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四川马尔康市委老干部局坚持党建引领,创新思路,搭建平台,充分发挥老党员工作室的示范带动作用,主动“亮身份、作表率”,激励老党员展现新作为。
强化“三项举措”,推进“老党员工作室”创建。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老党员工作室”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协调解决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摸排掌握老同志的优势亮点,周密部署创建工作。二是建立联系制度。建立“市级指导、乡(镇)主抓、村(社区)主建”三级联动机制,定期召开联系会,统一规范创建标准,明确“六有”工作标准,建成特色鲜明、硬件完善、软件规范的老党员工作室。三是阵地共享共建。整合利用村(社)现有资源,依托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立集老党员活动室、老干部活动室、村(社)活动场所于一体的综合性共享阵地。
建强“三支队伍”,确保“老党员工作室”运行。一是精挑优选牵头人员。通过主动“推”、组织“选”、大家“议”等方式,挖掘出一批政治素质高、有影响力、乐于奉献的离退休干部党员作为牵头人员,牵头制订年度工作计划,谋划业务活动内容。二是配齐配强服务团队。动员乐于奉献并有一技之长的党员志愿者、离退休干部、村(社)老党员加入工作室,组建工作室服务团队,达到“选准一人、引领一群、带动一片”的效果。三是用好用活银发人才。加强村(社)老党员与离退休干部老党员交流,邀请老教师、老专家开展理论知识授课,为深化老党员工作室建设夯实理论基础。
开展“三项活动”,发挥“老党员工作室”作用。一是开展政策宣讲活动。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省州市重要会议精神,开展理论宣讲活动;围绕红色文化、疫情防控等重大任务开展政策宣讲。深入学校开展“不忘初心,学习党史,争做时代新人”主题宣讲,为师生讲述党的光辉历程。二是开展志愿服务活动。“6·10”地震发生后,老党员们“冲锋”在前,深入抗震救灾一线,开展帐篷搭建、救灾物资分发、灾情摸排等工作;疫情暴发期间,老同志积极参与小区、社区防疫卡点服务工作,330名离退休干部党员捐款9万余元,为打赢疫情保卫战发挥了引领作用。三是开展关心下一代活动。组织老党员到“五点半课堂”为进城务工子女授课,开展书法、绘画、法治宣传等课外辅导;在震中灾区草登乡科拉机村成立“然拉木滚工作室”,通过老模范向青少年宣传防灾、减灾、避灾等知识,促进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