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部之家
  1. 首页
  2. 专题
  3. 本期话题
  4. 所有评论:我们需要怎样的“孝”

所有评论:我们需要怎样的“孝”

爱心飞扬
爱心飞扬 评论于
孝为白善先,这是中国人的光荣传统。然而,孝也是要“与时俱进”的,社会发展了,时代不同了,虽然孝的形式不能变,但是孝的内容却在不断的变化,如果我们今天再用“埋儿养母”、“老莱子娱亲”等二十四孝的故事来说事,未免贻笑大方。孝,首先是要有孝心,心里想着父母,尽自己最大能力去赡养父母,常回家看看父母。但是,不能要求所有人都守在父母身边,更不能在力不能逮的情况下硬着头皮去“尽孝”。我有位邻居,是本省某市的老干部,为照顾孙辈来青岛,今年春节回老家看望九旬老母,不幸心脏病突发,驾鹤西去,这个孝就再也尽不成了。
对待儿孙,也只能要求他们心里有咱们就行,有条件就回家看看。能够把自己的工作做好,能为国家做一点贡献就是最大的孝。
2335215726
2335215726 评论于
在我们对孝道采取否定和疑虑态度的时候,孝道在海外却得到了较好的传承。港澳台地区对孝道的认识和实践,比我们内地要好得多。韩国、日本、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国,对孝道更是珍爱有加。韩国百分之九十的国民认为,行孝是家和万事兴的基础,也是做人的美德,只有在家庭中尽孝,在工作上才能敬业,对国家才能尽忠。孝道作为儒家文化的基石,在韩国社会精神文化生活中占有主导地位,浸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在韩国,不孝之人被人瞧不起,无法社会上立足。新加坡极为重视孝道的教育,在小学生第二语言课本的18篇文章中,讲孝道故事的就有8篇。

        纵观孝道传承的历史,使我们认识到,把孝道捧到天上或踩入地下,都是偏激的,孝道应当回归到公民道德教育基础的位置上来。万善德为本,而孝道是一切伦理道德的基础,足见其地位之重要。
fwj060
fwj060 评论于
能让老人高兴即为孝之大者。
高淑凤
高淑凤 评论于
孝顺,孝顺,以顺为孝甚好!
古帆
古帆 评论于
曾经孝敬过父母,虽然“不够标准”,也算是心中有老,行动有为。这些都是应该的,人老了,回想起来仍然感觉当初有不到位之处,只是后悔已晚,徒留惭愧之情。而对子孙,没有过高要求,不惹事不惹气,不给添麻烦,心里有老的就可以了。不要勉强他们。自己身体好时,不想麻烦他们,自己若有需要时应该让他们知道,并且给予适当的温情体贴。儿女有那份心就行了。孝,自古就是中国人的心结,现在强调孝,是说社会上不孝的情况不少,这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许波
许波 评论于
老年人是被“孝”的对象讨论这个问题不能说没有必要。若老年人讨论这个问题,讨论的重点和立足点应该放在老年人如何赢得子女的孝,而不是把问题的落脚点放在子女应该孝上。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下邪恶得到的是惩罚。我们应该种下什么呢,我们应该得到什么样的孝呢?
喜乐长寿族
喜乐长寿族 评论于
子女如何对老人尽孝,法规已有规定,不少人从不同的角度总结了很多条条。
    我认为尽孝很简单,但是很难做到。作为子女对待自己的老人在生活起居和身心健康等方面,心思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就是最大的尽孝。
    多年来我不断地用这种思想教育孩子。我自认为是很孝顺的儿子,但是反思起来,对待父母的心思还是不如对儿女用的多,在儿女面前经常检讨我对我父母就没有做到这一点。随着岁月的流失,我大儿子结婚25年,二儿子结婚23年,女儿结婚19年了,几个家庭和谐相处,从没有过红脸的现象,儿、孙两辈人对我们老两口非常孝顺,我们全家天天开开心心快快乐乐。
俗语说,“养儿方知父母恩”,但是,不少人就是做不到这一点。光知道养儿女,不知道养父母。
dyqzgc
dyqzgc 评论于
人要学会“感恩”以上感谢父母。二是感谢朋友。三是感谢帮助过你的人。四是感谢原来对你有意见的人。是他们教会了你成长、生活。
于老头为善
于老头为善 评论于
对老人“孝”就是让老人“乐”
   小时候在外婆家见墙上挂着一幅《孝敬》图。画面是:华堂之上坐着两位年逾九旬的老妇夫,他们的儿子是位年逾古稀的官员,却头戴乌纱,身穿红袍,做小孩状肩挑小孩子游戏用的小水担,做滑倒在地状。衣衫被湿,水洒满地,逗得两位老人及满堂儿孙们哈哈大笑。
这幅画意义深刻,它说明孝敬老人就不应该让老人忧伤,而应该让老人快乐,让老人欢欢乐乐地安度晚年。这画多年不见,已经失传,如果我能作画,一定画上几幅赠给老人和子女以及青少年朋友。
记得童年舅舅为了让外婆开心,就组织我们孙一辈的孩子们给外婆一起踢毽子,你踢给我,我踢给你,外婆可高兴了;我的爷爷爱玩牌,父亲就给爷爷一块打牌,并故意将钱输给爷爷让爷爷高兴。
如今自己年逾古稀,余年应避免忧伤,活一天就要活得健康快乐。子曰“七十而从心所欲”,就是告诫我们要快快乐乐安度晚年。当我拿着相机给孙子孙女照相,他们却做着各种鬼脸;当我们一起郊游,虽然没有危险孩子们却上前搀扶我;当我心中烦恼时,他们总是讲些笑话来引逗我……看到这一切使我心情非常愉快。
俗话说“老如玩童”,实际老人比儿童更需要玩乐。儿童有成长的压力,需要学习许多知识来面对未来;老年 ...
于老头为善
于老头为善 评论于
谈子女之孝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每个人从“呱呱坠地”起,开始沐浴在父母的爱抚之下,这种亲情至爱只能用至孝来报答。
然而,如今的时代生活节奏快,繁忙的工作生活很难让其子女在身边来尽孝心,更多的子女是给予父母物质上的享受。但父母需要的并不完全是这些,关心父母更重要的是在心理上给予关照。要让父母有幸福愉快之感,感到老年快乐地生活,在享福。子女关心父母的行为表现极为重要。如在外地的子女每周至少打一次电话问候,分居的子女常回家看看等。那首《常回家看看》唱出了父母们的心声和期盼。
孝道是全人类的共识。在我国有许多孝道的典型,古代就有评比排行榜,如十二孝。在国外对孝道也非常重视:美国希拉里竞选总统时,就用她孝敬母的事例来拉选票。前总统小布什在任时,几次用电话告诉母亲,因公务太忙不能回家探望母亲。他的父亲老布什批评他:“在爱与责任面前,所有的忙碌与阻碍,都不能成为理由!”
  一个人,无论平凡还是尊贵,在父母面前,他永远都是一个孩子。在父母需要的时候陪伴在他的身边,这是每个孩子应尽的基本义务。
人世间,滚滚红尘,物欲横流,所有一切都充满了太多的变数,而唯一亘古不变的是父母之爱,它不因时光 ...
第一页<34567>最后一页
发表评论

2025 © 《老干部之家》杂志社   鲁ICP备2023044249号

电脑版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