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话题
洋女婿不愿配合集中隔离,你怎么看?
随着国内本土确诊病例新增归零,境外输入病例防控成为新的重心。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北京、上海等城市延续了严格的管控举措,目的就在于防范输入病例进一步扩增,影响到国内疫情防控大局。然而,近日一起关于上海的新 ...
【茶话会】房产证上该不该加准儿媳妇的名字?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安家》带火了一个话题:房产证上该不该加准儿媳妇的名字?剧中,老严夫妇辛辛苦苦攒了大半辈子的钱,在准备给儿子买房子时,儿子突然发话说想加上他未婚妻的名字。老严夫妇犹豫了,准儿媳妇以已经 ...
外国人申请永久居留资格,您关注了吗?
明确外国人申请永久居留条件、规范申请程序和流程、为永久居留外国人提供办事便利……司法部27日发布《外国人永久居留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有关单位和各界人士可通过登录司法部官方网站或邮寄信函等方式提出意 ...
【茶话会】疫情之下,老年人的捐款“却之不恭,受之不安”,怎么办?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全国各地的人都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老年人也纷纷参与其中。然而,一些老年人“倾家荡产”式捐款的事迹却让人感到五味杂陈,比如,重庆87岁的老人倪 ...
发热患者主动就诊获奖励,合理吗?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作为疫情中心,湖北各地也在特殊时期纷纷出台政策,尽力保障患者就医。这不,不久前湖北省十堰房县发布《发热病人就诊奖励办法公告》,促进发热人员早发现、早隔离、早报告 ...
谁又又又又盲目囤货了?
重大公共事件面前,看似不起眼的一件小产品,都可能引发一场民众的狂热与冲动,2003年“非典”时是板蓝根,2011年福岛核电站泄漏时的食盐,这次是双黄连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1 ...
春节遇疫情,还让孩子回家过年吗?
马上就是大年三十了,回家大团圆的喜悦中,我们也忧虑春运大迁徙时来者不善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一家人商量好要吃年饭,还能愉快地吃么?孩子在外地还要他们经过人流量极大的客运站回家吗?
【茶话会】如何处理与亲戚间的金钱关系?
各位“家”人,欢迎来到中国老干部微信公众号联合《老干部之家》杂志推出的新栏目——《茶话会》。在这个栏目,我们会根据热点提出话题,供大家讨论。希望可以听到您的声音,见识您的观点。优秀的观点会被采用到《老 ...
养个“中不溜”的孩子最幸福?
近期,新华每日电讯一篇名为《养个“中不溜”的孩子最幸福?》的文章引发关注。文章中,有被采访者说“不成器的小孩是养来讨债的,太优秀的小孩是给社会培养的,只有养个‘中不溜’小孩的父母最幸福”。“中不溜”的 ...
餐桌上的“酒文化”,礼仪还是陋习?
最近,一位大学教授因其“出格”言论卷入争议。该教授在其认证微博帐号中声称,曾有考生报其为导师,师门规矩是男生要有喝半斤50度以上白酒的酒量,考生拼着命喝了,最后被人抬回宾馆。但是,学校最终没有通过对该考 ...
【茶话会】绝情的亲子关系,您怎么看?
近日,一则“北大博士后出国20年杳无音讯,病危老母亲盼见儿子最后一面”的消息引发关注。热心网友根据家属提供的信息,真的找到了“失联20年”的北大博士后王永强,但王永强只回了七个字“清官难断家务事”。看到回 ...
问医美:外在美越来越重要?
最近,有关医美(医学美容)乱象的新闻频发。大家把目光都投向了这个“暴利”行业,众多揭秘也浮出水面。 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美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微整形、塑身、减肥等词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能 ...
您怎么看“学校一减负,家长就焦虑?”
近期,一篇名为《南京家长已疯》网文刷屏,瞬间引发网友热议,作者“描述”了南京正在推进的减负政策的效果:“不许补课,不许考试,不许公布分数,不许按成绩分班”“突击检查学校,查看学生书包里有没有卷子、课外 ...
校园霸凌现象,您关注了吗?
前不久,影片《少年的你》热映,把校园霸凌这个话题再次推向公众面前。在影片中,女主陈念的好友胡小蝶因为被霸凌而自杀,陈念则被侮辱殴打,压抑而沉重的气氛,让人全程揪心。遗憾的是,类似情节不仅存在于影视作品 ...
保健品七日无理由退货,我们需要吗?
如今,“7日内无理由退换货”几乎成为网上购物的一项标配特性。近期,这项利好延伸到了线下:黑龙江60岁以上老年人购买保健品的时候也能够享受这一“福利”。免费体检、免费送药、免费礼品,不少针对老年人销售保健品 ...
《老干部之家》征文活动开始啦!
各位“家”人们,博客征文活动又开始啦!本次征文,我们有两个主题供您选择:主题一:我的家庭教会了我……相信生活经历丰富的各位“家”人一定有说不完的家庭故事,那么通过这些和家人之间发生的故事,您又感悟出了 ...
老年人为什么总容易被骗?
最近一则新闻很有意思:银行里,面对行长、工作人员、保安等人苦口相劝,派出所里,民警举例说法,详解了什么是电信诈骗,即使这样,一位74岁的谢大爷还是坚信自己“没有受骗”,并先后给骗子汇去了42万元。在众人劝 ...
您对健身“野路子”怎么看?
头撞树、甩鞭子,或者一群人围在一起仰天长“笑”……一些中老年朋友的健身“野路子”视频频繁登上网络热搜。所谓健身的“野路子”,可以分为三类。首先,贴近自然派。一切从模仿动物开始,比如模仿动物撞树、用后背 ...
一分钱变一元钱,儿歌涨价了?
“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这首1963年,由“儿歌大王”潘振声创作的《一分钱》,通过歌声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朴素的道理: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哪怕是小小的一分钱,也绝不能 ...
您出门也叫“网约车”吗?
网约车平台“横空出世”之时,被视作破解公共服务痛点的利器,但时至今日,一部分人却面临更加突出的“打车难”。“我妈腿脚不好,她住浦西我住浦东,她要是想过来看看,我是绝对不可能让她自己打车的。现在不懂互联 ...
第一页
<
9
10
11
12
13
>
最后一页
2025 © 《老干部之家》杂志社 鲁ICP备2023044249号
电脑版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