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评论:我们需要怎样的“孝” 于老头为善 评论于 2014-03-14 14:58 千万不能忽悠孩子们 ——看《埋儿养母》壁画所思 最近,在我们小区附近小学的外墙上,用彩色书画绘制了宣传孝道的《二十四孝图》,看到宣传孝道使我非常振奋,但仔细阅读一下,其中有些内容使我感到非常痛心,回家后久久不能入睡。 其中有一幅《埋儿养母》介绍道: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食,盍埋此子?儿可再有,母不可复得。” 妻不敢违。巨遂掘坑三尺余,忽见黄金一釜,上云:“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看到这故事心中很不平静,于是就与在场的几个小学生谈论起来。“同学们!你们了解这个故事吗?” “知道,老师都给我们讲啦!” 有个八九岁的孩子,立即将话接了过去“我想,这个郭巨不是孝子,他想叫他妈快点死。你们想想,如果我爸爸将我埋掉,奶奶知道后,马上就会死过去!” 另一个孩子非常气愤地接了过去,狠狠地说:“我看那个郭巨不如把儿子杀死,煮儿子的肉来养活他妈不好吗?别浪费了这么好的美食。郭巨没有财力养母亲,杀儿子草菅人命,他还是人吗?” 又有一个孩子,将话接了过去:“郭巨掘地就能掘出黄金,这是真的吗?我看是在 ... 吕京蝈1949 评论于 2014-03-14 12:45 孝敬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一个做儿女应尽的义务,义不容辞,尽心尽力! . 张子荣 评论于 2014-03-14 10:15 要重读<<弟子规>> 张子荣 评论于 2014-03-14 10:13 孝大于天,也就是天经地义 泉城长流水 评论于 2014-03-14 10:02 孝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孝的表达有多种形式,如有义孝,边防战士、出远门工作的人们,虽然不在膝下服侍老人,但用他们的业绩能让父母感到骄傲和欣慰,这是义孝;有情孝,每天守在父母身边,关心老人的衣食住行,让老人生活的舒舒服服,这是情孝;还有面孝,平常不问不管老人的生活冷暖,而在逢年过节,老人生辰或忌日时大操大办,显示自己的孝心,这是表面的孝,是面孝;还另有一种耻孝,违纪犯法的,自残生命的都会给父母带来莫大的伤害,尽管心有孝情,但这是耻孝。还有----更多形式。世人你是用什么形式表达孝心的,想想看。 陆林 评论于 2014-03-14 09:25 "孝"是传统文化中最重要部分,过去《三字经》、《弟子规》等启蒙书藉无不先强调要做个孝子,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忠臣自古出孝门”。 草堂翁 评论于 2014-03-14 08:47 父母对子女的养育是无微不至的,子女对父母的赡养应该、也必须不讲价钱。 果实 评论于 2014-03-14 08:29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老人是弱视群体,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全社会都应关注,尤其是政府更要纳入发展规划,让老人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用、老有所帮,更重要的是老人的精神护理和医疗护理。俗话说忠孝不能两全,孩子们都上班,不能天天护理老人。要形成社区养老规模,培养一批护理工(懂护理专业知识),进家庭护理老人,这种方式也是“孝”。 yushizhong 评论于 2014-03-14 08:25 孝也要“与时俱进”。古人信奉的二十四孝有些荒诞不经,愚昧无知,甚至有的违背法理情理,已经不能作为榜样来效仿了。我们学习古人的孝,要学习古人的孝“心”,学那种精神。 我伺候双亲四年有余,写下了一百多篇侍老日记。2012年我把这些日记汇集成册,取名《人生苦旅》,由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全书18多万字,分为四部分:多事之秋 人生苦旅 福星陨落 侍老随想 在我家乡引起反响,我的几个学生看了打电话给我哭诉说自己做的不够,几位老人看了还给我写来长长的信件,有的单位找到我要集体购置。可惜950本书连卖带送人,早已告罄。 老骥 评论于 2014-03-14 08:12 我和老伴已年过七十,常年有病,多次住院。我们不缺钱花,只希望子女常给我们打电话,常回家看看,帮我做一些我做不了的事,并要求他们给自己的孩子做榜样。
于老头为善 评论于 2014-03-14 14:58 千万不能忽悠孩子们 ——看《埋儿养母》壁画所思 最近,在我们小区附近小学的外墙上,用彩色书画绘制了宣传孝道的《二十四孝图》,看到宣传孝道使我非常振奋,但仔细阅读一下,其中有些内容使我感到非常痛心,回家后久久不能入睡。 其中有一幅《埋儿养母》介绍道: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食,盍埋此子?儿可再有,母不可复得。” 妻不敢违。巨遂掘坑三尺余,忽见黄金一釜,上云:“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看到这故事心中很不平静,于是就与在场的几个小学生谈论起来。“同学们!你们了解这个故事吗?” “知道,老师都给我们讲啦!” 有个八九岁的孩子,立即将话接了过去“我想,这个郭巨不是孝子,他想叫他妈快点死。你们想想,如果我爸爸将我埋掉,奶奶知道后,马上就会死过去!” 另一个孩子非常气愤地接了过去,狠狠地说:“我看那个郭巨不如把儿子杀死,煮儿子的肉来养活他妈不好吗?别浪费了这么好的美食。郭巨没有财力养母亲,杀儿子草菅人命,他还是人吗?” 又有一个孩子,将话接了过去:“郭巨掘地就能掘出黄金,这是真的吗?我看是在 ...
