口在何处,各方认识有不同。基层组织不有力社区在开展党建活动时,没有做到主动邀请组织关系在原单位、居住在社区内的离退休干部参加。基层组织教育方法单一、教育资源不足、针对性不强、教育效果不佳,导致老干部学习质量不高,作用发挥动力缺乏沟通联系不充分尚未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老干部工作部门桥梁纽带作用需进一步加强,原单位社区老干部工作部门之间联系沟通和相互配合不及时数据信息对接不到位

三、下步对策建议

结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中“加强离退休干部职工基层党组织建设,鼓励老党员将组织关系及时转入经常居住地,引导老党员结合自身实际发挥作用”相关精神,突出问题导向,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思想政治引领,让老干部“想要做”。让广大离退休干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增添正能量,就要首先为他们注入正能量一是抓好理论学习,强化党员意识。推动落实枣庄市离退休干部“本色家园”党支部建设工作三年行动计划,规范社区老干部党支部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坚持和完善阅读文件、参加重要会议活动、情况通报等制度规定,通过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参观考察、典型事例宣传等,增进老同志对社区的了解和感情,逐步打消思想顾虑。二是丰富组织活动,创新内容形式用好用活红色资源开展党性教育,提高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质效。推行以“双报到、双备案”“双活动、双确认”“双服务、双保障”为主要内容的“双式”工作法,引导离退休干部党员到社区报到,推动离退休干部党建融入城市基层党建大格局。三是鼓励创先争优,增强荣誉意识。当前枣庄市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本色家园”创建活动取得良好成效(如左图)。要持续开展争创本色家园”老干部示范党支部、争当本色家园最美老党员等活动,建立老干部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长效机制,激励基层党支部敢抓敢为、离退休干部争相作为。

(二)强化平台载体建设,让老干部“能够做”。落实新时代老龄工作意见,大力实施“银龄行动”,为老干部志愿服务搭建平台、创造载体。一是创建志愿服务品牌。创建老干部志愿服务品牌,增加老同志荣誉感和归属感,例如,枣庄市探索成立“榴花红”老干部志愿服务总队,在全市范围推动成立各级志愿服务组织,形成市级总队—区级分队—街道(社区)大队三级老干部志愿服务组织体系,积极引导老同志助力城市基层治理。二是建设正能量工作室。以街道社区为载体,组织引导有特长老干部建设个人正能量工作室或团队,调整完善离退休干部人才库,根据年龄、专长、志趣等进行分类,在服务儿童健康成长、协调处理社会矛盾等方面参与社区工作。三是加强活动阵地建设。推进老年教育供给侧改革,建立健全“区(县)—乡镇(街道)—村(居委会)”三级社区老年教育办学网络,方便老年人就近学习。鼓励各类教育机构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社区老年教育,推进老年教育资源共享。四是丰富志愿活动形式。调研中老干部发挥作用主要途径如下图,要进一步开展助力中心工作,引导老同志宣传发展成效,开展资政建言、文化研究、助力文明城市创建等活动;开展系列志愿服务,组织参与矛盾调解、邻里互助、环境保护等社会治理活动;开展红色宣讲走进社区,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开展关心下一代,广泛参与青少年普法教育、关爱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等各项工作。

(三)做好管理服务保障,让老干部“放心做”。构建组织部门统筹指导、老干部工作部门协调推进、街道社区承接实施、各部门单位共同参与的多方保障、长效机制。一是组织部门“领”。整体谋划城市基层党建脉络,将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列入全市大党建工作内容,列入年度党建检查考核内容,列入基层党委主要领导党建述职的重要内容。二是离退休干部党工委“带”。科学合理、因地制宜优化组织设置,推动离退休干部党建融入城市基层党建、向社区延伸。发挥社区党组织领导和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引领作用,通过主题党日等,组织老同志交流学习社区报到和志愿服务经验。三是老干部工作部门“促”。针对离退休干部服务社区治理涉及的人员转接、需求对接、阵地承接、服务衔接等关键环节,深入开展调研,研究制定推进离退休干部助力城市基层治理的意见方案,明确优化报到流程、加强组织建设、开展志愿服务等重点工作,确保有章可循。四是部门单位“助”。在办理退休时,发放《社区报到操作手册》《社区联系报到表》、社区报到介绍信等,明确到社区报到方式和内容。做好与社区工作衔接,继续做好走访慰问、情况通报等服务保障工作,确保服务力度不减。五是街道社区“迎”。对组织关系转入社区的离退休干部党员,及时编入社区离退休党支部。精准掌握离退休干部信息,根据年龄结构、身体状况、兴趣爱好、家庭信息等分类归档,有针对性地组织离退休干部参与社区活动。

(四)抓好典型示范宣传,让老干部“积极做”。树立榜样引领,增强荣誉感,提升老同志争先创优意识。一是选树培育典型。市离退休干部党工委、原工作单位、街道、社区各方面深入挖掘、选树一批“最美老干部”“桑榆志愿服务品牌”等典型示范,以点带面推广经验,通过经验推广,榜样示范,展示新时期离退休干部良好形象,激发老干部发挥作用积极性。二是用好新兴媒体。发挥移动互联网传播快、受众广、时效性强的优势,用好微信公众号、抖音视频号、微博等平台,围绕重大事件节点、老同志突出事迹,精心设置专栏,宣传推介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的先进典型三是提高社会关注。大力宣传上级鼓励支持老有所为的政策规定,大力宣传推介老有所为先进事迹,提高全社会对老干部老有所为的关注度营造重视、支持老有所为的社会共识,把老干部服务管理部门的独角戏,转变为各级各部门共同参与大合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