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评论:“两亲家”带孩子,该听谁的 阳光常在 评论于 2014-07-23 09:06 老人带孩子的问题,我是这样看的,亲家两家的文化素质、生活环境。如果都是退休的,看看和子女住的远近,以方便为好,还要倾听老人意见,以理服人。现代的育儿理念与老一辈的理念有冲突时,每个人都静下心来分析一下其中的道理。有道理的,只要对宝宝有好处的,我想亲家都是能想开的。只要宝宝健康的成长,好才是最重要的。亲家俩无论谁带孩子,另一方老人都不能过度干涉,毕竟每一家习惯和观念不同,但都是为孩子,轮流带也是不错的方法,只要对孩子有益,亲家俩沟通好,才是主要的。 htxnyjll 评论于 2014-07-23 09:03 最好的方法是孩子父母自己带,既能培养孩子的自理和动手能力,又能给老人休闲娱乐的时间。 于春永 评论于 2014-07-23 08:59 对小孩子的教育,是个严肃的社会问题。上面谈到的只是表面现象,要看到问题的本质。现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在金钱的驱使下,失去了良心,寡廉鲜耻,自以为是,各自为政。丢掉了良好的家风,直接影响到国风。应当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统一民心,树立良好的家风,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否则只是纸上谈兵,无济于事。毛泽东时代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在大风大浪中锻炼成长。现在住的是温室,吃的是温室的东西,教育下一代还在温室中教育,试问怎么能经得住大风大浪的考验。 zhchgao 评论于 2014-07-23 08:47 关键性问题还是得听人家孩子父母的. 作为长辈隔代亲,往往会宠着孩子,实际上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但是我们往往却忽略掉了. sddkj42 评论于 2014-07-23 08:33 曾经从一本书看过这样一句话,每个孩子就像一本书,要读懂这本书就需要我们去不断的掌握要领。当孩子嘎嘎落地时第一眼看到的是家长,从这个时候开始我们就要时刻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如果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堂课,那么,家长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是孩子重要的领路人,家长的自身素质和一言一行都对孩子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孩子思想品德的形成是这至关重要的,全家人多交流多沟通,统一思想才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 sddkj4201 评论于 2014-07-23 08:27 沟通是良药,好多事情,都是沟通上的问题,一家人多沟通多交流,出发点和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孩子,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会培养出好孩子的,孩子的父母起到更重要的角色,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好的生活习惯要从小培养。 用新 评论于 2014-07-23 07:59 对下一代的教育已经纳入了一个新的课题,怎样才能教育出一个好孩子?我觉得亲家双方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要达成共识,问题是双方如有分歧,可就不好办了。必须得商量统一思想还要有孩子的爸妈一起商量,制定出一个方案来。看起来麻烦但在教育孩子的方法上统一了。对孩子的养成教育很有益处。 hbx 评论于 2014-07-23 07:45 “两家人”带孩子: 你说,谁是孙子? 韩秉祥 晨练的队伍还没有散,老李头就丛忙往市场跑。 我栏住问:“你干啥?” 老李头说:“俺去买肯德基。” 我笑着说:“你练昏了头,这麽早‘鸡’(裤筒里放屁—上了两叉了。别介意。)还没杀呢!” 老李头把脑袋一拍,说:“咳!忘了,这几天全叫老伴给支使糊涂了”。 原来,这个暑假,老李头老俩口子好不容易盼着儿媳把上小学的孙子送过来住几天。这不是,爷爷、奶奶尽心竭力地伺侯着,可是,小孙子就是不愿意吃家里做的饭。今天,要肯德基,明天,要麦当劳,后天,又要汉包堡。摆在桌上的好饭好菜连看都不看一眼…… 这不,老李头买不着肯德基,只好买了半斤炸油条和几个糖饼。他一进家属小区,正好看见老伴领着孙子下了楼。孙子一看爷爷不是买的肯德基,小嘴儿立刻噘了起来说:“俺不吃,俺就是不吃!”说着,就委屈的哭起来.…… 老李头一时也来了气,他 ... 桃园愤青 评论于 2014-07-23 06:19 我们两亲家的文化水平没有太大的差距,所以,我们没有类似的大烦恼。我觉得祖辈在孙辈到来之前,要知道当好爷奶有点难。最好看看有关于带孙辈的电视节目和书籍,掌握一些理论和技巧,把带孙的观念、方法统一到科学的标准上来。 