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评论:“两亲家”带孩子,该听谁的 四季草 评论于 2014-07-24 14:08 这种现象是人之常情,是“我比你能”的思想作怪,不是为了孩子。其实,孩子说你能你就能,你不能也能,孩子说你不能你就不能,你能也不能。孙子在他外婆家待几天回来,老伴就满怀希望的问;“说实话,奶奶疼你还是姥姥疼你?”孙子答:“奶奶!”我也问:“说实话,爷爷厉害还是姥爷厉害?"孙子答:”还是爷爷!“有一次我说;”在你姥姥家,说的是姥姥疼你姥爷厉害吧?“孙子闻听,就喊:”妈吗,白搭了。爷爷知道了!”你看,这么点孩子,活的多累? 奶奶姥姥带孩子时,我认为不能以谁的意见为主,应该以儿女的意见为主。如果姥姥奶奶带孩子有真本事,自己从小拉巴大的子女,现在绝不会把孩子让您带。姥姥奶奶带孩子,在吃喝拉撒睡上做好就可以,千万不要涉及的过多,涉及的过多孩子永远超不过他的父母。 西江 评论于 2014-07-24 13:30 隔代看孙首先要弄明白孩子的监护人是谁? 既然监护人是他的父母,那所有的意见都应该以孩子父母的意见为主,爷爷奶奶也好,外公外婆也罢,都是来帮忙的,说句不好听的话,就是充当保姆的责任。 那该听谁的便一目了然:主人说了算,“保姆”按主人的意见办。要是“保姆”有好建议被主人接受或采纳,则另当别论。有些事情,孩子在谁那儿,就按谁与孩子父母搭成的协议办;换窝再换方案。 总之,老人尽责即可,少管事,让做啥就做啥。 禾旭 评论于 2014-07-24 12:39 我们亲家合伙看我孙女,也许整个济南市也找不出第二家。因为我们两家吃住在一起共同看孩子三年半。直到孩子上幼儿园。 我的孙女生于2007年的7月25日,明天就是她的七周岁生日。当时,我老头子退居二线,在外地打工。家里就剩下我一人。儿子怕我寂寞就跟我生活在一起,生了孩子,我一个人忙不过来,就让亲家来帮忙。本应在儿子家居住,我去打下手。但我的房子大,能住下,就在我家里住了。同样,我们也是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不同的文化背景,在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如何克服这些弊端?我认为,还是个心胸的问题也是个道德修养的问题。我们虽然没有什么规定,但我们都有自己的底线。实行的是民主管理、双方协调管理。一、在教育孩子方面,绝不会出现“丁爷爷”的亲家的情况。孩子做错了事情,一人批评,两个的意见在孩子面前总是保持一致,不让孩子有任何空子可钻。而且我们能做到:当爸爸妈妈教育孩子,我们坚决保持冷静的态度,始终让爸爸妈妈作为第一责任人,绝不强行干涉。二、在孩子的穿戴方面,我们绝不攀比。以孩子舒适为目的。能省钱的就省钱,绝不乱花钱。三、在培养孩子的性格、习惯方面,以她姥姥为主,我为辅。四、经济上,因为老头子挣两份 ... 正觉寺宿舍党支部 评论于 2014-07-24 11:47 我们觉得应该能自己带就自己带,实在不行长辈带应该谁做的对,谁说的对就听谁的吗! 嘉言懿行 评论于 2014-07-24 10:30 (接上条)和几家亲家的关系,我们相处的也十分融洽,从来没有因为带孩子而产生什么矛盾,更不用说争吵了。由于孩子是由孩子父母为主带的,双方亲家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一些辅助事情。谁有时间,谁就多带几天。谁的经济条件好一些,谁就多资助一点。 由于坚持了上述原则,我们亲家几家,做到了和睦相处。我的几个儿女的小家庭在婆媳、姑嫂、妯娌等容易发生矛盾的关系中,都处理的非常好。更没有一家因为带孩子而不和谐的。 每当提及此事,大家便会异口同声地说:像我们这样的大家庭还真不多呢! 嘉言懿行 评论于 2014-07-24 10:28 孙辈孩子怎么带? ——回复话题《两亲家带孩子,该听谁的》 带孙辈孩子,我坚持的原则是:以孩子的父母为主,奶奶、爷爷,姥姥、姥爷为辅。