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济南市济阳区老年大学针对“人口老龄化加速,老年人对高品质精神生活需求激增”的实际情况,以“政治立校、质量兴校、文化强校”为理念,积极创新“1+1+N”办学模式,打造“一核心、一品牌、多网点”老年教育新格局,全力打通老年教育“最后一公里”,推动老年教育向全域化、高质量发展。

政治引领筑牢思想根基

济阳区老年大学将思政教育融入教学全过程,构建“四个结合”立体化体系:理论与实践、教师与学员、线上与线下、校内与校外有机融合。每学期“开学第一课”开展红色教育,年均开设思政课超60节;建立“课前10分钟”学习制度,通过微视频、红歌传唱等形式强化政治学习;打造“韶韵桑榆”思政品牌,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编排红色节目扩大教育影响力。

资源整合优化教学布局

为方便老年人就近读大学,济阳区老年大学构建“一校多点”网络,在全区设7个街道(镇)老年学校、12个社区教学点吸纳学员3000多人,实现社区教育全覆盖。创新“传统面授+线上学习”模式,6个社区入选省级远程教育教学点,数量居全市区、县首位。同时引入社会力量,联合开展公益活动20余场,并以《老年大学在“学乐为”中的作用研究》获省级优秀论文奖,深化理论实践探索,为实践提供理论支撑。

学为共促激发“银发”力量

他们组建“文体志愿服务团”等十余支队伍,依托学员行业背景与兴趣特长,投身社区治理、文化传播等领域。联动多部门开展“党的创新理论”“推进移风易俗”“美德健康生活”等主题宣讲、“礼赞新中国”文艺汇演等活动30余场,送文化进社区、村居,引导老年学员成为助力社会发展的“银发先锋”,实现老有所学与老有所为有机统一。

济阳区老年大学通过多维创新,持续扩大老年教育供给,为新时代文化养老提供了可借鉴的“济阳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