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志刚现任省纪委监察厅副厅级监察专员。自2004年担任离退休服务管理处处长工作以来,他始终树立全心全意为老同志服务的思想,怀着对离退休老同志深厚的感情,以“耐心、诚心、信心”对待工作,真诚为老干部办好事办实事,赢得了老同志及委厅上下的广泛好评。
加强学习,熟悉政策服好务
2004年,因工作需要,黄志刚从执法监察室副主任职务转任离退处处长后,没有怨言,没有牢骚,愉快赴任。为尽快熟悉业务,挑起领导交给的重担,他主动找来老干部工作管理方面的政策文件认真学习,成为老干部工作的“活字典”,他经常利息休息日到办公室学习和处理文件,研究老干部工作政策,不断用知识充实自己,并很快熟悉了业务,使个人的工作能力水平大大提高。在解答老同志咨询,解释老干工作方针政策方面,更是熟练有加、得心应手。此后,只要有老干部工作方面的新政策、新文件出台,他都及时组织有关老干部学习,确保工作不拖后。在平日工作中他采取多种渠道,尤其通过上门主动找老干部谈心,积极了解老干部的思想动态,了解老干处的实际困难,使工作做得更加细致周到。
为了使离退休老同志在离退休后能够“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黄志刚同志做了大量工作。为了落实抗战时期老干部的增资、购房补贴、其他护理费、医疗费等福利待遇问题,他积极向有关部门了解有关政策规定,反映有关人员的具体问题,使老干部们所关心的问题得以解决。根据政策要求,对老干部们做好解释工作,排解老干部们的疑虑。认真落实离退休同志的政治待遇,保证他们按规定及时阅读有关文件,参加有关会议,平时还采取多种方式向老同志通报单位情况,使老同志身处家中,心系单位,思想上始终在关心关注纪检监察工作。在生活上尽量多关心、照顾老同志,本着“特殊群体特殊照顾”“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和“一事一办”的原则,保证“两费”和生活补贴按时足额发放,在医药费报销,领取医疗费支票、困难补助等方面给予老同志以特殊照顾。
真心实干,做老干部的贴心人
黄志刚对工作兢兢业业、不怕苦、不怕累、任劳任怨,保持了军人的良好作风。每天他是全处第一个到办公室的人,他的办公室也是全机关最干净整洁的。为了做好工作,他把70多位离退休老同志编成花名册,把他们的年龄、职称、职务、住址、电话、手机号码都存入手机,方便与老同志保持联系,应对突发事件。
处理老同志丧葬工作是一项倡导人文关怀的善举,也是离退处服务工作重要之一。无论何时接到老同志去世的消息,他都第一时间赶到老同志家中,安抚慰问家属,指导帮助料理后事。2012后半年到2013年3月,省纪委先后有5位同志去世。省纪委原副书记张毅民同志,在大年初三从外地返回西安途中去世。面对突发状况,老伴和家人没了主意。黄志刚知道后,连夜从湖南老家安排有关人员及时办理,又是安抚家属,又是帮助联系殡仪馆。同时托当地的战友把他送到一百公里外的机场。当时湘西的很多山路还结着冰,一百多公里的路程整整花费了四五个小时。等其他同志从家中陆续前来吊唁或参加遗体告别仪式时,他把一切都安排的井井有条了。
“能够为老同志服务,是我最大的幸福”,这是黄志刚同志经常讲的一句话。一次早上刚上班,退休职工张纯德来电,说自己摔倒胸部骨折,家里老伴也有病,子女不在身边。黄志刚立即打电话联系120,与副处长郭力两人来到张家,合力把张纯德从楼上抬到救护车上护送到医院,并为他办理入院手续。治疗期间,又为他买饭、清洁卫生、到银行取钱,直到张纯德的子女赶到医院他才放心回了单位。
平日里,无论是份内的事还是份外的事,只要找到黄志刚,他从来二话不说,积极张罗处理。己故干部田文贤遗孀无工作,女儿下岗,家庭生活困难,黄志刚主动与机关党委工会及社区联系,为她们申请低保,帮助她们解决实际生活困难。
注重大局,平凡铸就辉煌
努力做到“想老同志所想,急老同志所急,帮老同志所需,为老同志排忧解难”是黄志刚一直坚持的工作原则。平日里,除了完成离退处日常工作外,他还积极承担了委厅领导交办的其他临时工作,并经常被省委老干部工作局抽调参与到外地慰问老干部等工作。无论来自哪方面的安排,他从来都愉快接受,努力完成。
“能为老同志服务是我最大的幸福”是黄志刚经常说的一句话,而他的努力也得到了委厅领导和离退休老干部的一致称赞。2009年,陕西省纪委监察厅离退处被评为“文明室处”;2011年,离退处党支部被评为机关“先进党支部”; 2011年10月,离退处荣获陕西省委组织部、省委老干局全省老干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3年2月,黄志刚也因工作成绩突出,被委任省纪委监察厅副厅级监察专员职务。
(省纪委离退处 唐明供)
外出参观(右二为黄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