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
卡被盗刷16万 老汉获银行全额赔付
“我好端端地在家看电视,突然间听到手机接连响了5次,一看,我的银行卡居然在菲律宾消费了16万余元!我吓傻了,匆忙跑向派出所报案。”回想起去年8月9日凌晨的事,、高朗(化名)记忆很深,还好法院日前的判决让他很满 ...
济南破获票据诈骗案 涉案金额达99亿元
记者1日从济南市公安局经侦支队获悉,济南警方历时12个月,日前成功侦破一起涉案金额达99亿元的特大“保兑仓”业务类票据诈骗案,共抓获犯罪嫌疑人7名,查封多地房产23套,查封土地4宗,冻结涉案账户17个,追缴、避免 ...
国礼衍生品背后的灰色死角
在国际交往中,互赠礼品是一种国际惯例。无论是G20峰会还是刚刚结束不久的“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国礼随着各类国际活动不断出现在公众视野,同时也带动了新一轮的“国礼热”。北京商报记者以“国礼”为词条在网上 ...
网络诈骗惊现"千人千面"趋势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时至今日,在拥有海量的个人数据之后,不少互联网公司纷纷将原有的“千人一面”的产品迭代为“千人千面”。坏消息则是,当个人数据被不法分子掌握后,诈骗竟然也开始出现“千人千面”的趋势。日前,在猎网平台发布的 ...
470多万存款"神秘消失" 客户蒙圈
本来是招行的高端金葵花客户,以为能安然享受更好的服务,没想到却遭遇470多万存款不翼而飞的奇事,更出人意料的是,一次次追问与求助,都在银行的推诿中落空。金葵花客户经理突然自杀,客户发现存款“消失”数百万元 ...
起底"神医"广告江湖:患者专家或全假
“神医”刘洪斌的“走红”,让一个由供货商、中间商、广告商与电视台构成的利益链浮现出来。位居台前的“神医”只是“玩偶”或“名片”,绝非最大赢家。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调查发现,这是一场集体失守——从该 ...
给银行留下手机号 马上接到贷款推销电话
刚向银行咨询完个人商业贷款的情况,不到半小时,就接到了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的推销电话,这是巧合还是个人信息被银行泄露?在信息时代,公民该如何保护个人信息,避免形形色色的电话骚扰甚至诈骗?招行客户:刚咨询 ...
保监会:严厉打击境内非法代理港险
2016年底以来,中国保监会在上海、广东、深圳等10个省市开展了打击非法销售、非法代理香港保险产品行为专项行动。在公安机关和网信部门的支持下,经调查处理和宣导劝诫,截止目前,已有1家公司被注销,35个网站或微信 ...
活该!为买房假离婚 男子被判净身出户
为规避银行信用政策和房产限购政策,广州一男子与结婚7年的妻子“假离婚”,还签了“净身出户”的离婚协议书。孰料妻子假戏真做,不愿复婚被起诉。海珠区法院最终判决离婚协议书有效,该男子真的“净身出户”了!“假 ...
文玩圈骗局揭秘:打电话赠送纪念币
日前,一则《河南老太购买电视购物“收藏品” 被骗光积蓄》的新闻引起了业内的关注。仔细一看内容,该消费者竟是买了《清明上河图》、玉器、字画等收藏品,而且都是分文不值的仿制品。然而,诈骗者在行骗时都有一定的 ...
投资理财为名 情侣诈骗两千余万
受审时女子揽罪称男友不知情;受害者有女子的高中、大学同学及他们的家属陈某和董某出庭受审。新京报记者 李禹潼 摄自称有资源可“操作”购买高额回报的投资理财产品,在一年多的时间里,34岁的女子陈某伙同男友董某 ...
财政部"点名"的违规产品 信托计划居多
若信托公司主动要求地方政府出台承诺函以便开展业务,仍有可能受到银监会行政处罚。近期,财政部向江苏省政府发函,建议江苏省对已核查确认的违法违规举债担保问题及融资平台违规抵押发债等问题进行依法处理。江苏省 ...
七旬老人掉入保健品会销陷阱:买30万劣质产品
保健品企业滥用会销搞欺诈最近,广州年逾七旬的忠叔、王阿姨夫妇,陷入了“道山”淘金店会议营销陷阱。他们参加了“道山”淘金店组织的“健康讲座”后,花费30多万元购买保健品蜂胶和营养液,“吃后一点效果没有”。 ...
买房能获80%的房款返还?非法集资!
购买一套风景名胜区的精装房,还能获得高达80%的房款返还?近来,有市民打进本报热线称,省内某风景区附近有“具有投资功能”的精装小户型在售,前5年返还总房款30%的消费券,第6年起至第15年按年共固定返还总房款80 ...
代客理财风险大 全权委托需远离
一、案件基本事实2015年7月,湖南辖区客户王某委托某证券公司营业部经纪人张某帮助其操作股票,并主动提供了账户及密码。自2015年10月起,营业部经纪人张某开始为其代为操作买卖股票,开始有所盈利,因2016年1月后市 ...
业务员私刻公章买自家保险获刑1年
山东省招远市人民法院5月8日发布刑事判决书称,华夏人寿保险烟台中心支公司业务员姜某某私刻公章,并与他人签订多份保险合作协议,收取他人交付的保费资金数十万元投保华夏人寿保险“盛世医疗团体保险”。上述行为违 ...
10万元理财变保险 只可退回6.7万
本来是去银行办理存款业务,结果却买了一份保险,这到底怎么回事?近日,孙女士向南都记者反映,2015年3月20日,她在某商业银行位于龙岗的一家支行办理业务的时候,工作人员向其推荐了一款产品,该产品缴费期5年,每 ...
以神仙银行为名 吸收公众1300多万
当前,打着普惠金融、精准扶贫、互联网金融等幌子,非法集资正从城市蔓延到农村。解剖临朐“神仙银行”个案,我们发现,由于缺乏理财知识、防范意识薄弱,不少农民辛苦攒下的血汗钱,落入了别有用心者的陷阱,非法集 ...
平安离职“代理”办理财产品 骗街坊60万
利用自己曾在保险公司就职的经历取得被害人信任,离职后继续冒充保险代理人,以办理投资理财产品为由,十个月伪造8-10份合同,相继骗取三位街坊近60万元。记者昨日获悉,26岁的“杀熟男”胡某因合同诈骗罪被江汉区检 ...
点同学聚会照片 2000元存款没了
只想看一下同学聚会的照片,没想到被骗子盗刷2000元。近日,荣昌区居民吴先生点击同学聚会照片链接后手机中毒,自己银行卡上的2000余元被人转走。4月12日,家住荣昌区昌元街道的吴先生的手机上收到一条短信,短信称同 ...
第一页
<
13
14
15
16
17
>
最后一页
2025 © 《老干部之家》杂志社 鲁ICP备2023044249号
电脑版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