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因为有舵而能远渡重洋;雏鹰,因为有翅膀而能在蓝天自由翱翔;人,因为有梦而铸就生命的辉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希望,作为一名80多岁的老人,从我的人生经历中,可以得出这个结论:无论是国家、民族还是个人,梦想的实现,一定离不开中国共产党!

我1933年出生于吉林省,当时可怜的3000万东北同胞沦为日本帝国主义铁蹄下的奴隶。从我记事时起,最大的梦想就是街道上不要有刺刀,不要有“啪啪”的耳光声和“八格牙路”的喊叫,父母每天出门做工都能活着回来,家人不要因冻饿而死。就是这点可怜的梦想,在1945年日本投降后还没有全都实现,直到1947年,家乡迎来了解放。

共产党来了!工人是国家的主人了!我满怀激情地进入吉林铁路局机械厂工作,为部队服务。得知我们修理的机车和车厢拉运着物资和大炮,伴随着一路南下的大军奔向平津、奔向淮海、奔向南京总统府,我们的生产热情更加高涨。锻造车间里,红红的炉火照耀着我们挥汗如雨充满幸福的脸庞。

安稳的日子没有过多久,美帝的战火就烧到了鸭绿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一批批最可爱的人进入了朝鲜,大量的弹药物资也要依靠铁路送到前线。我们吉林铁路局管辖的丹东铁路大桥是通往朝鲜的咽喉,几乎天天都处在美国飞机的轰炸之下,为了前线的胜利,我们拼了命也要保证这条大动脉的畅通。白天炸了,我们晚上修,为了不暴露目标,一点亮光都不能有。在1951年4月一次摸黑抢修中,在敌机的疯狂扫射下,工友们配合失误,我的左脚两个脚趾被机器轧伤致残,只有遗憾地回到后方。

伤好后,为了实现过上美好生活的梦想,我立即加入到建设祖国的行列中,先修集二线、再战成昆线。1964年成昆铁路通车后,被调回包头,任包头铁路配件厂工会主席。

当时的包头站是华北最大的编组站,每天编组几百辆列车。但是一种在编组时不可或缺的叫做“铁鞋”的装置过去一直依赖苏联进口,中苏关系破裂后得不到有效供应,眼看就要耽误生产。在这紧急情况下,我脱下了干部服,带领着五名工人,在包头北站一片荒沙野地上搭了一间小房,起早贪黑地干了起来。没有资料,就自己绘制图纸;没有原材料,就到包钢的废铁堆里找。每天吃着干馍、咸菜和凉水,披星戴月,废寝忘食,连续奋战了三个月,克服了种种困难,造出了制造“铁鞋”的机器,完成了特殊时期的战备任务,给国家创造财富60万元。因此,1972年,我被评为包头市劳动模范。

那时候我的梦想,就是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毛主席的带领下,迎来全世界人民的解放。但那是“文革”时期,老干部都被打倒了,想想自己在伪满出生的经历,也只好把这个愿望隐藏起来。

后来按照组织安排,我去了铁三小任副校长,也是勤勤勉勉地工作。离休后,在社区、学校做点力所能及的好事,如捐出全月离休金为小学买教具,资助困难学生完成学业……我觉得这些都不算什么,党给了我们那么高的待遇,我理应回报社会,帮助那些遇到暂时困难的群众。

万万没想到,东河区委老干局的领导在一次家访中,听到我入党的愿望,联系学校找到了我在离休前上交的《入党申请书》。经过一年的培训和多次思想汇报,2008年7月,我这一生最大的梦想终于实现了,我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75岁的我迎来了人生新的开始,我要实现我“夕阳红”入党宣誓的誓言!

作为经历过战争年代和新中国成立的人,我要比年轻人更珍惜来之不易的安定环境,更懂得党的伟大历史作用。要让江山永不褪色,我就要给更多的人讲共产党好,尤其是要给孩子们讲,而且要让他们听得进去、记得牢固。为了讲好老一辈革命家王若飞在包头革命的故事,我自费到延安学习采风,带回来许多珍贵的宣传资料照片,丰富了讲课内容;为了宣讲时的通顺和流畅,我经常通宵备课,一遍遍不断修改和熟记。几年来结合我自己抗美援朝的经历,给各个中小学一共讲课30多场,共4万多人听课,受到了各学校师生们的一致好评和赞扬。

越老越成了“大忙人”——我被聘为包头市、东河区、东河区教育局**机构的“五老讲师团”团员,还担任了东河区总工会劳模协会副秘书长,劳模报告团的团长,并且还是卫生医疗系统的行风监督员,帮助维护政府形象。

我见证过战火硝烟,见证过开国大典,见证过“文革”的混乱,更见证过改革开放的春天。我没有催人泪下的传奇,却有滴水穿石的信念。我愿把我平凡的一生献给我们终生热爱的党——因为我懂得,我的每一个梦想的实现,都是依靠党的指引,是党,给我的梦想插上了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