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部之家
  1. 首页
  2. 专题
  3. 本期话题
  4. 所有评论:我们需要怎样的“孝”

所有评论:我们需要怎样的“孝”

lyxlgbj001
lyxlgbj001 评论于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lyxlgbj001
lyxlgbj001 评论于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

  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Y青青
Y青青 评论于
孝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是做人的底线,不尽孝道的人,终究会遭到报应。
于春永
于春永 评论于
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责任,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是良好家风的象征。我们孝敬老人,也是给儿孙做榜样,“忠孝传家远,诗书继世长。”在家做孝子,为国是忠臣。我常说,别和不孝的人交往,对自己的父母不好,怎能对别人好?多少年来,我一直认为这是良言。现在要在社会上形成美好的国风,应当从家风抓起。只有人人有孝心,个个能自律,社会才会发展,歪风才能减少,腐败才能杜绝,国家才能昌盛!
半瓶茅台
半瓶茅台 评论于
对《二十四孝》要正确理解,那些故事肯定有一部分是编的,那也是古人为了教育后代孝敬父母而编的故事,本意当然是好的。我们现在加大应该从正面的教育人们孝敬父母的力度,而有些媒体,特别是有些县级电视台总是播放一些子孙如何不孝敬老人的故事,甚至丑化老人,这样是会把人教坏的,当然他们只要是为了做虚假广告,电视台也不敢打上台名。可悲的是我们的宣传部门视若罔闻,任其胡作非为。唉.......
快乐老顽童
快乐老顽童 评论于
孝,一个古老的话题,也是一个永久的话题。我今年七十五岁了。1959年我刚参加工作时,一月工资29.5元,每月给老家的父母寄去10——15元,孝敬父母,资助家用。三年自然灾害时,我因营养不良,患过严重水肿,仍然坚持每月给父母寄去一半的工资。结婚后,我和妻子每月工资加起来78.5元,我们共同赡养双方老人,每月都是首先计划出一份钱来,寄给老家父母。这是我们尽孝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就是在精神上对老人的体贴、关心、慰藉,总是尽力去做的。特别是双方老人的晚年,是接在我们身边度过的。我们的做法,也对孩子们是个榜样。现在他们也都非常孝顺,他们夫妻双方也都非常和睦。所以,我的感受就是,孝,是中华民族需要永远传承的美德。在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过程中,一定要继续强化“孝”的教育,当然,与时俱进,“孝”的内涵,会有新的丰富,但无论怎么说,这“孝”必须是诚心诚意的、言行如一的、坚持不懈的,不是在广场上给老人洗洗脚做做样子的事,也不是在演唱会上唱几次歌的事,“孝”是一定要继续实实在在的充分发扬的。
fwj060
fwj060 评论于
少让老人操心极为大孝。
八月树
八月树 评论于
一个家有一个家的情况,也有不同的尽孝办法。
总的看法是,不孝的家庭出不了好孩子,古时的忠臣出于孝子门有道理。
皎洁
皎洁 评论于
孝敬父母、孝敬老人,必须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去尽孝道。
古稀老张
古稀老张 评论于
七律.无争天理孝高堂
无争道理孝高堂,父母真情命即郎
母爱人间最伟大,父严恨子快成钢.
孩儿学业能优秀,忘苦双亲喜欲狂.
亚圣后人千载颂,择邻孟母万年芳
第一页<910111213>
发表评论

2025 © 《老干部之家》杂志社   鲁ICP备2023044249号

电脑版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