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说的这个老太叫张然,今年74岁。不过称呼她为“老太”纯粹是我自作主张,因为她可不承认自己老。她始终认为人老不老不应该用年龄划分,而应取决于人的心态及身体素质。按这个标准来说,张然非但不老,她六七十岁的生活甚至比一些年轻人都要精彩。

张然63岁学车,不到一个月考试合格,拿到驾驶证之后便开始了省内的自驾游玩。今年的315日是她拿到驾驶证的10周年纪念日,10年间她每天都开车出门,驾车使她的生活变得自由而快乐。

                   63岁学车,为啥不行?

2004年,在得知学车年龄由60岁延迟至70岁之后,63岁的张然不顾老伴及小儿子的反对,毅然决定报名学车。为什么不能去学,她找不到理由。报名后拿回两本书,得先学习理论知识。恰好那几天张然烫伤了脚,不能出去疯了,猫在家里看了三天书后,她决定去考试。考试时张然最后一个进场,对着电脑按吧按吧,答完94题,得了94分之后,电脑坏了,不再继续出剩下的六道题了。张然赶忙叫来考官,考官一看她已经合格了,就让她回家休息了。学了3天,考了20分钟,合格,张然学车第一关非常顺利。    接下来的上车练习就没那么顺利了。首先,一见面,教练就对这7人小组中唯一的老年人很直白地表达了他的感觉——见到她很头大。然后,就开始一直问她有没有人,寻思将来考试时让她走个后门。走后门得来的驾驶证能开车吗?张然对此坚决拒绝。教练见此路不通又开始劝她:“你学自动挡吧,自动挡多好开!”张然再一次拒绝了教练的“好意”:“我学手动挡是为了手脚并用,不痴呆!”得,至此,教练一定是觉得这个老太太更令人头大了,于是对她实行了特殊待遇——即一般别人上车都能练40分钟,张然上车练20分钟教练就会把她撵下来。虽然学车年龄是放宽了,但是教练对这位63岁的阿姨学员显然不抱希望。

如此情形,张然觉得不能听之任之,便找教练开诚布公地谈了一次,“我考过了是你教得好,我考不过是我笨!”这样争取到了公平练车的40分钟。再加上她一贯很勤快地帮着教练擦车,帮大家打开水,抢着摆杆收杆,感动了教练。后来,为了弥补以前亏欠她的时间,教练特意在他开会时带上张然,他去开会时,车留给张然做练习。除了争取了练习时间,张然还自己琢磨了一套符合自己身高的练习方案,每次操作都很到位。这样,最后考试时,她们一组7个人,只有张然自己考过了。连一向以苛刻著称的考官都称赞她“开得很好!”

                      开的是车,驾驭的是生活

即便是出色地拿到了驾驶证,六十几岁的人开车依然不被看好。这其中就包括张然的老伴,一开始他都不敢坐张然开的车。还有邻居们也给张然开车预想了很多困难,比如她家楼下有个菜市场,把车从小区开出家门就仿佛过关一样,想想都令人泄气。只是,在张然看来,这些所谓的困难跟她开车以后享受到的新生活相比极其微不足道。

张然的新生活可用八个字概括:“开花看花,结果采果”。春天来了,各种花都开了,想去郊区踏踏青,张然开上车就去了,从不用考虑去南部山区要坐多长时间的公交车,去黄河北的森林公园要倒多少趟的公交车。踏青之余顺手再挖回来一些野菜,什么荠菜、苦菜、面条菜,人参菜、扫帚菜、婆婆丁,也不用怕回程路途遥远菜都蔫了,开车回家,连菜根的泥土芳香都能一并带回家。要是摘回一些榆钱、槐花,蒸点榆钱、包个槐花饺子那都是水灵灵的香。这些咱济南周边的绿色氧吧以及纯天然绿色美食,也许有些人想想乘公交车的路途遥远就放弃了享受。再远一点的就更不敢想了。什么沂源的苹果、肥城的桃、沾化的枣,张然都是自己开车到当地去采摘,保证正宗新鲜不说,自己劳动到手的果实总是觉得格外好吃。

琢磨着怎么玩得尽兴、怎么吃得高兴,一辆车就把张然的世界变大了、丰富了。但是,您要觉得张然自由自在地快乐生活主要在于她会开车,那就片面了。因为驾车只是辅助条件,懂得驾驭生活才是关键。那么如何驾驭生活呢,张然告诉我们——

                        快乐生活四字经

敢于选择。在我国,可能很多人退休后都或甘愿或无奈地成为了孙子辈的保姆。张然有一个孙女、一个孙子,但是她却没有当过一天的保姆。退休后,她在孩子们的支持下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后来,张然也毫不避讳当初办公司也是为了逃避看孩子。当然,她对儿子儿媳也很坦白,她说我这个保姆你们请不起,还是我来给你们请保姆吧。于是,她出钱,保姆出力,她依然按照自己乐意的轨迹生活。

懂得放弃。张然的公司一共经营了8年。这期间她并不是每天坐班,反而是外出旅游占去了她大部分时间。现在除了青海和西藏,国内没有她没去过的地方。张然办公司不为挣钱为了玩,但是公司每个月做两笔生意就够她出去玩的了。即便是这样,当她得知学车年龄放宽之后,便决定要注销这赚钱且不耽误功夫的公司去学车。她果断干脆地结束一种生活,是因为她想要再过过另一种她认为“洋活儿”的新生活。

勇于尝试。过新的生活、尝试不同玩法是需要勇气的。学车是这样,出去玩也一样。多年下来,张然尝试“驾驶”过的“交通工具”样式很多,有马、有羊、有骆驼、有牦牛,最刺激的当属“过山车”。在香港迪士尼坐过山车那回,旁边的年轻人一直在尖叫,下来后还惊魂未定地说一路都没敢睁眼。对此,张然表示不能理解,“坐过山车不就是为了看看倒着的、歪着的世界吗,不睁眼有什么意思?”

认真生活。张然的生活每天都离不开车。哪怕出去赶个集买个菜也是开车来回,邻居们见状赶紧替她盘算:“你这来回得花多少油钱呀,你这菜得合多少钱一斤啊?”这就好比我听说出门在外张然用她的智能手机看电影时,赶紧关心道“那得花多少流量啊?”两个问题,张然的答案就一个,买了车就是为了开的,买了智能手机就是为了用的,不是为了计算使用他们要花多少多少钱,它们的价值在于为生活增添了多少便利、多少乐趣。也许没有人认为自己在不认真的生活。可仔细想想,我们认真的地方,是为了更美好地生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