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评论:“反转新闻”,您怎么看? 古帆 评论于 2015-11-04 20:41 社会进步着,言论自由着,泡沫膨胀着,人心浮躁着,这是眼下生活万花筒的有趣与无奈。如果你不是亲历者,也不负有调查真相的责任,最好是静观,不必人云亦云,围观,以自己的反复思考求证真相。 喜乐长寿族 评论于 2015-11-04 18:28 同意桃园愤青老师的看法。网民及时评论新闻是一种进步的好现象,但是,并不是很了解实事的真相,随着事情的深入调查,难免出现,报道不实,误导了网民的思维的现象。今后跟帖要分析一下新闻的真实性,尽量不去受不实报道的忽悠。再者就是要对有意发布虚假新闻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必要的制裁。 xinshan1945 评论于 2015-11-04 16:59 现在媒体对这些少见得付面新闻报道太多。不得不再说几句;有一天上午,在农贸市场,我扶着自行车和好久不见面的老战友在人行道一侧无人的辟静处谈家常,谁知有两位年轻人合骑一辆两轮电动车还带着一付钓鱼竿,便行便打闹,不知何故,两轮电动车突然拐向直冲我而来,由于在我身后,我并无发觉,老战友赶紧拉我,但电动车还是从我的小腿部擦过,好在车速已慢下来,由于我扶着自行车,幸无摔倒。前轮两边的突出的车竿螺丝蹭去了我小腿外侧大约15x20一层皮,还有部份渗血,两位年轻人红着脸直向我道歉。当时,围了不少人,还有人要我上医院检查或拍片,但我自己最清楚,腿部表面虽火烧一样疼痛,但活动自如,走动正常,并无大碍。面对这种情况,我虽然很生气,但也知说多了已于事无补,况且上医院对他对己即不方便。又浪费时间与精力。加之人家真诚道歉,因此我说:“小伙子,以后骑车可要小心点!不要紧!走吧!。顿时,现场紧张的气氛缓合了,我并没感到吃亏,因为;我受到了在场人们的赞扬。 xinshan1945 评论于 2015-11-04 16:49 对于有些不实新闻,大多来自网络,官方广播电视报刊也时有发生,对此,我们应理性思考和冷静分析。如安徽淮南师范学院女生扶老人事件中,一开始女大学生发微博称自己早晨扶了一个摔倒的老太太,看到情况严重就给其拨打了“120”,结果老太太家属赖上她,要她全权负责。结果95%的网民一边倒,使老太太及其家人陷入极其尴尬的境地,我在新浪微博 9月24日15:32发表过评论;如下 《扶老人事件认定为交通事故 女大学生主责》 通信兵1964:即不要把老年人看的都那么好,更不要把老年人都看成那么坏,坏人是极少数。最先发表帖子的还配发了一张照片,(后这张照片不见了)从图片上看;女子是逆向行驶,而且是超越了老人一段距离,按常理,一般情况下,是后边的人或左右两边的人看到才去救助的,骑车过去后对后边所发生的事一般很少关注,再加上老人摔倒后女子超出常规的所为,我认为一味责备老人的网友是对老人也有不公之处,如果闯的是一位小学生,这件事就不会产生这么大的轰动吧! 9月24日15:32举报 赞11 回复8 蓬莱gyl 评论于 2015-11-04 16:37 我同意孙介法老师的意见! 10.1 评论于 2015-11-04 16:23 网评,依据的是新闻报道。报道翻篇、事实转换,评论必然反转。应该要求的是报道要真实、客观、公正。理不辨不明,反转并不是洪水猛兽。 仙公山人 评论于 2015-11-04 15:31 分析“反转新闻”现象形成的原因,或是“新闻”提供的事实是假的,或是材料反映不了事实的真相而造成的。所以,在“反转新闻”现象中,受谴责的应该是假新闻的提供者,而不是评论者。网友说“打脸”,我认为打的是假新闻提供者的脸,而不应该是评论者的脸。 一般地说,评论者是根据媒体提供的新闻事件作出自己的判断,至于新闻事件的真伪评论者无从知晓。随着事件的进一步挖掘,评论者修正自己的判断,这正说明评论者的清醒,不能怪罪评论者。当然,一些恶意追风者另当别论。 “反转新闻”现象也提示我们,要加强监督,严厉打击假新闻的提供者、制造者! 张继利 评论于 2015-11-04 15:29 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不能随意表态! 文藻 评论于 2015-11-04 15:08 “面对一则刚发生的新闻,我们的态度应该是什么样的?” ————四种态怎么表呢? 孙介法 评论于 2015-11-04 14:55 以事实为准则,尊重事实。
