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回忆●致敬 我看改革开放40年
动态
我看改革开放新成就访谈
我亲历的改革开放
图片里的改革开放
[我亲历的改革开放]
火车来了,我自豪
“村民注意了,我们村南的铁路受昨夜暴风雨的影响,多处损坏,大家快去帮忙。”清早,村委主任张宗亭在喇叭里大声喊着。 “走,我们去看看。”村民们三人一组,五人一帮,开着车,拿着铁锨朝铁路走 ...
[我亲历的改革开放]
火车来了,我自豪
【我亲历的改革】火车来了,我自豪宋文礼 “村民注意了,我们村南的铁路受昨夜暴风雨的影响,多处损坏,大家快去帮忙。”清早,村委主任张宗亭在喇叭里大声喊着。 “走,我们去看看。”村民们三人一组,五人一帮,开着车,拿着铁锨朝铁路走去。这事发生在2011年7月25日。……
[我亲历的改革开放]
商品经济大潮中的诸城创造
80年代中期,诸城在农村改革第二步向纵深发展时,摸准商品经济发展的脉搏,创造性地在全县范围内组织了商品经济大合唱,走出了一条农业改革、发展的新路子,创造了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引起了高度关注的先进经验。 ...
[我亲历的改革开放]
好梦成真谢党恩
四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弹指一挥,如白驹过隙转瞬间,对中国历史上一个“献了青春献终身”的群体——民办教师而言,改革开放以来,却是他们改变命运的四十年。从他们命运改变的过程中,充分折射出我市教育事业随之也 ...
[我亲历的改革开放]
寿光80年代的机构改革
我是1981年调到寿光的。1984年,我被安排到县人事局任局长、党组书记,人事改革重任就落到了我们局肩上。这次机构改革先期工作就是核员定编,主要内容是精简机构、精简人员,牵涉到每个部门,每个干部和工作人员的去 ...
[我亲历的改革开放]
电视机变形记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过了四十年,人们的生活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家电视机的更新换代就是这个大时代变迁的缩影。 我国电视事业发展的日新月异,从一个方面见证着四十年的改革开放。70后是最早接触 ...
[我亲历的改革开放]
电话与智能手机
我是1954年出生的,今年65岁,回忆往事,总是感觉变化的太大了,尤其是在通讯方面,我感慨多多。 从我刚记事,就知道老爸天天背着大书包给别人送信,一跑就是一天,后来有个自行车就方便多了。人们的通讯 ...
[我亲历的改革开放]
“村村通”里话巨变
改革开放40年,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村村通”进一步拉近了城乡差距,广大农村群众切实感受到了改革发展带来的实惠。——题记村村通公路 三哥在大夼村是个头脑活络、敢想敢干的人物。 ...
[我亲历的改革开放]
从自行车的今昔看发展
2015年秋季,儿子给我买了一辆“雅迪牌”电动车。至此陪伴我几十年的自行车退出了历史舞台。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我父亲在海洋所医院工作时,省吃俭用买了块人人羡慕的“大金鹿”牌自行车。这块自行车是我 ...
[我亲历的改革开放]
从钟声杳杳到乐声悠扬
1978年,十五岁的我考入乳山市第十中学,这是大孤山公社唯一一所高中。之前招收的学生多规模大,学校还办了不少的小工厂,热闹得很。 那年全乡只招收了80个学生,两个教学班,可以说是挑选了全乡的精英,而 ...
[我亲历的改革开放]
从俺村发展看改革红利
1978年至2018年,这个时代是我人生中最难忘记的时代,是最不平凡的创业年代。也是我们十三亿中国人民都不能忘记的四十年,因为这四十年是我们中华民族从一个一穷二白的的贫穷国家,迅速发展成为经济较发达、贫困人口 ...
[我亲历的改革开放]
车缘
我与“车”特别有缘,50年代我们村只有一辆自行车,那是我二叔的。他那时是小乡的乡长。来回骑车上班,就载着我美过一段时间。60年代时是我爹教给怎样装卸怎样推着走,虽说力气小推的东西少,但总比我肩挑手提要多。 ...
[我亲历的改革开放]
我与改革开放40年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各行各业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和我的家,也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我的学历发生了改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邓小平同志亲抓科学教育,首先恢复了高考。1979年,成人教育也提上了日 ...
[我亲历的改革开放]
博士山——抹不掉的记忆
在一师四团团部机关和原十二连之间,有一座山,当地人叫博士山。为啥叫博士山,说起来还是一段故事呢。195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一兵团一部和国民党起义部队六十五旅一部合编,组成新部队,共同承担边防守卫 ...
[我亲历的改革开放]
百葡庄园——七师与奎屯的历史名片
走进七师一三一团十连百葡庄园,一条用圆钢管、水泥桩搭起的绿荫长廊架子,满眼都是的胳臂粗的弯曲葡萄枝藤,一根根攀爬在钢管架子上。沿着水泥板走廊往前走,葡萄架下立着一座一米多高的花岗岩石碑,静静地立在那里 ...
[我亲历的改革开放]
“追花的人”感叹时代“甜”与“美”
“追花的人”,这是人们给养蜂人起的富有诗意的称谓。多年来,蜂随花走,人伴蜂行,养蜂人王厚勤从山东渤海湾来到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塔里木河源头,在一师阿拉尔市扎下了根。王厚勤在打理蜂巢。(资料图) 易名 摄说 ...
[我亲历的改革开放]
路的变迁引证时代的发展
“请问北七路在哪?”“南八路怎么走?”最近,经常有外地游客向我打听道路。石河子的路越修越多,这让我这个老石河子人生出许多感慨。40年前,外地人到石河子不存在问路的烦恼。当时,城市主干道无非是北四路、子午 ...
[我亲历的改革开放]
谢谢你,一九七八
一九七八年春节刚过,往年贵如油的春雨就开始“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了。天上如此,人间似乎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比如和我一般年龄大小的高军嘴里哼着邓丽君的《甜蜜蜜》,进城当了工人;比我大一岁的张杰通过考 ...
[我亲历的改革开放]
黑白电视的跨越
改革开放40年的辉煌历程,像一部电影,浓缩了时代的风貌与发展。与时俱进,砥砺前行的同时,让人们深切感受到了富裕的浓重气息和生活比蜜甜的美好。在我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处于那个年代,在当时的条件下,能看上一场 ...
[我亲历的改革开放]
一块手表的故事
我记得在小学课文上学过一篇《一块手表的故事》,讲的是一位女教师在解放前买不起“表”,父亲为了女儿准时上班,一夜不睡,用“染香”的方法进行计时。解放后这位女教师如愿买上心爱的手表。我也有“一块手表的故事 ...
第一页
<
48
49
50
51
52
>
最后一页
2025 © 《老干部之家》杂志社 鲁ICP备2023044249号
电脑版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