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湖南衡山县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着力在党建引领、作用发挥、精细服务等方面同向发力,推动全县老干部工作提质增效。

党建引领,传承“红色基因” 

强化政治引领,引导老干部在强基固本中坚守初心。一是点燃红色引擎。把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纳入全县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形成县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主管、县直机关单位和各乡镇齐抓共管的老干部工作格局。全力推进中办发〔2022〕31号、湘办发〔2022〕24号等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结合巩固、拓展、规范、提升的思路,组建一支50人的离退休干部党建联络员队伍,协助支部党建工作。目前,已建设了52个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二是建强红色堡垒。按照“六好”示范党支部创建和“美在金秋”老党员之家示范点创建工作为抓手,衡山县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已成功创建5个省级示范点、8个市级示范点、21个“美在金秋”老党员之家。依托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和支部活动阵地,综合运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一月一片一课一实践”学习等形式,采取集中讲学、上门送学、线上助学等方式推动理论学习全覆盖。三是焕发红色活力。以专题辅导、集中培训、现场观摩、党性教育等活动为契机,引导老干部持续关注“离退休老干部工作”“三湘老干部e家”“雁城老友”等微信公众号,把公众号关注率作为支部年度考核结果的重要依据,确保有形覆盖、有效覆盖。组建“银发宣讲队”进乡村、进机关、进学校宣讲30余场次,受众达2361人次,进一步焕发老干部新活力。 

桑榆非晚,贡献“银色力量” 

以基层治理、老年教育、志愿服务为载体,着力发挥离退休干部的优势作用。一是“银发先锋”助力基层治理。组织老干部调研智能制造产业园、黄鸡果蔬产业园、综合客运枢纽等重点项目,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引导老干部就近参与社会治理,做理论政策宣讲员、居民矛盾调解员,促进老干部与社区老党员力量有效融合。二是“银发宝藏”助力老年教育。以县老年大学为重点,根据学员学习需求,共设置中国舞、民族舞、手机摄影基础课等19门课程,报名学员600余人次,切实做到老年大学成为老年朋友的“充电驿站”。打造一支由11人组成的讲政治、重感情、业务精、作风好的教育工作者队伍,组织引导老党员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推动者”“实践者”,为全县的党史学习教育注入“银发力量”,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如县老干部(老年)大学诗联班教师朱海清、党史课教师汪春衡荣两位同志获评选“衡阳市老干部(老年)教育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副校长周平初同志荣获“衡阳市老干部(老年)教育优秀工作者”荣誉称号。三是“银发初心”助力志愿服务。以“夕阳耀衡山”为主题,组建10余个离退休干部志愿服务团队,围绕乡村振兴、医疗教育、文明创建等中心工作开展志愿服务。其中,县卫生健康局退休干部党支部“医者守初心,夕阳正当红”志愿者服务项目荣获“全省五十佳老党员老干部志愿服务项目”,县老干部(老年)大学志愿服务队获评“全省优秀老党员老干部志愿服务组织”的称号,激励了广大老干部聚焦县域经济发展贡献余热的真情。

用心用情,打造“金色夕阳”

聚焦老干部生活、健康需求,从政治上关心、生活上关爱、精神上关怀,用心用情为老干部提供暖心服务。一是保障退休待遇,乐享“金色生活”。严格按照上级文件要求,为离退休干部及时办理离退休费及生活补贴调标,确保离退休干部工资准时足额发放。建立“一人一策”服务台账,结合离退休干部就医意愿,在县人民医院、中医医院自主选择签约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每季度开展上门巡诊常态化服务。各单位为100余名退休干部举办荣誉退休仪式,进一步增强退休干部政治荣誉感、组织归属感、生活幸福感。二是开展特困帮扶,助力“金龄康养”。针对全县特困老干部情况,实行台账式、清单式管理,形成基础数据库,有针对性的开展帮扶。通过走访慰问空巢、特困、重疾、发生重大变故的老干部、吊唁去世离退休干部等方式,有效提升了精细服务水平,纾解了离退休干部的实际困难。三是丰富文化生活,绽放“金色风采”。坚持常年开展下棋弹琴、摄影、钓鱼、书画笔会等多元化文体活动引导老干部各展其长,各得其乐。结合各类学习主题,组织开展红色研学、理论征文、书法作品展等活动,拓宽了老干部乐享“金色生活”的渠道。如衡山县楹联学会会长、县诗词学会名誉会长朱海清带领的诗联班,积极参与全国范围有影响力的诗联征稿活动共投稿1850首诗词作品,并组织编纂了由世界文化艺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公开发行的《诗韵衡山》1000册,有效提升了老年同志生活品质,营造了幸福和谐的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