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陵城区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为党和人民事业增添正能量为价值取向,坚持“四项引领”,充分发挥老干部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切实把老干部力量凝聚起来、作用发挥出来,推动全区离退休干部志愿服务工作提质增效。

一、坚持党建引领,凝聚志愿服务力量

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的若干措施》,将深化离退休干部志愿服务作为加强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重点打造“陵距离·关爱”、“本色家园·银耀陵城”离退休干部志愿服务品牌。坚持“融合共建、资源共享”原则,组织引导区直部门离退休干部党组织、老干部社团党组织与城市社区党组织开展党建共建,以党建引领离退休干部党建融入城市基层党建助力城市基层治理。探索“党支部+社团”、“党支部+志愿服务”模式,引导离退休干部党员自觉参加社区基层治理工作,对具有不同专长的老同志“因材施用”,担任楼(道)长、网格员,参与“红色物业”建设、网格化治理、文明城市创建等,多渠道、多途径鼓励老同志参与社区治理,带动越来越多的老同志融入社区、服务社区、奉献社区。

二、聚焦品牌引领,整合志愿服务资源

一是倡树“陵距离·关爱”品牌,争做关心下一代成长的“护航员”。组织“五老”志愿者深入学校、社区开展爱国主义宣讲、红色文艺演出80余场次,教育引导青少年传承革命精神,让红色基因入脑入心。“五老”志愿者参与社区“四点半学校”服务项目,通过作业辅导、互动游戏、趣味实验等方式,让学生顺利度过每天放学后2个小时“管理真空”,丰富课后学习实践。发挥大宗家战斗纪念碑、烈士陵园、红色洄河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五老”志愿者带领青少年开展“体验式”教育,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近年来,开展各类社会教育活动100余场次,3200余名青少年学生参与。二是擦亮“银耀陵城”志愿服务品牌,争做群众的“服务员”。为建强“银耀陵城”志愿服务品牌,全区成立24个离退休干部志愿服务队,在助力基层党的建设、“双招双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区委老干部局牵头成立“银辉暖暖”文明劝导志愿服务队,由52名老年志愿者组成,积极开展文明创建、矛盾调解、社区服务等志愿活动,为城市治理和文明发展贡献余热。临齐街道幸福园社区成立“暖伴夕阳养老互助”志愿队,老干部志愿者定期探访孤寡、高龄、残障老人,为其提供精神陪伴,组织开展心理疏导、法律咨询、免费理发等服务,获得社区老年人好评。

                 

    三、突出示范引领,搭建志愿服务平台

紧扣中心大局,搭建平台载体,引导老干部有效传递释放正能量。一是建好建强“银领智库”。以选育银发人才为抓手,紧盯分类培养,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确保“银领智库”建得实、用得好、有特色。截至目前,已组建党建、心理、法律、科技、农业、教育、医疗、文艺等8类老干部智库队伍,智库人才达400余人。二是多模式打造“老干部示范工作室”。积极探索“工作室+”模式,加强银发工作室建设,利用老干部在司法调解、法律咨询、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特长,建成了12个各具特色和功能的老干部志愿服务示范工作室,达到了“选准一人、引领一群、带动一片”的效果。三是深入推进老干部社团建设。组建老年志愿服务队,成立涉老社团协会,统筹推进银发志愿服务规范化建设。推行“菜单式”服务模式,在广泛征集居民意见建议基础上,形成志愿服务项目。月初,发布预告;月中,通报进度;月末,成果展示,形成骨干带头、目标明确、多方共赢的良性循环机制。目前,24个志愿服务团队已开展活动156场,312名老同志参加红色宣讲、文明城市创建、关心下一代等志愿活动。其中,区摄影家协会、山水乐团、老年大学巴乌·旗袍秀队被评为全市“助力基层公益好社团”。

    四、创新管理引领,激发志愿服务活力

强化政策奖励和典型引导,探索志愿服务与积分管理制度相挂钩的管理模式,积极推广“积分兑换”“爱心回馈”“星级管理”“老年大学学费减免”等管理办法和奖励政策,通过实施项目、参与活动进行量化积分,实现“活动前报备-活动中留影-活动后记录”,完善好活动记录册,按照活动时长、服务质量等情况对志愿者进行规范量化积分,作为评先树优重要依据。在此基础上,开展全区“最美老干部志愿者”“最美老干部志愿服务组织”“最美老干部志愿服务项目”评选活动,利用公众号、报刊等新媒体平台宣传先进事迹,彰显榜样力量,有效激发老干部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