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评论:向“空巢”危机宣战 天天练2013 评论于 2014-11-06 11:50 进入老令社会的一个难题。 桃园愤青 评论于 2014-11-06 10:37 我觉得居家养是老比较符合中国的道德伦理。现在实行公寓养老,花几个钱把老人送进去,这是一种的办法。但是,这其中的具体情况也是等等不一的。有的子女就是为了推卸责任,送去图省事,自己可以照常玩麻将,这就不对了,有失孝道。有的子女的确没有时间,只能把老人送进敬老院。我觉得如果条件许可,还是子女有时间,还是侍奉床前的好,像南京对这样的子女实行补贴,就是好的办法。居家养老还可以减轻社会和政府的压力。 我还能动,我不需要儿子老在我跟前,有时候他们还需要我帮忙,我种点菜可供给他们吃,他们开会还需要我去帮助儿子照看孩子和家。我不承认我是空巢老人。 如果有一天,我和老伴不能动了,如果儿子有时间,我就居家养老,我有积蓄,可以付点钱给他们。如果儿子没有时间,我就去老年公寓。 无论如何,不论采取那种形式,父爱母爱不能够丢失,儿孝女孝不能丢失,中国的孝道文化需要代代传承。(修改稿重发一遍,原来删去。) z.h.quan 评论于 2014-11-06 08:03 这个问题较多,除自力更生外,需多方努力。 bo.muzhou@163.c 评论于 2014-11-06 05:20 长年空空守家园,谁来送水问声好????? 玛丽 评论于 2014-11-05 23:17 我认为政府要有所作为,我们这些只生一个孩子的父母们,年龄都在50、60多岁,眼看着就需要有人照顾了,谁来照顾我们呢?儿女远在天边,而且有四个老人需要照顾,根本不可能指望孩子。 我们当年听国家的话,只生一个好。现在政府是不是也要听听我们的话呢?我们的老年谁来照顾?! 蒲先和 评论于 2014-11-05 21:12 社区,农村建立组织,负责儿女不在身边,半自理以及完全不能自理老人的照顾问题。可以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这是不太难做的。 子豪启荣 评论于 2014-11-05 20:31 怎么“宣战”?现在弄得人人都疲于奔命,孩子也有苦衷! zhaoping 评论于 2014-11-05 18:44 我的三个孩子都在外地工作,我们老两口算是空巢老人,所以我们特别关注养老问题。老年人在自理能力差了以后,特别重要的问题一个是吃饭问题,一个是有病问题。我觉得政府应该建立相应的机构来解决这些问题。比如:在社区内建立老年人食堂、建立社区诊所、老年人活动室、特别是专门为老年人服务的机构,定期走访,解决老年人的实际问题。 桃园愤青 评论于 2014-11-05 18:13 纪慎言: 首先我不同意“空巢老人”的提法,有老人在家怎么叫“空巢”呢?准确的叫法应该是“守巢老人”。我们老家把自己在家呆着的老人叫“守老窑”或“把老窑”。然后, ...同意。“空巢老人”一词不符合语法,也以实际不相符。没有了鸟,才叫空巢。空巢老人——不知道是起于何时,是哪个学者发明的。 wmchang 评论于 2014-11-05 15:58 空巢的老人,应多与子女家人经常沟通交流,预防意外发生,子女更应发扬孝道之心,根据老人的实情,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级应急对策。
桃园愤青 评论于 2014-11-06 10:37 我觉得居家养是老比较符合中国的道德伦理。现在实行公寓养老,花几个钱把老人送进去,这是一种的办法。但是,这其中的具体情况也是等等不一的。有的子女就是为了推卸责任,送去图省事,自己可以照常玩麻将,这就不对了,有失孝道。有的子女的确没有时间,只能把老人送进敬老院。我觉得如果条件许可,还是子女有时间,还是侍奉床前的好,像南京对这样的子女实行补贴,就是好的办法。居家养老还可以减轻社会和政府的压力。 我还能动,我不需要儿子老在我跟前,有时候他们还需要我帮忙,我种点菜可供给他们吃,他们开会还需要我去帮助儿子照看孩子和家。我不承认我是空巢老人。 如果有一天,我和老伴不能动了,如果儿子有时间,我就居家养老,我有积蓄,可以付点钱给他们。如果儿子没有时间,我就去老年公寓。 无论如何,不论采取那种形式,父爱母爱不能够丢失,儿孝女孝不能丢失,中国的孝道文化需要代代传承。(修改稿重发一遍,原来删去。)
玛丽 评论于 2014-11-05 23:17 我认为政府要有所作为,我们这些只生一个孩子的父母们,年龄都在50、60多岁,眼看着就需要有人照顾了,谁来照顾我们呢?儿女远在天边,而且有四个老人需要照顾,根本不可能指望孩子。 我们当年听国家的话,只生一个好。现在政府是不是也要听听我们的话呢?我们的老年谁来照顾?!
zhaoping 评论于 2014-11-05 18:44 我的三个孩子都在外地工作,我们老两口算是空巢老人,所以我们特别关注养老问题。老年人在自理能力差了以后,特别重要的问题一个是吃饭问题,一个是有病问题。我觉得政府应该建立相应的机构来解决这些问题。比如:在社区内建立老年人食堂、建立社区诊所、老年人活动室、特别是专门为老年人服务的机构,定期走访,解决老年人的实际问题。
桃园愤青 评论于 2014-11-05 18:13 纪慎言: 首先我不同意“空巢老人”的提法,有老人在家怎么叫“空巢”呢?准确的叫法应该是“守巢老人”。我们老家把自己在家呆着的老人叫“守老窑”或“把老窑”。然后, ...同意。“空巢老人”一词不符合语法,也以实际不相符。没有了鸟,才叫空巢。空巢老人——不知道是起于何时,是哪个学者发明的。
我还能动,我不需要儿子老在我跟前,有时候他们还需要我帮忙,我种点菜可供给他们吃,他们开会还需要我去帮助儿子照看孩子和家。我不承认我是空巢老人。
如果有一天,我和老伴不能动了,如果儿子有时间,我就居家养老,我有积蓄,可以付点钱给他们。如果儿子没有时间,我就去老年公寓。
无论如何,不论采取那种形式,父爱母爱不能够丢失,儿孝女孝不能丢失,中国的孝道文化需要代代传承。(修改稿重发一遍,原来删去。)
我们当年听国家的话,只生一个好。现在政府是不是也要听听我们的话呢?我们的老年谁来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