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评论:我们能与疾病和平共处吗? 桃园愤青 评论于 2020-04-29 15:40 有病符合规律。想想也是,我这一部老机器,运转70 多年了,有些部件多年磨损,出现小毛病,这是很正常的。旧机器坏了,修理修理能还能正常使用就是好机器。老年人也是一样,有病了,治一治,能够正常生活,就是健康老人。 微信里,有些个镜头,看了很是叫人激动。没有了双腿的人,安上假肢健步如飞。没有双臂的女子,以脚代手,生活自理,参加劳动,无所不能。和起他(她)们,我自愧不如!最起码我四肢健全,我这点小病算什么。 好话一句三冬暖。王院长对健康老人的定义描叙得太好了。这句话使人振奋,给人力量。这话使我增添了生活的勇气。我要面对现实,与病同行,带病生存。在战略上轻视疾病,在战术上重视疾病,继续当好“健康”老人。 桃园愤青 评论于 2020-04-29 15:38 我是“健康”老人 时下,微信里谈论健康的帖子很多,说得也都很有道理。比如,“什么都不是自己的,只有健康才是自己的”,再比如,“没有健康,家有万贯也等于零”。看到这样的话,我往往很是灰心丧气。因为,我不健康,体检报告显示我有多种疾病:糖尿病、心脏病、高血脂症、甲减。日常生活里,天天吃药,就是出门也带着急救药,防止发生意外。 有一天,我在《老干部之家》微信群里,看到转发北京医院王建业副院长的很有震撼力的五句话,其中的一句话就深深震撼了我。王院长说:“通过治疗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这就是健康老人。”看了这话,我好像打足了鸡血,顿时精神起来;也好像中了大彩,立马乐不可支。所得太对了。虽然我天天得吃药,但是我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我不仅生活能够自理,还能使劲地“得瑟”,能够管理小菜园,吃菜基本自给自足;能够经常参加同学同事聚会,叙旧话友谊;能够走出门去看看旅游景点,自找乐趣。我还能干有些健康人不一定干得了的事,我经常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几乎月月都有小惊喜。看看,我不就是健康老人吗?推而广之,通过治疗能干自己喜欢的事,从中获取快乐,都是健康老人。 有句话说得很好,人到老年,没有病是例外,有病符 ... 笠翁立仁 评论于 2020-04-29 15:35 怎样才能乐观、向上的带病生存呢?我认为,老年人带病是可以生存的。我今年已80岁,糖尿病20多年,心脏按三个支架,三高十几年,精神很好,身体还可以,还整天上网、看书、看报。我的体会是:首先,正确认识人人都会有病,都会带病生存。肉体病是病,精神病也是病。感冒是病,癌症是病,那么抑郁是病,精神分裂也是病。轻症轻疗,重症重治。不要陷入狭隘与偏见的黑洞,不愿意求救;其次,正确认识精神健康跟肉体健康是相辅相成的。精神受伤,不及时修复,会很快的反映到身体上,反之,身体不舒适,也会影响情绪,久而久之也会导致心理、精神不健康; 最后,正确认识做人最重要的就是坚持。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有一段黑色的时光,或虽然已经事过境迁,咀嚼起来仍苦不堪言。但要相信,“时间会治愈从前”;另外,不论身处何种境遇,好好吃饭,规律作息,多运动,有强健的体魄才能对抗一切病毒侵袭。 xinshan1945 评论于 2020-04-29 15:22 老年患病的几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你身体再好,也跳不出这一自然规律,我们所追求的是延缓疾病的到来,减缓疾病的威害,明白了这一自然道理,可以使我们在注重生理健康的同时,也要注重心理健康,积极乐观的与病共存。 侯从礼 评论于 2020-04-29 14:38 心态平和,别拿病当回事。 吕京蝈1949 评论于 2020-04-29 12:18 病养人,也害人,关键在自心。只要有个好心情,一定能和疾病和平共处。 江洲游子 评论于 2020-04-29 11:04 我今年76周岁,这位读者身上的病我都有,糖尿病20年、甲状腺双侧结节、肝囊肿、肾囊肿,心梗5年,癌症手术12年。