我家几个孙辈孩子,无论我和老伴当爷爷奶奶,还是当外公外婆,都是遵循这原一则带大的。现在,有的上了大学,有的在读中学、小学,各方面发展的都不错。 以孩子父母为主,好处很多。既有利于孩子成长,让孩子享受到父爱母爱,从小享受到家的温暖,又有利于培养孩子父母的独立生活能力,使其及早获得家庭、事业双丰收。 我有一个女儿,她的公婆住的远,无法帮助带孩子。我和老伴便承担了主要任务。不过仍然坚持女儿夫妻为主的原则。外孙女上幼儿园前的2年,他们每天上班前把孩子送到我家,下班后便接回去。星期天和节假日,也都是他们自己带。(未完,接下条) 莱阳甜梨 评论于 2014-07-24 05:25 现在社会好,生活条件也不错,所以争相看孩子是目前普遍现象,如果生活结据的话谁也没心事看孩子,各奔各的。近几年当妈妈的大部分是80后,独生子女多,本身就自己惯自己,孩子不带,让老人来带,其实他们自己也不一定就是忙的不可开交,好像是一种依赖。为什么不送幼儿园?孩子还得由自己带,80后的独生子女大部是在幼儿长大的,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就不能去幼园?(现在的幼儿园条件很不错) 糖..糖 评论于 2014-07-23 21:36 丁爷爷的做法,对孩子的成长绝对有好处,我支持他。姥姥姥爷的做法属于溺爱了,孩子当然高兴,但是对孩子没有好处,这就是邓局所说的“退化"的第一步。要想同步教育孩子,必需采取措施,达成统一认识。这需要沟通措施。最好不要爷爷和姥爷直接沟通。万一说不好,两亲家红了脸就不好了。最好是先与儿子、儿媳达成共识,然后,由儿媳婉转的劝说姥姥、姥爷。而且,还应是长期地说服。为了孩子的成长,相信儿媳有这能力说服的。 lytcsgd6117 评论于 2014-07-23 21:15 7月5日我以社会热点之一写了《421模式谁之过》一篇短文,这种家庭结构不仅给孩子的抚养带来一个难题,在不久的将来,在养老问题上同样会出现更加棘手的难题。这都是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加以面对的现实。 轿山居士 评论于 2014-07-23 20:01 两家亲带孩子,谁说了算?按理说是:谁说得对,谁说了算。但关键是,谁说得对呢?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双方豁达,看得开,就好办,如果闹翻了,只有轮流看带了。要是只有一方在身边,就没得说了。
四季草 评论于 2014-07-24 14:08 这种现象是人之常情,是“我比你能”的思想作怪,不是为了孩子。其实,孩子说你能你就能,你不能也能,孩子说你不能你就不能,你能也不能。孙子在他外婆家待几天回来,老伴就满怀希望的问;“说实话,奶奶疼你还是姥姥疼你?”孙子答:“奶奶!”我也问:“说实话,爷爷厉害还是姥爷厉害?"孙子答:”还是爷爷!“有一次我说;”在你姥姥家,说的是姥姥疼你姥爷厉害吧?“孙子闻听,就喊:”妈吗,白搭了。爷爷知道了!”你看,这么点孩子,活的多累? 奶奶姥姥带孩子时,我认为不能以谁的意见为主,应该以儿女的意见为主。如果姥姥奶奶带孩子有真本事,自己从小拉巴大的子女,现在绝不会把孩子让您带。姥姥奶奶带孩子,在吃喝拉撒睡上做好就可以,千万不要涉及的过多,涉及的过多孩子永远超不过他的父母。
西江 评论于 2014-07-24 13:30 隔代看孙首先要弄明白孩子的监护人是谁? 既然监护人是他的父母,那所有的意见都应该以孩子父母的意见为主,爷爷奶奶也好,外公外婆也罢,都是来帮忙的,说句不好听的话,就是充当保姆的责任。 那该听谁的便一目了然:主人说了算,“保姆”按主人的意见办。要是“保姆”有好建议被主人接受或采纳,则另当别论。有些事情,孩子在谁那儿,就按谁与孩子父母搭成的协议办;换窝再换方案。 总之,老人尽责即可,少管事,让做啥就做啥。
