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部之家
  1. 首页
  2. 专题
  3. 本期话题
  4. 所有评论:如何看待大病“自虐式”求助?

所有评论:如何看待大病“自虐式”求助?

sddkj3101
sddkj3101 评论于
是真是假谁来鉴定?
lysheying
lysheying 评论于
以善良之心而待之。
对于这些求助,相信大部分都是真的。这是因为在他们被社会所关注到后也有媒体在跟进,曝光在镜头之下的,相信骗子也是不能欺骗大众的。
进而反思,我国的医疗保障和社会救助还有较长的路要走,人口基数大,情况复杂。衷心地希望国家在推进全民医保和社保上多增加投入,多出台利民措施,使国人不在经受因病返贫的道路
桃园愤青
桃园愤青 评论于
遇事须自强,自虐不可取  
   我不赞成这种“自虐式”的求助方式。人生一世,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所遇到的事或许会比家里有白血病人更难。遇到了类似的是,要以积极的方式向社会和政府求助。如果支持“自虐式”求助或者效法这种方式,就会扰乱和抹黑社会。
   例子中说的都是亲人得白血病。我说,家里的亲人要首先考虑在自己的亲人范围内,寻找配型治病的骨髓。然后,以积极的方式向社会和政府求助。
   例子中的女生作为尚可容忍,用这种方式来做买卖,不算是自虐。说是卖身,也是无可非议的。过去就有卖身葬父亲的戏剧,那是旧社会,今天,能够出资帮助治病的,肯定的大款,会不会遇到这样的大款?遇到这样好心的大款,会不会娶她呢?这都是云里雾中的事。那个爹就有点过了,类同武训,他有做秀(宣传)之嫌。况且,如今,看了招牌也不会有人去打他吧,他背那么个招牌反而会有诈骗之嫌。大概不会有几个人给他钱吧!因为,乞讨诈骗,人们见得多了,媒体也有过提醒警示的报道。
   我觉得这样“自虐式”的求助的场面 ,不应该出现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任何地方。假如上级要来检查了,外国要来参观了,我想当地政府肯定是不会允许这种场面出现的。
   出现这种场面,地方 ...
桃园愤青
桃园愤青 评论于
遇事须自强,自虐不可取  
   
   出现这种场面,地方政府要干预,要落实真假,假的给以制裁,真的给以救助。
   现在,还不是共产主义社会,即便是到了共产主义社会,生老病死,灾祸凶险,也是在所难免的。有了事就跑上街头做出这非常之举,有失尊严,于事无补。还是自强自立,通过正常渠道解决问题为好。   
   天若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有心处事,无力回天。有时候我们还真是没有办法。还是,自己坚强些吧。【修改稿重发,删去原来的方言,基本观点不变,只是词句上的润色罢了。】
马英牛
马英牛 评论于
政府的行政不作为.导致老百姓的无奈的求生办法
仙公山人
仙公山人 评论于
“自虐式”求助之所以存在,有的确属无奈,也确有求助获益者。因此,在目前政府帮扶救助能力、救助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一方面,从公民的角度,对确属无奈的“自虐式”求助者,要同情,要宽容,要帮其寻求帮助。另一方面,我们的政府有关部门,要积极作为,对现有的大病救助、临时救助、慈善救助等政府的、社会的各种帮扶救助办法、措施,进行广泛宣传,让更多的人明白,发生了重大疾病应该去哪里寻求救助、怎样得到救助,从而采取有效的求助办法。同时,要采取措施,及时发现、掌握患重大疾病者的情况,及时实施救助,使有限的救助资源用到最需要救助的人身上,尽力防止和减少“自虐式”求助的发生。
吕京蝈1949
吕京蝈1949 评论于
“自虐式”的求助方式不可取,他们是在没办法的情况下,为引起社会的关注。遇到这种情况,各级“红会”、福利机构及民政部门应该出面,调查核实,只要不是骗局,就应该救助。
.
张继利
张继利 评论于
“自虐式”的求助方式虽然是无奈之举,但不可取,这样会有损社会形象,正确渠道是求助于社会——当地人民政府,他们不会见死不救吧?
情义2011
情义2011 评论于
自虐式求助是一种无奈之举,需要拿出勇气。试想,如果自己有能力解决困难,又何必受如此难为呢?希望有关当地民政部门和政府组织对民生多多关注为盼!
雾海帆影
雾海帆影 评论于
要同情,要宽容,但不能提倡。现在医保有许多项目不能报销,对于大病救助还嫌不够。
<12345>
发表评论

2025 © 《老干部之家》杂志社   鲁ICP备2023044249号

电脑版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