泉城长流水 评论于 2014-03-14 10:02 孝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孝的表达有多种形式,如有义孝,边防战士、出远门工作的人们,虽然不在膝下服侍老人,但用他们的业绩能让父母感到骄傲和欣慰,这是义孝;有情孝,每天守在父母身边,关心老人的衣食住行,让老人生活的舒舒服服,这是情孝;还有面孝,平常不问不管老人的生活冷暖,而在逢年过节,老人生辰或忌日时大操大办,显示自己的孝心,这是表面的孝,是面孝;还另有一种耻孝,违纪犯法的,自残生命的都会给父母带来莫大的伤害,尽管心有孝情,但这是耻孝。还有----更多形式。世人你是用什么形式表达孝心的,想想看。
果实 评论于 2014-03-14 08:29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老人是弱视群体,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全社会都应关注,尤其是政府更要纳入发展规划,让老人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用、老有所帮,更重要的是老人的精神护理和医疗护理。俗话说忠孝不能两全,孩子们都上班,不能天天护理老人。要形成社区养老规模,培养一批护理工(懂护理专业知识),进家庭护理老人,这种方式也是“孝”。
yushizhong 评论于 2014-03-14 08:25 孝也要“与时俱进”。古人信奉的二十四孝有些荒诞不经,愚昧无知,甚至有的违背法理情理,已经不能作为榜样来效仿了。我们学习古人的孝,要学习古人的孝“心”,学那种精神。 我伺候双亲四年有余,写下了一百多篇侍老日记。2012年我把这些日记汇集成册,取名《人生苦旅》,由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全书18多万字,分为四部分:多事之秋 人生苦旅 福星陨落 侍老随想 在我家乡引起反响,我的几个学生看了打电话给我哭诉说自己做的不够,几位老人看了还给我写来长长的信件,有的单位找到我要集体购置。可惜950本书连卖带送人,早已告罄。
——看《埋儿养母》壁画所思
最近,在我们小区附近小学的外墙上,用彩色书画绘制了宣传孝道的《二十四孝图》,看到宣传孝道使我非常振奋,但仔细阅读一下,其中有些内容使我感到非常痛心,回家后久久不能入睡。
其中有一幅《埋儿养母》介绍道: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食,盍埋此子?儿可再有,母不可复得。” 妻不敢违。巨遂掘坑三尺余,忽见黄金一釜,上云:“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看到这故事心中很不平静,于是就与在场的几个小学生谈论起来。“同学们!你们了解这个故事吗?”
“知道,老师都给我们讲啦!” 有个八九岁的孩子,立即将话接了过去“我想,这个郭巨不是孝子,他想叫他妈快点死。你们想想,如果我爸爸将我埋掉,奶奶知道后,马上就会死过去!”
另一个孩子非常气愤地接了过去,狠狠地说:“我看那个郭巨不如把儿子杀死,煮儿子的肉来养活他妈不好吗?别浪费了这么好的美食。郭巨没有财力养母亲,杀儿子草菅人命,他还是人吗?”
又有一个孩子,将话接了过去:“郭巨掘地就能掘出黄金,这是真的吗?我看是在 ...
.
我伺候双亲四年有余,写下了一百多篇侍老日记。2012年我把这些日记汇集成册,取名《人生苦旅》,由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全书18多万字,分为四部分:多事之秋 人生苦旅 福星陨落 侍老随想 在我家乡引起反响,我的几个学生看了打电话给我哭诉说自己做的不够,几位老人看了还给我写来长长的信件,有的单位找到我要集体购置。可惜950本书连卖带送人,早已告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