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
出境游摔伤,为何保险公司拒赔?
市民郑女士报名参加了山东旅游有限公司(简称山东旅游公司)组织的出境游,前往俄罗斯游玩,不料旅行途中发生意外,致左腿部骨折,仅17天的住院花费就高达5万多元。得知旅行社在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市分公司( ...
婚前财产买房 给配偶“加名”属赠与
近日,据媒体报道,广东梅州市丰顺县法院受理了一起离婚财产纠纷案件。夫妻一方在婚前用个人财产购置了房产,另一方未出资或出资极少,婚后在该房产证上加了配偶的名字。离婚时,房子怎么分?离婚分房女子:用前夫的 ...
这些坑要小心 !十大非法集资案件点评
非法集资类诈骗十分猖獗,借助互联网金融、区块链等包装,更容易忽悠老百姓特别是老年人。借助典型案例,让我们一起来识破这些骗局!近日,针对2017年全国立案侦办的各类非法集资案件,公安机关概括了十大类“投资” ...
大妈投资网贷踩雷 赔光丈夫伤残赔偿款
网贷曾让我收益40%+,最终却让我背上百万债务。我感觉罪孽深重,但没有放弃生的希望,我需要面对发生的一切,逐渐走出困境。——题记我是一名农村大妈,平日里,除了做做农活,便是在家唠嗑。多年前,我的丈夫因工受 ...
涉资600亿!又一庞氏骗局曝光了
自2015年2月起,犯罪嫌疑人周伯云又在互联网上开设“善林财富”、“善林宝”、“幸福钱庄”、“广群金融”等线上理财平台,对外大肆销售非法理财产品,涉案金额600余亿元。4月24日晚间,上海市公安局官方微博“警民直 ...
“工商银行短信”来自伪基站 几秒扣款1000多
4月11日,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法院一审认定徐文钢犯诈骗罪、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罪,数罪并罚,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2万元。2017年7月30日上午10点多,家住日照市区的韦女士收到一条短信 ...
西安警方: “民间互助理财”实则传销陷阱!
传销组织一直以来都被公安机关作为重点打击对象它用花样百出的手段进行伪装让许多人陷入其中无法自拔最近西安警方发布微博称传销又出现了新的骗局提醒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近日,西安网警执法在其官方微博上发布了一条 ...
男子借10万元 自称有精神病借条无效
一笔10万元的借款,裴某催讨了整整7年。面对裴某出示的由他亲笔签名的借条,毛某却掏出一沓精神病治疗病例“赖账”,“我出具借条的行为是一种无效行为。”精神病人借款合同是否有效?此前一审法院认为,精神病人出具 ...
立遗嘱“防儿媳”,房产全归儿子?
老人立遗嘱时选择“防儿媳”条款,房产就能全归儿子吗?近日,市民刘女士为此状告前夫及其父母,她认为,房产自己也有份,因此请求法院判决分割房产。据悉,刘女士的前夫小王在离婚前卖了名下一套老房,接着转给父母 ...
九旬老人无法取老伴30万遗款 银行:先办继承公证
据《新闻纵横》报道:老人去世后,家人去银行取存款,往往会遭遇困难。90多岁的王老先生就遇到了这样的事情。在妻子于女士去世后,名下的30万存款因王先生密码操作失误一直无法从银行取出,王先生与银行多次沟通无果 ...
密码没泄漏、卡也没被盗 为何近万元被盗刷?
3月25日凌晨2时许,曹女士的手机接连收到3条短信:信用卡里的9368元被人取走。然而,银行卡没有外借,密码也没有人知道。究竟是谁盗刷这笔款?曹女士居住在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3月25日凌晨2时许,她在酣睡中被 ...
点红包就可能“被贷款” 有人借9千还1.5万
2017年下半年以来,《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等陆续出台后,暴力催收、高利贷、信息乱用等乱象都被列入到了“负面清单”中。不过,现金贷行业目前仍有不少乱象。其中,一些社交平台上的诱导式消费,也成 ...
银行账户多了2万 差点把9.5万元搭进去
几个月前曾网购过一双鞋子,后商家来电说产品有问题要给予赔偿,最近,新洲区汪集街的肖女士为了330元的赔偿款,差点把自己的9.5万元搭了进去,幸亏银行工作人员及时发现,骗子才没能得手。22日下午2时许,肖女士接到 ...
理财被骗后入“维权群” 又被骗10万
李某与群主的对话界面。 三墩派出所 供图中新网杭州3月21日电 近期,杭州一女子李某因轻信理财平台被骗。受骗后,李某未立即报警,反而选择加入“被坑会员”微信群进行“维权”,不想却受“群友”诱导,又向“投资平 ...
花50万买房 1年后竟被逼搬家
杭州的岳先生说,他2016年的时候买了杭州正易国际的房子,入住都一年多了, 前两天突然有三个人上门,声称这房子是他们的,还要求他赶紧搬家。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房子是我们的,你赶紧搬走!岳先生是杭州城北正易 ...
网络拼车遇事故 保险公司:“违反条款”拒赔
通过APP拼个顺风车,这事相信许多人都试过,如果不巧拼车过程发生事故怎么办?杨先生在不久前就正好遇到,而且车辆投保的保险公司还拒绝进行理赔,最终他将保险公司告上了法庭。杨某为其所有的轿车向某保险公司投保了 ...
二手房租赁纠纷 法院发布防范风险提示
海淀法院提醒消费者在签订租赁合同前,一定要确认房源真实性和房东身份,对特别约定要量力而行近些年,因为二手房租赁引发的纠纷案件日益增多,北京海淀法院法官通过对类似案件的梳理总结,在“3·15”当天,向消费者发布了 ...
600多万买的保险老人提前退保
近日,家住南京的姚先生向现代快报反映,他2016年买了一份年金型保险,保费要连交10年。但当时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他,可以在第二年提出申请,免交之后9年的保费。然而,第二年他提出申请,保险公司根本就不同意。 ...
4万5借了22年现在该还多少钱?法院这么判
22年前,镇江市民边某借给朋友朱某6万元,但朱某还了1.5万后再没动静,边某只好将朱某告上法庭,追讨4.5万本金和利息。日前,镇江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裁定朱某除了要还4.5万元本金之外,还要再付23万多的利 ...
借两千被判还22000元 只因这样写借条
海南海口一男子说只跟朋友借了2000元,但朋友拿出的借条上写着22000元。咋办?打官司吧!然而判决结果让他泪如雨下……海口一个叫李扬的男子在2016年12月曾向洪斌租车,他俩有共同的朋友。当月24日,李扬驾驶从洪斌公 ...
第一页
<
4
5
6
7
8
>
最后一页
2025 © 《老干部之家》杂志社 鲁ICP备2023044249号
电脑版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