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建新房

我和王哥漫步在柏油路上,看着一栋栋楼房,思潮澎湃。小山村人自古以来都是住着纸糊窗户的石土平房。为了防雨,隔年须去二十里外北海岸拉几车盐土撒到房盖上。像我家这样的无车户,都是靠大人、孩子连续几天徒步挑或者背盐土回来压房盖,踩平后不长草又防雨。解放后有些家换上了玻璃窗,曾引来不少人前来参观。

    现在有钱了,除了培养孩子外,再就是盖新房了。近二十多年来,先后已有80%的人家迁入了新居。举目望去,不是别墅式的小洋楼,就是大跨度带地下室和防寒走廊的新款捣制房!

    王哥带我走进他家的三层楼,自豪地夸耀说:这冰箱彩电洗衣机都是过去的;二楼42寸壁挂式大彩电是新买的。外边还有取暖专用炉,我家还是地热呢!农村不是过去了,现在是家家户户都装修;这天棚、地板、墙面、灶房都和城市差不多了。窗户都是双层大玻璃塑钢的,连茅房都搬进屋里来了。有了上下水,安上了太阳能,家里还能洗澡呢!王哥说着顺手拧开了水龙头,冒着热气的水哗哗流了出来。他接着说,你也能知道,咱们农村多少辈子都是用秫秸(高粱杆)瓣给小孩揩屁股,下地时还用过泥土块,前几年才开始用书纸、报纸、套果纸和烧纸等,现在多数人家都用上了雪白的卫生纸了……

    告别了王哥,我继续在柏油路上漫步。远处几十排“太阳能”赫然在目。农村已经开始城镇化了。想起农村美好的未来,不禁心潮澎湃。“快写《月子》2吧,村东头厕所没有纸了!”只能成为历史的笑料了!

    前面就是河东老张家了。他们家上辈弟兄四个,旧社会穷得三个没成家。改革开放后,老大的儿子靠养猪、养鸭几年间已盖上500多平方米的三层楼。并且瞄准市场,与时俱进,将一、二楼装修成饭店和歌舞厅。当年顺路我还参观过,觉得装修别致,生意怎么样就难说了。现在看来,光顾者还真不少。富起来的农民消费观念有了极大的转变,除了红白喜事包席外,情人节、母亲节、订婚宴、寿庆宴等等都有许多顾客前来举杯畅饮。农忙季节还有不少人订盒饭,多数人还买几瓶啤酒滋润一下。可以说“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了。二楼歌舞厅更为火爆,几乎天天客满。“等到日头落在西山口”,三里五村的男男女女就会从四面八方来这里心情一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唱支山歌给党听》……歌声连绵不断。“星光大道”涌现那么多农民歌星不能与此无关吧!小山村人也要“上春晚”了。夜深了,唱完歌的人们还要吃夜宵,酒足饭饱再回府。那真是:

骑着摩托车,揣着大哥大。

带着心上人,歌声飘山崖。

山村飞出金凤凰

漫步在柏油路上,思绪又回到了教育上。这里的老者大多是文盲。解放初期国家投资发展教育,小学的入学率仍不到60%,中学就更少得可怜了。当年我考入复州城初中时,已是全家族乃至全村空前的“大”学生了。

    农民们富起来之后,意识和观念不断更新,尊师重教、“知识就是生产力”已经深入人心。近些年来,农村十分重视教育,尤其是幼儿教育。

    漫步到屯小学楼前,遇到了大我几岁的倪家三叔。他很健谈,老远就过来打招呼,说是来接重孙子。他告诉我:“这里已改成幼儿园了,学生全集中到村中心校了。”我说也不算远,柏油路骑车子也就二十分钟吧。他抢着说:“哪像咱们念书时,越岭趟河、脚冻得像猫咬的!现在全是学校班车接送,学生享老福了!”我知道他儿子是中学教师,孙子是研究生,老伴是小学毕业的高材生。我随口说道:三婶教他就足够用了,还送幼儿班?他很无奈地说:“人家不用啊,怕影响宝贝考研究生!”他打开了话匣子:“当年我没念中学,受了不少憋,虽说党的政策好,农民富起来了,现在都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冰箱彩电热水桑拿;医疗费有保险,养老金国家发(60岁以上每月发60元);摩托车大哥大,城市农村都不差’。和过去比,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可是比起你来还是差远了,你退休在家每月还开四、五千吧?听说你是重点学校的大校长,跟咱们赵市长平级,还是省劳动模范,若没有共产党你不念大学能有今天吗?”他像做报告一样告诉我:“国家特别重视教育,还要从娃娃抓起。如今屯屯有幼儿园,村村有完小,乡里有中学,都是新建的教学楼。乡里中学还修了‘草坪’操场呢。当年咱村就你一个中学生,现在实行了义务教育,青年人都是中学文化了。差不多有半数家里都有大学生,你叔兄弟刘君祥一家就有五个大学生(儿孙),前街老原家和后街老王家还有好几个研究生。我儿子还要把他孙子培养成博士后呢。这孩子还不到三岁,就会四、五十首古诗了。来!给太爷背首诗。”我好奇地看着孩子举起了小手,摆了个姿势,认真而熟练地背诵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饭,粒粒皆辛苦。”我纠正后,他好不服气地说:“爷爷说餐就是饭!”接着又是“春眠不觉晓……”、“床前明月光……”不知是累了,还是没有掌声,孩子拉着他太爷的衣襟,要回家吃汉堡包,走了。

    我望着走远了的“博士后”,久久不能平静,我在放飞思想,“低头思故乡”。生我养我的小山村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令我惊喜和震撼。60年代前全村仅有一名大学生,如今大学生有几百个了,还有不少研究生,都要“长出”博士后了!小山村将不断飞出金凤凰。

    离开故乡也有几个月了,然而,春节回乡的感受却深深地、永远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小山村给了我乐观与善良,给了我执着与坚强,她让我继承祖辈的勤劳与淳朴,让我不忘恩人共产党。至今我铺的还是50年前用过的那床家织布麻花被,它将永远暖着我心房。

    抚今追昔,心潮澎湃,浮想联翩。我们伟大的祖国,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党的光辉照山村,万紫千红气象新。

改革开放逢盛世,强国富民得人心。

科技兴农结硕果,尊师重教除苦根。

人人歌颂共产党,吃水不忘打井人。

 

                     辽阳技师学院原三职专校长  刘致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