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部之家
  1. 首页
  2. 专题
  3. 本期话题
  4. 所有评论:餐桌上的“酒文化”,礼仪还是陋习?

所有评论:餐桌上的“酒文化”,礼仪还是陋习?

fwj060
fwj060 评论于
有些明明不识字,却能大碗喝,这叫酒“文化”?
yeynsn
yeynsn 评论于
酒是好东西,但是不能超量!
asg234
asg234 评论于
待客中宴席上不可无酒,酒文化是有的,而且内涵很多很多,劝酒的方法很多,喝酒的意思更多,做事、交友、聚会等等都需要酒文化。至于席间的陋习也是有的,人陋酒亦陋,陋习不属于酒文化的范筹,如个人有意过量饮酒、逞酒英雄、耍酒疯骂人打人;他人恶意劝酒,看别人的笑话等等均属陋习。只要不在酒场上逞英雄好汉,守住自己的酒量底线,并友善对人,适可而止,就不会醉酒出丑,更不会闹出事故。
子豪启荣
子豪启荣 评论于
酒品确实能够反应某些人品!
笠翁立仁
笠翁立仁 评论于
酒渗透于整个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之中,酒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也成为中国人集体无意识中的一个重要部分。酒,不纯粹是饮酒,它包含太多的元素,是一种必不可少礼节、交际、应酬。春节,走访亲朋好友,少不了要以酒为伍,以示亲热与贺岁,在人们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节日的餐桌上不能没有酒,酒实在是妙不可言,几杯酒下肚后,就会觉得飘飘然,醺醺然。一向沉默寡言的人,也会谈笑风生,酒可以解除一切不必要的拘束,打开坦白的心胸,赤裸裸的显示出那热诚。酒的性格就是直来直去,不拐弯抹角,不虚头巴脑,味道很辣,还很有劲,没有思想准备,真的像是撂你一个跟头似的噎得你说不出话来,酒性很烈,而且很有穿透力,一入口中,一股热流从头到脚,舒筋活血,疲乏顿消。然后眼热耳红,头脑发胀,腾云驾雾,浑身通泰。一到微醺状态见好就收,此刻,一年的烦恼、苦闷、不愉快、不如意、通通置之度外。夕阳西去,万家灯火,醉眼朦胧,怡然自得,然后倒头一觉,养精蓄锐,在新的一年里,再为生活和事业奔走,什么也比不上节日这酒带来的欣快和愉悦。
应该倡导一种康健文明先进的酒文化,摒弃那些明显落后的观念。已所不欲勿施于人,酒应随意,不要把喝酒当成一种任务,一种 ...
古帆
古帆 评论于
饮酒,在哪里都“文化”,节日饮酒是以聚众饮酒助兴,不可厚非。但既然是“聚众”,就有“负面”作用,过量劝饮会造成身体伤害,由此也会引起不必要的纠纷。这就是“陋”了,陋与文明相对,年年过节年年提醒,目的就是为“和谐”二字。
wmchang
wmchang 评论于
过量饮酒或过分劝酒,不仅影响身体健康,也会造成酒场失态,甚至酿成悲剧。酗酒强劝,不是优秀酒文化的范畴,是陋习。以酒量论英雄,不可取。酒宴上,根据自己的酒量,身体状况,适可而止,不能过量,损害自己或他人的身体。在酒场上过量的劝酒,令人讨厌,耍酒疯式的横喝狂饮,令酒场参与者厌烦,看客们摇头。
红色手背
红色手背 评论于
作为家属而言,是相当反感这种情况的。少量助兴可以,但这种场合下似乎又很难控制,喝多了实在对健康无益。
喜乐长寿族
喜乐长寿族 评论于
无酒不成席,亲朋好友聚一聚,都是说我们去喝几杯。近年来,过度劝酒,酗酒闹事的不多见了。酒文化更健康的发展。
文藻
文藻 评论于
酒从量饮
12>
发表评论

2025 © 《老干部之家》杂志社   鲁ICP备2023044249号

电脑版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