禾旭 评论于 2014-07-24 12:39 我们亲家合伙看我孙女,也许整个济南市也找不出第二家。因为我们两家吃住在一起共同看孩子三年半。直到孩子上幼儿园。 我的孙女生于2007年的7月25日,明天就是她的七周岁生日。当时,我老头子退居二线,在外地打工。家里就剩下我一人。儿子怕我寂寞就跟我生活在一起,生了孩子,我一个人忙不过来,就让亲家来帮忙。本应在儿子家居住,我去打下手。但我的房子大,能住下,就在我家里住了。同样,我们也是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不同的文化背景,在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如何克服这些弊端?我认为,还是个心胸的问题也是个道德修养的问题。我们虽然没有什么规定,但我们都有自己的底线。实行的是民主管理、双方协调管理。一、在教育孩子方面,绝不会出现“丁爷爷”的亲家的情况。孩子做错了事情,一人批评,两个的意见在孩子面前总是保持一致,不让孩子有任何空子可钻。而且我们能做到:当爸爸妈妈教育孩子,我们坚决保持冷静的态度,始终让爸爸妈妈作为第一责任人,绝不强行干涉。二、在孩子的穿戴方面,我们绝不攀比。以孩子舒适为目的。能省钱的就省钱,绝不乱花钱。三、在培养孩子的性格、习惯方面,以她姥姥为主,我为辅。四、经济上,因为老头子挣两份 ...
嘉言懿行 评论于 2014-07-24 10:30 (接上条)和几家亲家的关系,我们相处的也十分融洽,从来没有因为带孩子而产生什么矛盾,更不用说争吵了。由于孩子是由孩子父母为主带的,双方亲家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一些辅助事情。谁有时间,谁就多带几天。谁的经济条件好一些,谁就多资助一点。 由于坚持了上述原则,我们亲家几家,做到了和睦相处。我的几个儿女的小家庭在婆媳、姑嫂、妯娌等容易发生矛盾的关系中,都处理的非常好。更没有一家因为带孩子而不和谐的。 每当提及此事,大家便会异口同声地说:像我们这样的大家庭还真不多呢!
嘉言懿行 评论于 2014-07-24 10:28 孙辈孩子怎么带? ——回复话题《两亲家带孩子,该听谁的》 带孙辈孩子,我坚持的原则是:以孩子的父母为主,奶奶、爷爷,姥姥、姥爷为辅。我家几个孙辈孩子,无论我和老伴当爷爷奶奶,还是当外公外婆,都是遵循这原一则带大的。现在,有的上了大学,有的在读中学、小学,各方面发展的都不错。 以孩子父母为主,好处很多。既有利于孩子成长,让孩子享受到父爱母爱,从小享受到家的温暖,又有利于培养孩子父母的独立生活能力,使其及早获得家庭、事业双丰收。 我有一个女儿,她的公婆住的远,无法帮助带孩子。我和老伴便承担了主要任务。不过仍然坚持女儿夫妻为主的原则。外孙女上幼儿园前的2年,他们每天上班前把孩子送到我家,下班后便接回去。星期天和节假日,也都是他们自己带。(未完,接下条)
莱阳甜梨 评论于 2014-07-24 05:25 现在社会好,生活条件也不错,所以争相看孩子是目前普遍现象,如果生活结据的话谁也没心事看孩子,各奔各的。近几年当妈妈的大部分是80后,独生子女多,本身就自己惯自己,孩子不带,让老人来带,其实他们自己也不一定就是忙的不可开交,好像是一种依赖。为什么不送幼儿园?孩子还得由自己带,80后的独生子女大部是在幼儿长大的,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就不能去幼园?(现在的幼儿园条件很不错)
糖..糖 评论于 2014-07-23 21:36 丁爷爷的做法,对孩子的成长绝对有好处,我支持他。姥姥姥爷的做法属于溺爱了,孩子当然高兴,但是对孩子没有好处,这就是邓局所说的“退化"的第一步。要想同步教育孩子,必需采取措施,达成统一认识。这需要沟通措施。最好不要爷爷和姥爷直接沟通。万一说不好,两亲家红了脸就不好了。最好是先与儿子、儿媳达成共识,然后,由儿媳婉转的劝说姥姥、姥爷。而且,还应是长期地说服。为了孩子的成长,相信儿媳有这能力说服的。
