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部之家
  1. 首页
  2. 专题
  3. 本期话题
  4. 所有评论:两会看“教育”,你有话说吗?

所有评论:两会看“教育”,你有话说吗?

dzlfr1971053
dzlfr1971053 评论于
支持!孩子上学年龄太小了非常不好。现在很多孩子上学不是上学而是替父母上学。
凡尘俗影
凡尘俗影 评论于
一个人的学业永远不可能有穷尽,只要他有能力,在现代社会,他可以取得很多个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所谓的学制,我觉得本身就是个桎梏。
凡尘俗影
凡尘俗影 评论于
你们这些老匹夫,懂什么?瞎评论。三十而立,就是指学有所成,同时也是一个人心理年龄趋于成熟的时候,这个年纪才能够全面考虑问题,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12年应试教育和10年应试教育有什么区别?难道不用父母出钱给孩子上补习班?晚上学,难道不用父母出钱请家教?我们应该将学制自由化,有些父母出钱多,孩子聪明,可以优先结束学业,只要考试合格,我们应该放开的是这个。不要在学习的路上,达到目标还要跟其他孩子一起傻傻的坐在教室里一遍一遍的翻看着将来可能一次也用不到的书本。
阳信县法院
阳信县法院 评论于
应取消地方差别对待,使每位考生共享公平。
yeynsn
yeynsn 评论于
我支持莫言和朱校长的观点。赞成第一个意见!
娴雅女人
娴雅女人 评论于
我也十分赞成笠翁的说法!中小学学制从12年改为10年这个建议提的好,实行十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取消小升初考试,让孩子们坐上直通车,在一贯制教育学校愉快学习。应该让每个孩子都享受10年免费义务教育,而且都有机会升入大学和职业学院学习,从制度上杜绝童工现象,向社会输送高质量的各方面的人才。
桃园愤青
桃园愤青 评论于
(三)这种状况,大学没有责任吗?教育部可以不闻不问吗?
    博士生毕业买豆腐、卖猪肉,还当成典型来宣扬,我觉得是一种悲哀,难道买豆腐、卖猪肉真的需要博士学历。苦读将近30年书,就成了一个买豆腐的,况且至今也没有听说卖出什么名堂,岂不是天大的悲哀!
    现在, 的大学,只要拿钱就有学上,你是否学有专长,毕业后是否就业,他们就不管了,大学位的是挣钱,并且分数线越低学费越高,这样的大学砍掉才对。
   所以,我说学制和教育内容要改革的是大学。
桃园愤青
桃园愤青 评论于
(二)现在,提倡12年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国家的教育根本大法,要改学制是要有法律来规定。不是,那一个人说改为10年,就十年了。义务教育法规定家长、学校、政府、社会都有各自的义务和权利。学制要改,得有配套的教材、师资、政策,不是一句话就能够解决了的。莫言是文艺明星作家,对文艺创作提出提案才顺理成章,忽然提出改革学制,可真是叫人瞠目结舌,不得其解。教育部长、于丹之类的学者就显得落伍了。这使我又想起了夏时制,当年,有专家学外国搞夏时制,华国锋(李鹏?)听了,但是,不和中国国情呀,立马改回去了。莫言这个建议不知会有什么结果。
     孩子6入学,是符合到今天事情的。7岁8岁入学,这期间就要在幼儿园里,幼儿园的费用比大学还高,这不但延长了孩子将来参加工作的时间,无形之中还增加了家长的经济负担。
     坚持普及12年高中义务教育,是符合中国国情的。这一阶段是打基础是很重要的阶段。目前,中小学抓得紧张,有其弊端。但是,据说,大学基本上是放羊式的教育,管理不严格。许多家长反应学生上了几年大学,就是去“站”(完儿)了几年,什么也没有学的到,背着一堆书回家了,还专业不对口,毕业使失业。找到工作也是专业不对口。这种状况,大学没 ...
桃园愤青
桃园愤青 评论于
我所知道的教育体制改变
   (一)  我的父辈时,村村都有小学。小学四年,9——10岁入学,12——13岁小学毕业。完小两年,能考上完小的很少,完小毕业就算是很有知识了,会被受到重用。50代中期,基本上普及了完小教育。但是,那时能考上初中的很少,考上初中上高中就比较容易。
     我们这一代,初中教育入学率大有提高,达到了50%。但是考上高中的很少,升学率至多10%。我高中毕业应该是20岁(小学辍学一年)。那时,大学毕业于专科,22岁就可以参加工作。没有上过大学,不知道本科都是年,我知道的大概是3年吧。而现在,没有了小中专,也没有了专科(特设的专科知识针对分数极低的学生)
    文革时期,先是由王侯了倡议,然后许多人支持,最后毛泽东批准下,于是全国小学下放到大队办。从幼儿园到高中一条龙,这个倡议短命,不几天就变回去了。70年代初期,名义上是普及了高中教育,8岁入学,小学5年,初中两年,高中两年(带帽高中)。但是,名不副实,多数是搞社会活动,参加劳动,实际是培养没有文化的劳动者。
   实行义务教育法的情况大家都知道。9年义务教育,小学5年,初中5年。高中3年,高中的入学率在20——40%。
雾海帆影
雾海帆影 评论于
小学完全可以五年学完。初中三年,高中三年。普及11年教育并不困难。
123>最后一页
发表评论

2025 © 《老干部之家》杂志社   鲁ICP备2023044249号

电脑版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