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智能手机培训太实用了,现在用手机挂号不用再麻烦孩子了!”刚参加完社区课程的王阿姨笑着说。今年以来,宁夏兴庆区大新镇燕翔园社区以“点单上菜”模式开展智能手机培训、健康养生分享、应急知识培训等8类居民喜闻乐见的课程,不仅让老年居民掌握智能生活技巧,更带动80余名退休干部加入志愿服务,将基层治理“末梢”转化为服务“前哨”。

按需“点单”,精准对接居民需求。社区通过征求意见、入户走访、微信群询问等方式收集居民“课程心愿单”,针对老年人智能手机使用难题开设“手机小课堂”,手把手教学扫码支付、手机挂号;开设应急培训,通过模拟演练提升家庭防灾能力。反诈宣传、普法宣讲等课程则结合真实案例,以情景互动形式增强居民法治意识。此外,结合老年群体养生需求,每周四固定开展八段锦晨练,参与人数从首期5人增至30人,居民自发成立“银发健身队”,成为社区广场一道流动风景线。

多元“上菜”,构建全龄服务体系。卫生服务站医师每月驻点开展“中医四季养生”讲座,结合高温防暑、秋冬季流感预防等内容;消防车、科普大篷车开进小区,让居民掌握逃生要领和科普知识。“老师傅志愿服务日”,每月15日提供爱心理发、磨刀磨剪子等便民服务,45岁的职工赵海军主动报名成为“磨刀师傅”,已为35户家庭解决生活难题。反诈宣讲课后,退休干部和老党员组成“防骗宣讲团”,在小区开展“板凳课堂”8场,居民参与治理的“主人翁”意识显著增强。

治理“升温”,激活基层服务动能。点单上菜”模式将社区治理转化为具体服务场景,衍生出“健身队”“锣鼓队”等多支志愿服务队伍。由年轻居民志愿者为18名行动不便老人提供代办服务,上门为老人进行养老认证,形成“年轻帮老、老传经验”的互助链条。社区组织居民代表借课程契机召开“圆桌会议”,收集停车位规划、适老化改造等建议12条,已落地实施6项。家住燕和园小区的李婷参与急救课程后,主动申请成为社区“应急科普员”:“以前等着社区服务,现在发现自己也能为大家做点事。”居民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点单”,累计开展课程28场,服务超800人次,不少居民反馈“课程像家常菜一样合口味”,更有年轻父母参与亲子课程后加入社区志愿服务队,形成“服务换服务”的良性循环。

下一步,兴庆区委老干部局组织各街道社区通过需求闭环管理,从“被动服务”到“主动参与”,从“解决问题”到“培育生态,让“一老一小”在触手可及的服务中感受治理温度,为新时代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鲜活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