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评论:怎么看招聘不问学历? 鱼荷相伴 评论于 2022-06-16 22:30 “唯学历论”与“不问学历”这种非此即彼的做法不可取,不管是哪个单位招人,都要根据自己的需要择优录取品学兼优者,这样既能充分发现与利用优秀人才,也能激励学子德智体全面发展。同样也能激励高等学府能够培养出有道德有水平的人材,即杜绝了有文凭没水平的废材,不浪费教育资源,也能促进各行各业的稳定发展。 高锋 评论于 2021-12-17 13:29 品德,学历,技能综合评价录用。 潇洒出尘 评论于 2021-12-09 21:57 学历是检验学问,技术是检验技能,试用期的使用不就是看学有所用和能力吗?不管是不是事业单位还是企业,适应各自的专业工作就是标准。 yeynsn 评论于 2021-11-29 14:36 这是一个反复实践过的话题,单位用得是有能力的品德好的人才。不是用挂羊头卖狗肉的,要唯学力但不唯,重在“真才实学”! wmchang 评论于 2021-11-29 09:55 唯学历论与漠视学历论是人才招聘中的两大极端,不可不避之。单位招聘人才,应从本单位、部门的实际情况出发,既要看被招聘者的学历,又要重视被招聘者的真才实学,道德品德、技术高低,素质优劣。不同的具体的行业、部门、岗位,不能简单地一刀切地一概而论。 桃园愤青 评论于 2021-11-28 10:44 有句广告辞说得好:好不好看疗效。聘用人也是这样,要有使用期,若果虽然是高学历,但是,没有能力,立马退货。还要看行业,如果是经商类,可以忽视学历,实际就有这样的人,目不识丁,但是头脑灵活,机遇好一样发大财。如果是高科技必须看学历,起码的专业知识是必须的。 蓝色的海洋 评论于 2021-11-20 15:33 这个话题比较简单。很明显,不同的单位、不同的工作性质、岗位,就要有不同的学历、技术要求。不能一概而论。机关、事业单位,大多需要大专以上的文化程度者,科研单位,大多需要本科以上文化程度者,有的则越高越好。企业大多需要中专以上的文化程度者,但有的岗位也有特殊要求,会要求更高学历者,如:化工、电子、石油等单位、行业。你要用本科以上的人去看大门、扫马路,那是人才和资源的浪费,而要用大专以下学历的人或没学历的人去搞科研、教书育人、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那就很难胜任、干好,所以不能搞一刀切,要根据用人单位的情况而定。 嘉言懿行 评论于 2021-11-19 14:32 “唯学历论”和“不问学历”都是非此即彼的简单化思维模式,不符合社会和自然发展规律。招聘人才的条件是多种多样的,不能一概而论一刀切。 国家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聘不同岗位工作人员,要根据工作职责、业务性质等方面的需要,提出不同的学历要求。对一些包括职业技能要求的岗位,放宽到职业院校,或者不问学历,是应该提倡和支持的。 对文化和专业知识要求比较高的科研、学术、技术领域和部门,不仅要看学历,而且有的还要求高学历或者名牌大学,也是无可厚非的。星罗棋布、灿若繁星的各类企业招聘人才,属于企业自己的事情。无论是国有还是民营,都应该由企业决策者根据自身需要和人才市场状况来确定招聘人才的条件。 要不断调整和完善人才市场的建设和发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鼓励各类学校的毕业生不盲目攀比,不好高骛远,实事求是地选择自己爱好,适合自身条件的职业和岗位就业。让全社会形成一种因人而异,各尽所能,双向选择的和谐氛围。 喜乐长寿族 评论于 2021-11-18 22:05 首先要正确理解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通知》精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有职业技能等级要求的岗位,可以适当降低学历要求,或者不再设置学历要求。”这样可以对职校毕业的优秀生提供进事业单位机会。其他岗位还是要有学历要求的。自古以来“学而优则仕”,只有高学历,才能出更多的高级人才,尖端科学家,促进国家各项事业的科技发展。 建议,以后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在招聘人员时,按照不同工种,不同的岗位,分别提出不同学历的要求,这样就能给不同层次的学历,并有技术机能的人员提供很好的就业机会。 xinshan1945 评论于 2021-11-18 20:08 事业单位与国企,学历是用人单位的一项基本原则,但只能作为招聘参考条件,同等情况优先录取,如果综合素质逊于学历低一点的人员,还是录取综合素质高的人员为宜。在现实社会,有些部门与单位,“唯学历论”确实弊大于利,不能充分发现与利用优秀人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破除唯名校、唯学历的用人导向,属务实之举措。
