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安宁市老年大学师资、课程优势,云南安宁市老年大学持续开展公益课堂走进社区活动,定期不定期将老年大学的课程送到居民身边,积极探索打造“家门口、有温度、正能量”的优质课堂。
近期,安宁市老年大学组织部分教师将书画、声乐、器乐等公益课堂送到社区居民身边,让居民们在家门口就能快乐地学习。
声乐公益课堂点燃未来梦想
为进一步丰富辖区少年儿童的课外生活,发掘辖区儿童音乐律动、音乐节奏的实践能力,2024年3月起,安宁市老年大学电钢琴班段懿珍老师和她的团队坚持每周六上午在安宁市金方社区持续开展“‘乐’来‘乐’有礼,文艺文化悦身心”少儿音乐公益课。
音乐课堂上,段老师老师以亲切的语言引导孩子们复习《虫儿飞》这首歌曲。她耐心地纠正每一个发音,确保孩子们能够准确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孩子们聚精会神地跟随老师的节奏,用稚嫩的声音唱出动人的旋律。
复习过后,老师又带领孩子们学习新的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他先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春天的美景,激发孩子们对歌曲的兴趣。接着,老师逐句教授歌词,引导孩子们感受歌曲中的情感和意境。孩子们学得津津有味,不一会儿就能跟着老师的节奏轻轻哼唱。
器乐课堂上,老师向孩子们介绍了生活中常见的乐器和演奏方法,以及由不同乐器演奏的经典曲目,孩子们兴趣盎然,开动脑筋根据老师所讲知识对不同乐器进行区分和记忆,对乐器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随后,老师带着孩子们学习了葫芦丝的基本演奏方法和手型,响亮的声音、清脆的节拍、欢快的节奏,让孩子们沉浸其中,感受着音乐的热情和快乐。不少家长听完课后,深有感触地说:真想与孩子们一起来上课学唱歌。
据统计,2023年3月至今,金方社区300多人次儿童参与了声乐、二胡、葫芦丝、古筝等公益课堂活动。
书画公益课堂助力社区文化
周五下午5点半(半个月一次),东湖社区又热闹起来,“书法公益课堂”在社区“儿童之家”开课了。走进其中,10多名小孩正在李艳东老师的指导下练习书法,孩子们不但认真听取李老师书法理论、书法知识的讲解,还专注的观摩了李老师现场书法演示。课后,孩子们拿起笔开始了临摹。
李老师讲解了书法构建的基本笔画,要求孩子们认真观察老师的每一笔画的提笔与落笔,还让孩子们都练习了几个字并给予点评。课后,李老师还给孩子们讲解了书法与做人的道理:做人要像书法一样,整齐划一、干净利落、方正饱满;写字也要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每天坚持,就像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一样,每天都要做,日积月累,就会有收获。
周六上午9点30分(半个月一次)“钱曼昆书画工作室”热闹非凡,这是安化社区创艺绘画班开课时间。伴随着欢乐的笑声,钱曼昆老师和社区工作人员为孩子们分发了水彩绘画纸、水彩笔、马克笔等绘画材料,在钱老师启发下,孩子们开动脑筋、发散思维,运用各种颜色,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画出一幅幅美丽画作。钱老师对孩子们的画作给予赞许和认可。
下午1点半,“钱曼昆书画工作室”依然热闹,钱老师正耐心地向10余个社区绘画爱好者讲解素描基础知识,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线条的运用、明暗的处理、质感的表现等不同的素描技巧。并现场为演示了如何运用构图、明暗来表现画面的层次和情感。而学员们则是认真倾听,专注学习,时不时主动分享彼此的想法,相互交流关于线条勾勒技巧的见解。
“年轻的时候忙于工作,没能培养自己的一些爱好。现在好了,钱曼昆书画工作室给我们提供了学习的机会,我感觉很幸福。”安化社区居民陈云浙说道。
安宁市老年大学公益课堂进社区得到了居民的广泛好评。下一步,安宁市老年大学将继续积极推进办学资源和师资力量“下沉”,延伸教学服务触角,常态化开展公益课堂进社区,把市老年大学切实打造成老有所学、增长知识的课堂,老有所为、服务社会的阵地,老有所乐、增进幸福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