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克强经济学”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若评选本年度国内最热门经济词汇,“克强经济学”无疑将高居榜首。这一由巴克莱资本创造的新词,源于李克强总理上台后,在经济方面一系列清晰而又富有魄力的改革理念和方案,寄予了国外经济界对中国新一届政府改革施政的无限憧憬。何为“克强经济学”?如要了解中国未来五到十年的经济发展方向,了解新一届领导集体对中国当下经济的把脉和给药,“克强经济学”也许能给出比较具体的答案。本文将从剖析“克强经济学”入手,结合李克强总理上台后施行的经济政策,前瞻十八届三中全会将要进行的经济领域改革。

不要短期刺激:中国需忍必要之痛

“克强经济学”第一点就是稳增长,但这个稳增长和2008年通过4万亿刺激计划来保证的增长速度还不一样,虽然目前我国经济已经显示出了经济下行趋势,但李克强还是在“稳增长”后面强调:新一届政府绝不会出台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要知道,这样做会导致一个显而易见的后果: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也就是我们所说的GDP较之前些年会很不“好看”,不明就里的老百姓也许因此会觉得新一届政府执政无绩;此外,在过去的30多年里,我国经济高速成长背后的一个重要因素,即是地方官员以世所罕见的热情参与经济发展。当中央政府下决心“无刺激”时,地方官员受到惯性的影响,估计会对GDP从哪而出感到迷茫。但这不管是“面子”还是“里子”的尴尬,恰恰是“克强经济学”的精髓所在。因为新一届政府很清楚,当年4万亿刺激政策虽然让我国率先走出危机阴霾,经济迅速复苏,但也出现了包括产能过剩、投资效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这些结构性问题正是困扰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症结

所在。如果继续施行经济刺激计划,短期内看不出什么,但对我国经济的长期发展非常不利。所以,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调整经济结构,而不是刻意追求GDP增长的数字。

保民生:“稳增长”不可逾越的下限

当然,“克强经济学”的稳增长,不是指不增长,而是有其科学的内涵的。对此,李克强给

予了一个“合理区间”:经济增长7%是底线;通胀率3.5%是上限。通俗点说,就是指经济运行的“下限”是稳增长、保就业;“上限”是防范通货膨胀。

据权威部门测算,我国现阶段要保就业,使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左右,经济增速就不能低于7.2%。要实现2020GDP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今后几年经济年均增速至少要达到6.9%以上。所以跌破7%的“底线”是不允许的。

而将通胀率3.5%设为合理区间的“上限”,则显示出政府对物价问题的关切。李克强表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虚拟经济的发展,近年来主要发达国家又实施超宽松货币政策,其影响会传导到我国,预防通胀更显得十分重要。

调结构:盘活存量,用好增量

不少媒体解读“克强经济学”的时候,把其核心归结到“调结构”上,具体怎么调?李克强经常说到的是“盘活存量,用好增量”。

什么是存量?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我国过去这几年,在资源跟资金上面都做出了很多的释放,所以,社会上不缺资源也不缺资金,关键问题是太多的资源和资金流到了不该去的地方,这就需要我们去盘活它,去把资源优化配置了。7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金融“国十条”,就释放了这个信息,我们需要加快金融业的市场化改革,让更多民间资本进入到金融业,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金融机构的重组改造,建设更多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

用好增量就比较好理解了,就是投资方向的调整,让有限的资金避开产能过剩的产业,按照有保有压、有扶有控的原则,投入到实体经济而不是虚拟经济,投入到战略性新兴产业而不是落后产能,投入到三农、小微企业等薄弱领域,而不是房地产等泡沫经济。杜绝金融走上脱“实”向“虚”,靠钱生钱的邪路。

促改革:最难,也是不坚持则全盘皆输的一环

早在李克强总理上台的时候,他就已经意识到改革会遇到的阻力和难度,于是便有了“触及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改革,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这样的话。这一点在经济领域的改革上也同样适用。但是随着人口红利的结束,只能用改革红利来弥补,这也是新一届领导集体的共识,所以,“克强经济学”里稳增长和调结构的落脚点都在促进改革开放上。

这里的改革既包括要政府简政放权,将权力交给市场的行政体制改革,也包括财税体制的改革;既包括金融体制的改革也包括资源价格的改革;既包括大规模城镇化带来的土地和户籍改革,也包括事关市场公平环境的国企改革。可以想象,改革进行得越深入,遇到的阻力就会越大,也越会触及到更多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这也是为什么有很多百姓怕改革最终举步维艰的原因。但我们不妨从两件事上坚定我们对新一届政府的信心。

一件事是6月份银行发生“钱荒”的时候,政府最终没有“开闸放水”,而是还原市场主体的本位;再一个是作为进一步改革开放试验区的“上海自贸区”的建立。据有关报道,该自贸区的建立是具有很大争议的,但新一届政府力排众议最终坚持“以开放促改革”的理念,建立了这一将来或许将领航中国经济的试验田。

综观“克强经济学”,以上种种说明了几点,首先,新一届政府敢于顶压力,不唯GDP而是放眼长远调结构促改革,还实效于民;其次,新一届政府勇于向改革宣战,坚持让位于市场,坚持改革开放的立脚点,不畏既得利益集团的阻碍。这就像在刚刚过去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重申的那样:我讲过我们会用壮士断腕的决心推进改革,做到“言必行,行必果”。

在即将到来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必然会涉及到经济领域改革的具体指导意见或改革办法,而这些意见或办法也必将成为实现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重大转折点,甚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