lytcsgd6117 评论于 2014-07-23 21:15 7月5日我以社会热点之一写了《421模式谁之过》一篇短文,这种家庭结构不仅给孩子的抚养带来一个难题,在不久的将来,在养老问题上同样会出现更加棘手的难题。这都是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加以面对的现实。
轿山居士 评论于 2014-07-23 20:01 两家亲带孩子,谁说了算?按理说是:谁说得对,谁说了算。但关键是,谁说得对呢?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双方豁达,看得开,就好办,如果闹翻了,只有轮流看带了。要是只有一方在身边,就没得说了。
奶奶姥姥带孩子时,我认为不能以谁的意见为主,应该以儿女的意见为主。如果姥姥奶奶带孩子有真本事,自己从小拉巴大的子女,现在绝不会把孩子让您带。姥姥奶奶带孩子,在吃喝拉撒睡上做好就可以,千万不要涉及的过多,涉及的过多孩子永远超不过他的父母。
既然监护人是他的父母,那所有的意见都应该以孩子父母的意见为主,爷爷奶奶也好,外公外婆也罢,都是来帮忙的,说句不好听的话,就是充当保姆的责任。
那该听谁的便一目了然:主人说了算,“保姆”按主人的意见办。要是“保姆”有好建议被主人接受或采纳,则另当别论。有些事情,孩子在谁那儿,就按谁与孩子父母搭成的协议办;换窝再换方案。
总之,老人尽责即可,少管事,让做啥就做啥。
我的孙女生于2007年的7月25日,明天就是她的七周岁生日。当时,我老头子退居二线,在外地打工。家里就剩下我一人。儿子怕我寂寞就跟我生活在一起,生了孩子,我一个人忙不过来,就让亲家来帮忙。本应在儿子家居住,我去打下手。但我的房子大,能住下,就在我家里住了。同样,我们也是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不同的文化背景,在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如何克服这些弊端?我认为,还是个心胸的问题也是个道德修养的问题。我们虽然没有什么规定,但我们都有自己的底线。实行的是民主管理、双方协调管理。一、在教育孩子方面,绝不会出现“丁爷爷”的亲家的情况。孩子做错了事情,一人批评,两个的意见在孩子面前总是保持一致,不让孩子有任何空子可钻。而且我们能做到:当爸爸妈妈教育孩子,我们坚决保持冷静的态度,始终让爸爸妈妈作为第一责任人,绝不强行干涉。二、在孩子的穿戴方面,我们绝不攀比。以孩子舒适为目的。能省钱的就省钱,绝不乱花钱。三、在培养孩子的性格、习惯方面,以她姥姥为主,我为辅。四、经济上,因为老头子挣两份 ...
由于坚持了上述原则,我们亲家几家,做到了和睦相处。我的几个儿女的小家庭在婆媳、姑嫂、妯娌等容易发生矛盾的关系中,都处理的非常好。更没有一家因为带孩子而不和谐的。
每当提及此事,大家便会异口同声地说:像我们这样的大家庭还真不多呢!
——回复话题《两亲家带孩子,该听谁的》
带孙辈孩子,我坚持的原则是:以孩子的父母为主,奶奶、爷爷,姥姥、姥爷为辅。我家几个孙辈孩子,无论我和老伴当爷爷奶奶,还是当外公外婆,都是遵循这原一则带大的。现在,有的上了大学,有的在读中学、小学,各方面发展的都不错。
以孩子父母为主,好处很多。既有利于孩子成长,让孩子享受到父爱母爱,从小享受到家的温暖,又有利于培养孩子父母的独立生活能力,使其及早获得家庭、事业双丰收。
我有一个女儿,她的公婆住的远,无法帮助带孩子。我和老伴便承担了主要任务。不过仍然坚持女儿夫妻为主的原则。外孙女上幼儿园前的2年,他们每天上班前把孩子送到我家,下班后便接回去。星期天和节假日,也都是他们自己带。(未完,接下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