鱼荷相伴 评论于 2022-06-16 22:30 “唯学历论”与“不问学历”这种非此即彼的做法不可取,不管是哪个单位招人,都要根据自己的需要择优录取品学兼优者,这样既能充分发现与利用优秀人才,也能激励学子德智体全面发展。同样也能激励高等学府能够培养出有道德有水平的人材,即杜绝了有文凭没水平的废材,不浪费教育资源,也能促进各行各业的稳定发展。
wmchang 评论于 2021-11-29 09:55 唯学历论与漠视学历论是人才招聘中的两大极端,不可不避之。单位招聘人才,应从本单位、部门的实际情况出发,既要看被招聘者的学历,又要重视被招聘者的真才实学,道德品德、技术高低,素质优劣。不同的具体的行业、部门、岗位,不能简单地一刀切地一概而论。
桃园愤青 评论于 2021-11-28 10:44 有句广告辞说得好:好不好看疗效。聘用人也是这样,要有使用期,若果虽然是高学历,但是,没有能力,立马退货。还要看行业,如果是经商类,可以忽视学历,实际就有这样的人,目不识丁,但是头脑灵活,机遇好一样发大财。如果是高科技必须看学历,起码的专业知识是必须的。
蓝色的海洋 评论于 2021-11-20 15:33 这个话题比较简单。很明显,不同的单位、不同的工作性质、岗位,就要有不同的学历、技术要求。不能一概而论。机关、事业单位,大多需要大专以上的文化程度者,科研单位,大多需要本科以上文化程度者,有的则越高越好。企业大多需要中专以上的文化程度者,但有的岗位也有特殊要求,会要求更高学历者,如:化工、电子、石油等单位、行业。你要用本科以上的人去看大门、扫马路,那是人才和资源的浪费,而要用大专以下学历的人或没学历的人去搞科研、教书育人、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那就很难胜任、干好,所以不能搞一刀切,要根据用人单位的情况而定。
嘉言懿行 评论于 2021-11-19 14:32 “唯学历论”和“不问学历”都是非此即彼的简单化思维模式,不符合社会和自然发展规律。招聘人才的条件是多种多样的,不能一概而论一刀切。 国家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聘不同岗位工作人员,要根据工作职责、业务性质等方面的需要,提出不同的学历要求。对一些包括职业技能要求的岗位,放宽到职业院校,或者不问学历,是应该提倡和支持的。 对文化和专业知识要求比较高的科研、学术、技术领域和部门,不仅要看学历,而且有的还要求高学历或者名牌大学,也是无可厚非的。星罗棋布、灿若繁星的各类企业招聘人才,属于企业自己的事情。无论是国有还是民营,都应该由企业决策者根据自身需要和人才市场状况来确定招聘人才的条件。 要不断调整和完善人才市场的建设和发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鼓励各类学校的毕业生不盲目攀比,不好高骛远,实事求是地选择自己爱好,适合自身条件的职业和岗位就业。让全社会形成一种因人而异,各尽所能,双向选择的和谐氛围。
喜乐长寿族 评论于 2021-11-18 22:05 首先要正确理解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通知》精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有职业技能等级要求的岗位,可以适当降低学历要求,或者不再设置学历要求。”这样可以对职校毕业的优秀生提供进事业单位机会。其他岗位还是要有学历要求的。自古以来“学而优则仕”,只有高学历,才能出更多的高级人才,尖端科学家,促进国家各项事业的科技发展。 建议,以后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在招聘人员时,按照不同工种,不同的岗位,分别提出不同学历的要求,这样就能给不同层次的学历,并有技术机能的人员提供很好的就业机会。
xinshan1945 评论于 2021-11-18 20:08 事业单位与国企,学历是用人单位的一项基本原则,但只能作为招聘参考条件,同等情况优先录取,如果综合素质逊于学历低一点的人员,还是录取综合素质高的人员为宜。在现实社会,有些部门与单位,“唯学历论”确实弊大于利,不能充分发现与利用优秀人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破除唯名校、唯学历的用人导向,属务实之举措。
对文化和专业知识要求比较高的科研、学术、技术领域和部门,不仅要看学历,而且有的还要求高学历或者名牌大学,也是无可厚非的。星罗棋布、灿若繁星的各类企业招聘人才,属于企业自己的事情。无论是国有还是民营,都应该由企业决策者根据自身需要和人才市场状况来确定招聘人才的条件。
要不断调整和完善人才市场的建设和发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鼓励各类学校的毕业生不盲目攀比,不好高骛远,实事求是地选择自己爱好,适合自身条件的职业和岗位就业。让全社会形成一种因人而异,各尽所能,双向选择的和谐氛围。
建议,以后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在招聘人员时,按照不同工种,不同的岗位,分别提出不同学历的要求,这样就能给不同层次的学历,并有技术机能的人员提供很好的就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