古帆 评论于 2015-11-04 20:41 社会进步着,言论自由着,泡沫膨胀着,人心浮躁着,这是眼下生活万花筒的有趣与无奈。如果你不是亲历者,也不负有调查真相的责任,最好是静观,不必人云亦云,围观,以自己的反复思考求证真相。
喜乐长寿族 评论于 2015-11-04 18:28 同意桃园愤青老师的看法。网民及时评论新闻是一种进步的好现象,但是,并不是很了解实事的真相,随着事情的深入调查,难免出现,报道不实,误导了网民的思维的现象。今后跟帖要分析一下新闻的真实性,尽量不去受不实报道的忽悠。再者就是要对有意发布虚假新闻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必要的制裁。
xinshan1945 评论于 2015-11-04 16:59 现在媒体对这些少见得付面新闻报道太多。不得不再说几句;有一天上午,在农贸市场,我扶着自行车和好久不见面的老战友在人行道一侧无人的辟静处谈家常,谁知有两位年轻人合骑一辆两轮电动车还带着一付钓鱼竿,便行便打闹,不知何故,两轮电动车突然拐向直冲我而来,由于在我身后,我并无发觉,老战友赶紧拉我,但电动车还是从我的小腿部擦过,好在车速已慢下来,由于我扶着自行车,幸无摔倒。前轮两边的突出的车竿螺丝蹭去了我小腿外侧大约15x20一层皮,还有部份渗血,两位年轻人红着脸直向我道歉。当时,围了不少人,还有人要我上医院检查或拍片,但我自己最清楚,腿部表面虽火烧一样疼痛,但活动自如,走动正常,并无大碍。面对这种情况,我虽然很生气,但也知说多了已于事无补,况且上医院对他对己即不方便。又浪费时间与精力。加之人家真诚道歉,因此我说:“小伙子,以后骑车可要小心点!不要紧!走吧!。顿时,现场紧张的气氛缓合了,我并没感到吃亏,因为;我受到了在场人们的赞扬。
xinshan1945 评论于 2015-11-04 16:49 对于有些不实新闻,大多来自网络,官方广播电视报刊也时有发生,对此,我们应理性思考和冷静分析。如安徽淮南师范学院女生扶老人事件中,一开始女大学生发微博称自己早晨扶了一个摔倒的老太太,看到情况严重就给其拨打了“120”,结果老太太家属赖上她,要她全权负责。结果95%的网民一边倒,使老太太及其家人陷入极其尴尬的境地,我在新浪微博 9月24日15:32发表过评论;如下 《扶老人事件认定为交通事故 女大学生主责》 通信兵1964:即不要把老年人看的都那么好,更不要把老年人都看成那么坏,坏人是极少数。最先发表帖子的还配发了一张照片,(后这张照片不见了)从图片上看;女子是逆向行驶,而且是超越了老人一段距离,按常理,一般情况下,是后边的人或左右两边的人看到才去救助的,骑车过去后对后边所发生的事一般很少关注,再加上老人摔倒后女子超出常规的所为,我认为一味责备老人的网友是对老人也有不公之处,如果闯的是一位小学生,这件事就不会产生这么大的轰动吧! 9月24日15:32举报 赞11 回复8
仙公山人 评论于 2015-11-04 15:31 分析“反转新闻”现象形成的原因,或是“新闻”提供的事实是假的,或是材料反映不了事实的真相而造成的。所以,在“反转新闻”现象中,受谴责的应该是假新闻的提供者,而不是评论者。网友说“打脸”,我认为打的是假新闻提供者的脸,而不应该是评论者的脸。 一般地说,评论者是根据媒体提供的新闻事件作出自己的判断,至于新闻事件的真伪评论者无从知晓。随着事件的进一步挖掘,评论者修正自己的判断,这正说明评论者的清醒,不能怪罪评论者。当然,一些恶意追风者另当别论。 “反转新闻”现象也提示我们,要加强监督,严厉打击假新闻的提供者、制造者!
《扶老人事件认定为交通事故 女大学生主责》
通信兵1964:即不要把老年人看的都那么好,更不要把老年人都看成那么坏,坏人是极少数。最先发表帖子的还配发了一张照片,(后这张照片不见了)从图片上看;女子是逆向行驶,而且是超越了老人一段距离,按常理,一般情况下,是后边的人或左右两边的人看到才去救助的,骑车过去后对后边所发生的事一般很少关注,再加上老人摔倒后女子超出常规的所为,我认为一味责备老人的网友是对老人也有不公之处,如果闯的是一位小学生,这件事就不会产生这么大的轰动吧!
9月24日15:32举报 赞11 回复8
一般地说,评论者是根据媒体提供的新闻事件作出自己的判断,至于新闻事件的真伪评论者无从知晓。随着事件的进一步挖掘,评论者修正自己的判断,这正说明评论者的清醒,不能怪罪评论者。当然,一些恶意追风者另当别论。
“反转新闻”现象也提示我们,要加强监督,严厉打击假新闻的提供者、制造者!
————四种态怎么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