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农村,红白喜事,邻里互相帮忙打理,都形成了风俗,尤其白事,甚至成了以前村里最能拿捏人的把柄——人家有事你不去,你家有事人不抬。但是现在随着人口流动的加剧白事新风俗的改革倡导,这种现实发生了改变

一位“家”人说之前老伴病故他主张办酒席,村民很不高兴,但他硬顶住了,因为没有酒席家族的人也躲避不过问。儿子已经在外地落户,村里的人根本没认识几个,他这样做,一是自家不浪费,不大操大办减轻儿子负担,二是儿子以后也不需要必须赶回来参加堂叔及一些邻居等人的后事还人情。他说他愿意背恶名建立新的游戏规则:他不会土葬,并且跟儿子说好以后不留骨灰。另一位“家”人说老家村里有个老人去世,他的子女都是有钱有文化的人,当天赶回去送到殡仪馆第二天一早就直接端回老家下葬了,没办任何酒席还有一些直接花钱请“一条龙”服务。

他们认为,以前的大多数农村务农,时间是很难变成现金的,“一条龙”这种服务却是需要现金的所以去别家帮忙,自己家有事儿就能省出现金。现在人都在上班,现金容易,时间却难。想回老家帮忙,请假就得折腾两天既挣不到钱,又耽误时间,还不如自己平时不去帮忙。但是对此也有人提出了反对意见,觉得农村就是通过这些红白人情才有人情味,正是对习俗的简化、什么都用钱来解决,导致现在农村的人情也越来越淡薄了。对此,您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