文化水平高的一方要起榜样和带头作用。双方要互相交流,带孩子的经验和方法。应该说双方的出发点是好的,就大可不必在一些小事上暗中叫劲。我们那会儿带孙子是轮流制,一家带1——2个月,交接班的时候,我们都互相交流孙子的情况,包括孩子的优缺点,有哪些进步、趣事,饮食情况,大小便情款。这样我们对孩子的教养,就有了连续性。 另外,我觉得儿女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要发挥协调作用。我的儿媳就比较聪明,在她母亲面前表扬爷奶怎么教孩子学知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在我们面前就说她的母亲对孙子是怎么严格,不溺爱。我们和亲家说起这些事都高兴,因为我们受到了表扬了。这无形之中,就统一了我们带孙的标准。
阳光常在 评论于 2014-07-23 09:06 老人带孩子的问题,我是这样看的,亲家两家的文化素质、生活环境。如果都是退休的,看看和子女住的远近,以方便为好,还要倾听老人意见,以理服人。现代的育儿理念与老一辈的理念有冲突时,每个人都静下心来分析一下其中的道理。有道理的,只要对宝宝有好处的,我想亲家都是能想开的。只要宝宝健康的成长,好才是最重要的。亲家俩无论谁带孩子,另一方老人都不能过度干涉,毕竟每一家习惯和观念不同,但都是为孩子,轮流带也是不错的方法,只要对孩子有益,亲家俩沟通好,才是主要的。
于春永 评论于 2014-07-23 08:59 对小孩子的教育,是个严肃的社会问题。上面谈到的只是表面现象,要看到问题的本质。现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在金钱的驱使下,失去了良心,寡廉鲜耻,自以为是,各自为政。丢掉了良好的家风,直接影响到国风。应当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统一民心,树立良好的家风,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否则只是纸上谈兵,无济于事。毛泽东时代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在大风大浪中锻炼成长。现在住的是温室,吃的是温室的东西,教育下一代还在温室中教育,试问怎么能经得住大风大浪的考验。
sddkj42 评论于 2014-07-23 08:33 曾经从一本书看过这样一句话,每个孩子就像一本书,要读懂这本书就需要我们去不断的掌握要领。当孩子嘎嘎落地时第一眼看到的是家长,从这个时候开始我们就要时刻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如果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堂课,那么,家长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是孩子重要的领路人,家长的自身素质和一言一行都对孩子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孩子思想品德的形成是这至关重要的,全家人多交流多沟通,统一思想才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
sddkj4201 评论于 2014-07-23 08:27 沟通是良药,好多事情,都是沟通上的问题,一家人多沟通多交流,出发点和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孩子,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会培养出好孩子的,孩子的父母起到更重要的角色,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好的生活习惯要从小培养。
用新 评论于 2014-07-23 07:59 对下一代的教育已经纳入了一个新的课题,怎样才能教育出一个好孩子?我觉得亲家双方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要达成共识,问题是双方如有分歧,可就不好办了。必须得商量统一思想还要有孩子的爸妈一起商量,制定出一个方案来。看起来麻烦但在教育孩子的方法上统一了。对孩子的养成教育很有益处。
hbx 评论于 2014-07-23 07:45 “两家人”带孩子: 你说,谁是孙子? 韩秉祥 晨练的队伍还没有散,老李头就丛忙往市场跑。 我栏住问:“你干啥?” 老李头说:“俺去买肯德基。” 我笑着说:“你练昏了头,这麽早‘鸡’(裤筒里放屁—上了两叉了。别介意。)还没杀呢!” 老李头把脑袋一拍,说:“咳!忘了,这几天全叫老伴给支使糊涂了”。 原来,这个暑假,老李头老俩口子好不容易盼着儿媳把上小学的孙子送过来住几天。这不是,爷爷、奶奶尽心竭力地伺侯着,可是,小孙子就是不愿意吃家里做的饭。今天,要肯德基,明天,要麦当劳,后天,又要汉包堡。摆在桌上的好饭好菜连看都不看一眼…… 这不,老李头买不着肯德基,只好买了半斤炸油条和几个糖饼。他一进家属小区,正好看见老伴领着孙子下了楼。孙子一看爷爷不是买的肯德基,小嘴儿立刻噘了起来说:“俺不吃,俺就是不吃!”说着,就委屈的哭起来.…… 老李头一时也来了气,他 ...
