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甘肃酒泉老年大学始终把政治建校作为统领工程,坚持“围绕教学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统筹推进党建工作与老年教育工作融合发展,以党建引领加速度推动老年大学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为老年群体提供了优质的教育服务,成为当地老年教育的一张亮丽名片。

一、坚持党建引领,组织建设跑出“加速度”

学校高度重视党组织建设,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进一步增强组织功能,紧扣教育教学中心工作,主动服务于学校发展大局,党建工作放到学校教学工作中谋划和推进,做到业务工作部署到哪里,党建工作就统领到哪里;进一步完善党员信息,依托学员注册缴费系统,建立党员信息库,鼓励引导党员学员在校“亮身份”;进一步规范组织设置,健全优化学校临时党委、临时党支部、临时党小组三级组织架构,按照专业精准设立党支部、班级精心组建党小组的模式,调整设置21个临时党支部、47个临时党小组;进一步强化队伍建设,选优配强临时党支部班子,选配党性强、威信高、乐于奉献的老同志担任临时党支部书记和党小组长,切实织密党的组织体系,实现党的组织全覆盖。

二、坚持党建赋能,思政教育按下“快进键”

加强思想政治引领“主阵地”建设,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专业学习,着力构建多元化“大思政”课堂体系,精研上好“课前十分钟”思政小课堂,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常态化组织开展思政课教学,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全覆盖;精心筹划“思政大讲堂”,每月定期组织学员收看网上专题报告会,邀请专家学者面向全体师生讲党课、开展形势报告会、作专题辅导,满足老年学员多样化的学习需求精选推发“思政云课堂”,以党中央决策部署、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为内容支撑,利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等网络平台定期推送学习资料,方便学员随时随地自主学习;精密安排思政行走课堂,活用周边红色资源,赴酒泉起义纪念馆、玉门油田展览馆、银达镇毛主席按语广场等红色教育基地,组织开展体验式党性教育活动,引导党员学员在理论教育和实践锻炼中牢思想之基、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修养。

三、坚持党建融合,文化建设步入“快车道”

坚持以传播红色文化、弘扬红色教育为抓手,搭建活动平台,丰富活动形式,将红色文化与课堂教学相融合,根据各班级专业特长,将红色文化元素融入到舞蹈、诗歌朗诵、书画创作、器乐演奏、声乐合唱等课程当中,让学员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接受红色文化熏陶,结合第二课堂,利用各种平台载体,充分展示学员学习成果和精神风貌;将红色文化与文艺活动相融合,围绕党和国家重大政治纪念日、传统节日,组织编排红色经典节目,开展诗歌朗诵会、红歌联唱、文艺演出等各类文化活动,以活动展现银龄风采,以活动凝聚党建合力。学校开展的“红歌大家唱”特色活动,入选中国成人教育协会“老年大学特色建设项目”;将红色文化与党建联盟相融合,充分发挥“党建联盟”优势,坚持校内校外与支部之间联动求效,学校临时党委与相关单位党组织、各临时党支部相互之间定期开展联合共建活动,全面构建“组织联动、活动联办、学习联促”的工作格局;将红色文化与党建活动相融合,以支部建设“品牌化”为目标,实施“一支部一特色”创建活动,定期组织开展重温入党誓词、集体过政治生日、党史学习交流、踏寻红色足迹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党日活动,引导广大老同志擦亮银龄“本色”,弘扬主旋律,发挥正能量。

四、坚持党员带头,服务社会实现“新跨越”

积极践行“余热生辉 奉献社会”的服务宗旨,健全完善党建+志愿服务”运行机制引导广大学员在弘扬优良家风、关爱弱势群体、关心下一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积极贡献银龄”力量。志愿服务有力有序,依托临时党支部和党小组,成立“银发先锋”志愿者服务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以社区、学校、乡镇为主阵地,每年开展文化惠民、交通疏导、扶贫助残、捐资助学、孝老敬亲、医疗保健、法治宣讲、环境保护等服务活动20余场次,持续放大“银龄增辉”服务品牌效应;关爱行动有形有效,充分发挥“关工委”优势作用,通过开展“夕阳红手拉手爱心10元捐”品牌活动,先后捐款4万余元,为困境、残疾儿童购置捐赠学习生活用品和康复训练器材,助力特殊儿童健康成长;作用发挥有声有色,为老年学员老有所为搭台赋能,组织老年学员走进博物馆用笔墨、镜头记录革命历史,走进电影院集体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走进社区为孤寡老人包爱心水饺,走进公安局聆听警营故事,走进学校和养老院进行慰问演出参与学员近2000人次以实际行动展现“老有所为”的银龄担当。

酒泉老年大学在党建引领下,以速度为支撑,实现了教学质量持续攀升、教学成果不断彰显,在老年教育领域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的特色之路。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党建工作,不断拓展党建工作的深度与广度,为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让更多的老年群体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以党建引领奏响更加激昂的老年大学发展新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