我与疾病相处的体会是:不要老是想着自己是病人,该干什么干什么、能干什么干什么;必须有自己的爱好,也就是喜欢什么就去做什么,没有爱好就去学习培养;每天必须有事做,没事也得找点事做,不能闲下来,否则就会胡思乱想;我曾在家网论坛《感悟人生》栏目发过文章《抗癌在路上》,说的比较详细。 纪慎言 评论于 2020-04-29 10:27 只要不想死,就得劝自己;人生不容易,病也是福气。只要有药吃,永远不言弃。一天两半晌,活着就胜利! 黄土地 评论于 2020-04-29 10:26 老年人应该学会科学地“带病生存” 文/黄璜 读了这位阿姨的来信,心情异常感慨。为此,我特地咨询在医院工作的亲戚,他给出三点建议:一是保持良好的心态,因为当今“带病生存”可谓是多数老同志生存的“专利,尤其是针对一些慢性病,我们千万不要急躁,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按时吃药,按时调理自己的身体,同时应该适度地锻炼身体;二是,注重有序的生活,生活讲规律,更讲科学,诸如,吃点清淡的食物,按时睡眠等;三是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这一点很重要,也是战胜病魔、克敌制胜的法宝。” 我有一个亲戚,她在28岁时就患喷门癌,如今40年过去了,她依然健康地活着,40年来,她特坚强,虽然在农村,生活条件有不好,可她保持着积极向上的生活热情,依然从事农田的劳作,不过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她能坚持清淡饮食,按时睡眠,每天乐呵呵地生活。从她的经历,我感知,癌症并不可怕,关键在自己。 最后,也祝愿这位阿姨生活健康快乐! 蓝色的海洋 评论于 2020-04-29 10:11 其实,病痛是随时都能与我们相遇并有可能转为慢性而永远与我们共处的。由其是人到了老年时期,多数人是数病缠身的,因此,这没有什么可怕的,只要通过学习了解知道病情的情况,改注意的注意,改吃药的吃药,改治疗的治疗,改锻炼的锻练,是能够与你和平相处的。但你应明白,人是早晚要衰老直到死亡的,老年病去根很难,能维持现状就很好,多数是越来越厉害,这是自然规律不可抗拒的。
桃园愤青 评论于 2020-04-29 15:40 有病符合规律。想想也是,我这一部老机器,运转70 多年了,有些部件多年磨损,出现小毛病,这是很正常的。旧机器坏了,修理修理能还能正常使用就是好机器。老年人也是一样,有病了,治一治,能够正常生活,就是健康老人。 微信里,有些个镜头,看了很是叫人激动。没有了双腿的人,安上假肢健步如飞。没有双臂的女子,以脚代手,生活自理,参加劳动,无所不能。和起他(她)们,我自愧不如!最起码我四肢健全,我这点小病算什么。 好话一句三冬暖。王院长对健康老人的定义描叙得太好了。这句话使人振奋,给人力量。这话使我增添了生活的勇气。我要面对现实,与病同行,带病生存。在战略上轻视疾病,在战术上重视疾病,继续当好“健康”老人。
桃园愤青 评论于 2020-04-29 15:38 我是“健康”老人 时下,微信里谈论健康的帖子很多,说得也都很有道理。比如,“什么都不是自己的,只有健康才是自己的”,再比如,“没有健康,家有万贯也等于零”。看到这样的话,我往往很是灰心丧气。因为,我不健康,体检报告显示我有多种疾病:糖尿病、心脏病、高血脂症、甲减。日常生活里,天天吃药,就是出门也带着急救药,防止发生意外。 有一天,我在《老干部之家》微信群里,看到转发北京医院王建业副院长的很有震撼力的五句话,其中的一句话就深深震撼了我。王院长说:“通过治疗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这就是健康老人。”看了这话,我好像打足了鸡血,顿时精神起来;也好像中了大彩,立马乐不可支。所得太对了。虽然我天天得吃药,但是我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我不仅生活能够自理,还能使劲地“得瑟”,能够管理小菜园,吃菜基本自给自足;能够经常参加同学同事聚会,叙旧话友谊;能够走出门去看看旅游景点,自找乐趣。我还能干有些健康人不一定干得了的事,我经常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几乎月月都有小惊喜。看看,我不就是健康老人吗?推而广之,通过治疗能干自己喜欢的事,从中获取快乐,都是健康老人。 有句话说得很好,人到老年,没有病是例外,有病符 ...