桃园愤青 评论于 2014-07-23 06:19 我们两亲家的文化水平没有太大的差距,所以,我们没有类似的大烦恼。我觉得祖辈在孙辈到来之前,要知道当好爷奶有点难。最好看看有关于带孙辈的电视节目和书籍,掌握一些理论和技巧,把带孙的观念、方法统一到科学的标准上来。 文化水平高的一方要起榜样和带头作用。双方要互相交流,带孩子的经验和方法。应该说双方的出发点是好的,就大可不必在一些小事上暗中叫劲。我们那会儿带孙子是轮流制,一家带1——2个月,交接班的时候,我们都互相交流孙子的情况,包括孩子的优缺点,有哪些进步、趣事,饮食情况,大小便情款。这样我们对孩子的教养,就有了连续性。 另外,我觉得儿女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要发挥协调作用。我的儿媳就比较聪明,在她母亲面前表扬爷奶怎么教孩子学知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在我们面前就说她的母亲对孙子是怎么严格,不溺爱。我们和亲家说起这些事都高兴,因为我们受到了表扬了。这无形之中,就统一了我们带孙的标准。
作为长辈隔代亲,往往会宠着孩子,实际上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但是我们往往却忽略掉了.
你说,谁是孙子?
韩秉祥
晨练的队伍还没有散,老李头就丛忙往市场跑。
我栏住问:“你干啥?”
老李头说:“俺去买肯德基。”
我笑着说:“你练昏了头,这麽早‘鸡’(裤筒里放屁—上了两叉了。别介意。)还没杀呢!”
老李头把脑袋一拍,说:“咳!忘了,这几天全叫老伴给支使糊涂了”。
原来,这个暑假,老李头老俩口子好不容易盼着儿媳把上小学的孙子送过来住几天。这不是,爷爷、奶奶尽心竭力地伺侯着,可是,小孙子就是不愿意吃家里做的饭。今天,要肯德基,明天,要麦当劳,后天,又要汉包堡。摆在桌上的好饭好菜连看都不看一眼……
这不,老李头买不着肯德基,只好买了半斤炸油条和几个糖饼。他一进家属小区,正好看见老伴领着孙子下了楼。孙子一看爷爷不是买的肯德基,小嘴儿立刻噘了起来说:“俺不吃,俺就是不吃!”说着,就委屈的哭起来.……
老李头一时也来了气,他 ...
文化水平高的一方要起榜样和带头作用。双方要互相交流,带孩子的经验和方法。应该说双方的出发点是好的,就大可不必在一些小事上暗中叫劲。我们那会儿带孙子是轮流制,一家带1——2个月,交接班的时候,我们都互相交流孙子的情况,包括孩子的优缺点,有哪些进步、趣事,饮食情况,大小便情款。这样我们对孩子的教养,就有了连续性。
另外,我觉得儿女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要发挥协调作用。我的儿媳就比较聪明,在她母亲面前表扬爷奶怎么教孩子学知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在我们面前就说她的母亲对孙子是怎么严格,不溺爱。我们和亲家说起这些事都高兴,因为我们受到了表扬了。这无形之中,就统一了我们带孙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