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部之家
  1. 首页
  2. 专题
  3. 本期话题
  4. 所有评论:我们需要怎样的“孝”

所有评论:我们需要怎样的“孝”

rsdym
rsdym 评论于
当今的社会好,老人的温饱问题都能解决,关键是心理寂寞,儿女外出拼搏,多少孩子不在身边,剩下两个或一个孤独的老人,精神养老是个大问题。儿女们能经常回家陪陪老人是最大的孝。我们黄山寺社区的老干部开展爱老扶老助老“网格化”管理,为空巢老人配“精神老伴”,这也为孩子们做出了榜样。
笠翁立仁
笠翁立仁 评论于
孝道不是山珍海味,不是绫罗绸缎。
孝顺是不忘父母的归盼;
孝顺是老人寂寞有儿女的陪伴。
常青树
常青树 评论于
我的老妈83岁了,是个离休干部,每月5千多元,可钱解决不了她的孤独,多亏我们姊妹多,每人一个星期3陪,可我们也有孩子,还要接孙子上学,给儿子媳妇做饭,眼看我的儿子媳妇又要2胎,老妈又不愿意到我们家住,姊妹都出现了我的这种情况,我们非常作难,找保姆老妈不愿意,我们不放心,上养老院老妈过惯了自由的生活,说不习惯,她现在有我们姊妹5人管,可到老了我们怎么办就一个,我给老妈说你知足吧,我们到老了不如你啊,我希望我的儿子以后就像我对我的老妈一样就知足了。关爱我现在的老妈,就是关爱20年后的自己。
幸福的家
幸福的家 评论于
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顺自己的父母,也是为自己的儿子榜样,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家风,他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要牢记古训:棍棒出孝子,娇儿无孝子。
桃园愤青
桃园愤青 评论于
我和老伴的双亲都是85岁以上去世的,我彻底脱去了孩子皮,成为家里的一宝了,是被孝顺的对象。但是,我们不太老,才68岁。虽然有点小病,还可以劳作,眼下是不需要拖累儿子。我希望其实很简单:1、儿子自己照顾好自己,平平安安的,干好自己的工作,只要他们过的好,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孝顺了。2、儿子心里要有爹妈,常回家看看,没有时间打个电话也行,但是,“三大”节日一定要回来,全家团圆是我的第一大乐事。
     3、我们一旦得大病了一定要挂在心上,领我们去医院。治不了的病,就不要开膛破肚了,随遇而安。4、将来,如果我们去了养老院,一定要常常看看我们,叫人知道我们是有子女的人。如果我们有一天痴呆了,不要嫌弃我们,嫌弃也是白搭,那时我们是不知道的。
      前两条儿子都做到了。后两条是提前预测,也算是提前预告。今天不知明天的事,快快乐乐过好每一个今天吧!哈哈!
纪慎言
纪慎言 评论于
孝是老生常谈了,但是说说容易,做起来难。怎么样才算是孝?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特定环境都会有特定的答案。我姊妹七个,我是长兄。在孝敬父母问题上我尽力为弟弟妹妹们做好样子,但是也仅仅是在花钱问题上不与弟弟妹妹们攀比而已。平常回家除礼物食品以外,给父母钱是我的主要孝行,这两年平均每年5000元左右。父亲逝世后,给母亲的钱保持在原来数目。不过其中一部分经母亲允许给了守着母亲的三弟与四弟。我觉得相比弟弟们,他们比我尽孝实在,付出更大,所以我很感激他们。抽时间尽量多地回家看看,一半是看望老娘,一半是感谢弟弟们包括两个贤惠的弟媳。每次回家我都是带上好酒好菜好茶好礼,除了给老娘的都是给他们的。我给他们敬酒、道谢,最终还是为了让他们把老娘伺候好,来弥补一下自己不在老娘身边所造成的行孝缺陷。我的两个儿子也很懂得孝顺我们老两口以及他们的爷爷奶奶,老大到我老家县上出差,好几次都顺便赶回老家看望老人,并送上钱物。我们现在的经济条件不错,我们老两口对孩子的要求是:好好做人,谨慎处事,不让父母挂心就是最好的孝顺了!
土地
土地 评论于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新的“二十四孝”,在父母身体状况良好的情况下,多数有条件的人,完全可以做的很好。但当父母有病卧床时,能否陪在身边,擦屎端尿,恐怕在“二十四孝”以外,做不到的就大有人在了。而且,这期间也最能体现孝与不孝的关键。
笠翁立仁
笠翁立仁 评论于
孝心的具体表现
我认为孝敬父母,不仅要赡养父母,更要尊敬父母,要重在精神关怀。孝敬老人,在精神上给老人一种慰藉最重要。平时多给父母打个电话嘘寒问暖,过年过节时常回家看看,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这些都是孝心的具体表现。很多时候父母的愿望其实很小、很平凡,只要多陪陪他们,精神的慰藉比每天给他们山珍海味、锦衣玉食要强得多。“关爱今天的老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这样做也是为子孙后代做出榜样。
桃园愤青
桃园愤青 评论于
血腥的不和时宜的内容。2、多宣传现代孝敬老人的新人新事,会比那遥远的故事更有教育意义。
桃园愤青
桃园愤青 评论于
我对《二十四孝图》的看法。
我以前是不知道也没有看到《二十四孝图》。退休以后,有一回,我到有事学校看到《二十四孝图》画到了学校的宣传墙上。看了其中的“埋儿奉母”、“恣蚊饱血”,我就反感,心里寒掺极了。人类文明,发展到了今天,进行这样的教育是杀敌八百,自伤一千,得不偿失。
后来查了一下资料,对《二十四孝图》有了了解。它产生于封建社会,宣扬封建的是孝道。封建社会提倡的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孝道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对《二十四孝图》要一分为二的看,一方面始作俑者其目的就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其中也包含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值得传承的。就其内容看是良莠并存的,其中不乏糟粕。当年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在家网上看到,我们省有的学校,也把这东西画到了墙上,看来是上级主管部门是当做任务布置下来的。这实在是决策者的一大失误。建议;1、去掉这古老的东西,换上新《二十四孝图》。2、重新审核老《二十四孝图》的内容,去掉那些血 ...
第一页<10111213>
发表评论

2025 © 《老干部之家》杂志社   鲁ICP备2023044249号

电脑版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