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樱花次第开放了,一股幽香缓缓飘送进来,让人神清气爽,精神为之一振。立于窗前,望着满树的繁花,嗅着淡雅的馨香,连日伏案的疲惫,生活中琐事的纠缠,工作中难以名状的压力,此时都一一消散。陶醉在醉人的花香里,我忽然想起窗外樱树施肥和剪枝的事来。

这些樱树栽于五年前,那时高不过膝。一个细雨霏霏的春日,父亲忙了一个上午,在自家后院栽了七八棵。第二年春天,樱树已高我一头,只是依旧绿着叶,每天上班下班,满园的花草都透着花香草香,引得蝴蝶、蜜蜂翩跹,独那几株樱树却落寂地生长着。我看着着急,一心想早日看到樱花盛开的样子,于是,一个双休日,我到集市上买了肥料,拿着锄头把后院的土锄松,然后把肥料均匀地洒在樱花树下,再用土盖上。晚上,我炫耀地告诉了父亲,谁想,父亲却连连摇头:“不到开花时,枉施农家肥!”第二天,父亲直奔后院,把肥料刨了个一干二净,拿起剪刀,把茂密的枝条也悉心修剪了一番。父亲解释说,今年还不到开花的时候,只有剪好枝,明年才会开出好花来。父亲的话,我不以为然,还跟他打赌说,剩下的四株,肥料不刨,枝也不剪,我就不信,它开不出花来。

在我将信将疑的期盼中,第三年春天,后院的樱树已蹿上屋顶,一阵春雨过后,经父亲打理后的樱树果然绽出花来,明艳艳的花朵挤挤挨挨地缀满了枝头,而经我“精心”施肥的樱树虽蹿得老高,别说开花,甚至连个花苞也没有。怀着疑问,我问父亲,这其中究竟蕴含着怎样的道理?父亲笑了:“傻孩子,你那时施肥营养全到枝叶上,枝叶过多,花就开不出来了,你这不是适得其反吗?”末了,父亲郑重地对我说:“凡事都有个时度,性急不得。”

父亲的话让我豁然开朗,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类似于我这种“精心”施肥的事例举不胜举,每天都会有这样那样琐碎繁杂的事等着我们去处理,大家都想把事情打理得条理分明、井然有序,殊不知,现实中诸多事情和问题,光凭主观意愿和一腔热情去办,是断然不行的。有时候,不按照客观规律和周围的现实条件,一味盲干,不仅达不到应有的功效,相反,只会事与愿违,平添烦恼。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把握客观规律和时机,按事物的内在规律去做事,才能水到渠成,达到有心栽花花自开的境界。

从父亲剪枝上,我不仅学会了农事,还从中体味到一些做事的道理。五年来,我一改以往工作和生活中的浮躁情绪,默默地修剪身上的“繁枝赘叶”,静静地等待人生路上春季的来临。我深信:春去春会来,经历过剪枝修叶的虬枝,一定会在春暖雨盛之时,绽放出灿烂的春花。花如是,人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