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评论:我们需要怎样的“孝” dongxuewen 评论于 2014-03-26 14:53 父母老了,我们做子女的本就该反哺一下养育之恩,这是作为人最起码的道德底线。 漫天飞雪 评论于 2014-03-26 14:14 父母老了,疾病缠身,行动也诸多不便,更需要孩子的关心和照顾。离家近的子女要常回家看看,离家远的子女闲暇之余,给爸妈打个电话,报个平安。不求太多,只是想让父母过一个开心、快乐的晚年,享受到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 莱州教育路 评论于 2014-03-25 09:58 我认为孝顺做到四心:感恩心。父母对自己养育的艰辛,对自己亲切的绵延关爱 ,对自己殷切的希望,并且每天惦念子女的冷暖、温饱、健康、生活和工作,其情感没有任何杂质,最干净、最简单,无私的爱,是伟大的。崇敬心 。无论父母做什么工作,地位如何,都要善于发现父母的优点,成为自己可以继承并且终生享用的财富。千万不能对自己的父母有半点看不起。理解心。要理解父母过去生存条件给予子女身心留下烙印;要理解父母今日的处境下产生的各种观点、愿望和要求,还要理解父母的特点,不能有厌烦情绪;关爱心。关爱老人的物质享有,精神生活给予支持,感情上给予安慰,什么时候,什么情况,真正做到“孝”、“顺”。 淄川老干部局 评论于 2014-03-24 07:57 孝,首先要让父母经常见到自己,物质是一方面的,最主要的还是常陪陪父母,帮助他们做一点事情,哪怕只是陪他们吃一顿饭,为他们过一次生日。 舒展 评论于 2014-03-23 17:21 孝之先要有家庭对子女的影响熏陶。父母对祖父母的态度决定了将来孩子们对自己父母的态度。 于老头为善 评论于 2014-03-22 22:06 《论语》2.7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別乎?”(犬马都能饲养,如对父母不敬与犬马何异。) 蒲先和 评论于 2014-03-22 21:13 孝顺无“国标” 怎么算是孝,我觉得没有一个大家可以共同遵循的通用标准,要因人而异。 就说我老伴,无论穿的用的,孩子说给她买,她会说“不用买呀,我都有。”其实这话不能信!等孩子给她买回来,你看她抽空就穿出去戴出去同她的朋友们显摆——这是闺女买的,这是儿媳妇买的——这当然也是好事,自己脸上有光,孩子们知道了也高兴。 可是用这 “孝顺”法儿对我却不灵。我是一个过惯了穷日子,不喜欢赶潮流的人,只要衣服穿着舒服,新旧无所谓。孩子说给我买皮鞋,买新衣服,我如果说不要,肯定就是不要,孩子们倘若认为我是“谦虚”,给买了来,我就会生气。 孝,就是让父母高兴。要让父母高兴,就得了解父母的真正心思,“投其所好”。 家外愚公 评论于 2014-03-22 07:02 很赞同杜振芳老师的观点,概括、经典。子女可以此反思。 杜振芳 评论于 2014-03-21 21:34 孝有三,尊为大,顺为二,养为三。做儿女的对父母敬重,不让父母生气,少让父母操心就是最好的孝。 PLZGD 评论于 2014-03-21 14:50 所谓的孝就是:让老人为小的少操心。那就是孝。
漫天飞雪 评论于 2014-03-26 14:14 父母老了,疾病缠身,行动也诸多不便,更需要孩子的关心和照顾。离家近的子女要常回家看看,离家远的子女闲暇之余,给爸妈打个电话,报个平安。不求太多,只是想让父母过一个开心、快乐的晚年,享受到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
莱州教育路 评论于 2014-03-25 09:58 我认为孝顺做到四心:感恩心。父母对自己养育的艰辛,对自己亲切的绵延关爱 ,对自己殷切的希望,并且每天惦念子女的冷暖、温饱、健康、生活和工作,其情感没有任何杂质,最干净、最简单,无私的爱,是伟大的。崇敬心 。无论父母做什么工作,地位如何,都要善于发现父母的优点,成为自己可以继承并且终生享用的财富。千万不能对自己的父母有半点看不起。理解心。要理解父母过去生存条件给予子女身心留下烙印;要理解父母今日的处境下产生的各种观点、愿望和要求,还要理解父母的特点,不能有厌烦情绪;关爱心。关爱老人的物质享有,精神生活给予支持,感情上给予安慰,什么时候,什么情况,真正做到“孝”、“顺”。
蒲先和 评论于 2014-03-22 21:13 孝顺无“国标” 怎么算是孝,我觉得没有一个大家可以共同遵循的通用标准,要因人而异。 就说我老伴,无论穿的用的,孩子说给她买,她会说“不用买呀,我都有。”其实这话不能信!等孩子给她买回来,你看她抽空就穿出去戴出去同她的朋友们显摆——这是闺女买的,这是儿媳妇买的——这当然也是好事,自己脸上有光,孩子们知道了也高兴。 可是用这 “孝顺”法儿对我却不灵。我是一个过惯了穷日子,不喜欢赶潮流的人,只要衣服穿着舒服,新旧无所谓。孩子说给我买皮鞋,买新衣服,我如果说不要,肯定就是不要,孩子们倘若认为我是“谦虚”,给买了来,我就会生气。 孝,就是让父母高兴。要让父母高兴,就得了解父母的真正心思,“投其所好”。
怎么算是孝,我觉得没有一个大家可以共同遵循的通用标准,要因人而异。
就说我老伴,无论穿的用的,孩子说给她买,她会说“不用买呀,我都有。”其实这话不能信!等孩子给她买回来,你看她抽空就穿出去戴出去同她的朋友们显摆——这是闺女买的,这是儿媳妇买的——这当然也是好事,自己脸上有光,孩子们知道了也高兴。
可是用这 “孝顺”法儿对我却不灵。我是一个过惯了穷日子,不喜欢赶潮流的人,只要衣服穿着舒服,新旧无所谓。孩子说给我买皮鞋,买新衣服,我如果说不要,肯定就是不要,孩子们倘若认为我是“谦虚”,给买了来,我就会生气。
孝,就是让父母高兴。要让父母高兴,就得了解父母的真正心思,“投其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