笠翁立仁 评论于 2020-04-29 15:35 怎样才能乐观、向上的带病生存呢?我认为,老年人带病是可以生存的。我今年已80岁,糖尿病20多年,心脏按三个支架,三高十几年,精神很好,身体还可以,还整天上网、看书、看报。我的体会是:首先,正确认识人人都会有病,都会带病生存。肉体病是病,精神病也是病。感冒是病,癌症是病,那么抑郁是病,精神分裂也是病。轻症轻疗,重症重治。不要陷入狭隘与偏见的黑洞,不愿意求救;其次,正确认识精神健康跟肉体健康是相辅相成的。精神受伤,不及时修复,会很快的反映到身体上,反之,身体不舒适,也会影响情绪,久而久之也会导致心理、精神不健康; 最后,正确认识做人最重要的就是坚持。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有一段黑色的时光,或虽然已经事过境迁,咀嚼起来仍苦不堪言。但要相信,“时间会治愈从前”;另外,不论身处何种境遇,好好吃饭,规律作息,多运动,有强健的体魄才能对抗一切病毒侵袭。
xinshan1945 评论于 2020-04-29 15:22 老年患病的几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你身体再好,也跳不出这一自然规律,我们所追求的是延缓疾病的到来,减缓疾病的威害,明白了这一自然道理,可以使我们在注重生理健康的同时,也要注重心理健康,积极乐观的与病共存。
江洲游子 评论于 2020-04-29 11:04 我今年76周岁,这位读者身上的病我都有,糖尿病20年、甲状腺双侧结节、肝囊肿、肾囊肿,心梗5年,癌症手术12年。我与疾病相处的体会是:不要老是想着自己是病人,该干什么干什么、能干什么干什么;必须有自己的爱好,也就是喜欢什么就去做什么,没有爱好就去学习培养;每天必须有事做,没事也得找点事做,不能闲下来,否则就会胡思乱想;我曾在家网论坛《感悟人生》栏目发过文章《抗癌在路上》,说的比较详细。
黄土地 评论于 2020-04-29 10:26 老年人应该学会科学地“带病生存” 文/黄璜 读了这位阿姨的来信,心情异常感慨。为此,我特地咨询在医院工作的亲戚,他给出三点建议:一是保持良好的心态,因为当今“带病生存”可谓是多数老同志生存的“专利,尤其是针对一些慢性病,我们千万不要急躁,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按时吃药,按时调理自己的身体,同时应该适度地锻炼身体;二是,注重有序的生活,生活讲规律,更讲科学,诸如,吃点清淡的食物,按时睡眠等;三是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这一点很重要,也是战胜病魔、克敌制胜的法宝。” 我有一个亲戚,她在28岁时就患喷门癌,如今40年过去了,她依然健康地活着,40年来,她特坚强,虽然在农村,生活条件有不好,可她保持着积极向上的生活热情,依然从事农田的劳作,不过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她能坚持清淡饮食,按时睡眠,每天乐呵呵地生活。从她的经历,我感知,癌症并不可怕,关键在自己。 最后,也祝愿这位阿姨生活健康快乐!
蓝色的海洋 评论于 2020-04-29 10:11 其实,病痛是随时都能与我们相遇并有可能转为慢性而永远与我们共处的。由其是人到了老年时期,多数人是数病缠身的,因此,这没有什么可怕的,只要通过学习了解知道病情的情况,改注意的注意,改吃药的吃药,改治疗的治疗,改锻炼的锻练,是能够与你和平相处的。但你应明白,人是早晚要衰老直到死亡的,老年病去根很难,能维持现状就很好,多数是越来越厉害,这是自然规律不可抗拒的。
微信里,有些个镜头,看了很是叫人激动。没有了双腿的人,安上假肢健步如飞。没有双臂的女子,以脚代手,生活自理,参加劳动,无所不能。和起他(她)们,我自愧不如!最起码我四肢健全,我这点小病算什么。
好话一句三冬暖。王院长对健康老人的定义描叙得太好了。这句话使人振奋,给人力量。这话使我增添了生活的勇气。我要面对现实,与病同行,带病生存。在战略上轻视疾病,在战术上重视疾病,继续当好“健康”老人。
时下,微信里谈论健康的帖子很多,说得也都很有道理。比如,“什么都不是自己的,只有健康才是自己的”,再比如,“没有健康,家有万贯也等于零”。看到这样的话,我往往很是灰心丧气。因为,我不健康,体检报告显示我有多种疾病:糖尿病、心脏病、高血脂症、甲减。日常生活里,天天吃药,就是出门也带着急救药,防止发生意外。
有一天,我在《老干部之家》微信群里,看到转发北京医院王建业副院长的很有震撼力的五句话,其中的一句话就深深震撼了我。王院长说:“通过治疗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这就是健康老人。”看了这话,我好像打足了鸡血,顿时精神起来;也好像中了大彩,立马乐不可支。所得太对了。虽然我天天得吃药,但是我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我不仅生活能够自理,还能使劲地“得瑟”,能够管理小菜园,吃菜基本自给自足;能够经常参加同学同事聚会,叙旧话友谊;能够走出门去看看旅游景点,自找乐趣。我还能干有些健康人不一定干得了的事,我经常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几乎月月都有小惊喜。看看,我不就是健康老人吗?推而广之,通过治疗能干自己喜欢的事,从中获取快乐,都是健康老人。
有句话说得很好,人到老年,没有病是例外,有病符 ...
文/黄璜
读了这位阿姨的来信,心情异常感慨。为此,我特地咨询在医院工作的亲戚,他给出三点建议:一是保持良好的心态,因为当今“带病生存”可谓是多数老同志生存的“专利,尤其是针对一些慢性病,我们千万不要急躁,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按时吃药,按时调理自己的身体,同时应该适度地锻炼身体;二是,注重有序的生活,生活讲规律,更讲科学,诸如,吃点清淡的食物,按时睡眠等;三是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这一点很重要,也是战胜病魔、克敌制胜的法宝。”
我有一个亲戚,她在28岁时就患喷门癌,如今40年过去了,她依然健康地活着,40年来,她特坚强,虽然在农村,生活条件有不好,可她保持着积极向上的生活热情,依然从事农田的劳作,不过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她能坚持清淡饮食,按时睡眠,每天乐呵呵地生活。从她的经历,我感知,癌症并不可怕,关键在自己。
最后,也祝愿这位阿姨生活健康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