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山西老年
抗战八年不回家——访抗战老兵崔贺如
我们如约走进93岁抗战老兵崔贺如的家门,老人立刻站了起来,拉住我们的手激动地说:“自从看到咱们杂志有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栏目,我就让女儿去找过你们了。”紧接着,老人用颤抖的声音自问自答:“今天是几号?今天 ...
抗战时期的干群情怀
我是一个年近百岁的幸福老人。自称幸福老人,是我觉得自己的一生,虽然道路坎坷、历经险难,但每次都能化险为夷、获得新生。人到晚年,生活更是美满幸福。现在,我虽然行动不便,难以自理,但在老伴、家人和亲友的呵 ...
山西省召开离退休干部暨老干部工作“双先”表彰大会
省委书记王儒林 省长李小鹏会见“双先”代表 省委副书记楼阳生出席会议并讲话 为深入学习贯彻全国离退休干部“双先”表彰大会精神,更好地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在喜迎建党94周年之际,6月30日,山西省召开离退休干 ...
本期封面
义无反顾打鬼子
我生于1929年3月28日,祖籍是山西省襄垣县西营镇青草岐村,我家祖辈为农。从小我就亲眼目睹了日本鬼子惨无人道地杀害我手无寸铁的乡亲,仇恨的种子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扎下了根。为打击日本侵略者,我14岁就参加了村里的 ...
太原九旬老人讲述70 年前“南侨机工”抗战故事
70 多年前,在祖国西南边陲一条生死运输线上,3200余名爱国归侨冒着生命危险,为支援祖国抗战抢运物资。他们当中,有1000余人长眠于这片红土地上,从此没能再回到亲人身边。记者走访得知,尚有两名“南侨机工”生活在 ...
抗战时期的鸡毛信
鸡毛信是抗日战争时期晋东南根据地和八路军、抗敌救亡决死队(山西新军)以接力赛方式传递的信件,信封上粘一根鸡毛表示加急,粘二根鸡毛表示特急,粘三根鸡毛表示十万火急。大多是传送军事情报调动部队的。送信人或 ...
汾酒诗话
自古以来,诗与汾酒便结下了不解之缘。酒赋诗情,诗助酒兴,相依相随,相得益彰,好诗妙句数不胜收,品一品,回味悠长,令人陶醉。 在众多吟咏汾酒的诗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要数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诗了:“清 ...
冰雪在心度炎夏
唐代诗人杜甫有“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的感叹,表达对“苦夏”暑热天气的无奈和焦躁。究其原因,是因为炎热的夏季天气变化影响人体情绪调节中枢,致使人的情感发生变化,故容易表现焦虑不安、烦躁易怒。《素问· ...
生命不息 造福桑梓——记全国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山西省昔阳县退休干部马怀兰
马怀兰,今年61岁,山西省昔阳县乐平学区退休教师。2002 年退休后任银鑫装饰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2005年至今任三都乡井沟村村委会主任。 带病返乡 捐资修路 2002年,对于银鑫装饰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马怀兰来说是极不 ...
增添正能量 助党写新篇——记全国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山西省晋城市退休干部李向阳
2014年年底,晋城市党建研究会副会长、市委宣传部原常务副部长、市老干部局宣讲报告团领头人李向阳,荣获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称号,受到习近平、刘云山、张高丽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难以表达和总书记握手 ...
省委老干部局举办“三严三实”党课报告会
5 月29 日,省委老干部局举办“三严三实”专题党课。省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陈跃钢以《践行“三严三实”要求,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老干部工作队伍》为题,给全局党员干部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 在党课中结合自 ...
本期封面
孝顺是个耐心活
因父亲早逝,我过早体验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凉。所以对母亲,我一直很孝顺。虽然相距千里,但我很关心她,平日里嘘寒问暖,对继父也很体谅。每次见面,我除了给母亲买漂亮衣服,还硬塞给她不少钱。总之,让她开 ...
人情味儿
如果你看电视,你会发现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央视寸秒寸金的黄金时段,居然开始播出许多公益广告。印象最深的就是《打包篇》:一桌人围着餐桌吃饭,一个口齿不清的老人把盘子里的两个饺子揣进了口袋里,一边揣一边 ...
喝茶的“五好”与“四忌”
喝茶有助于利尿解乏。茶叶中有一种叫咖啡碱的物质,它可刺激肾脏,促使尿液迅速排出体外,提高肾脏滤出率,减少有害物质在肾脏中滞留的时间。咖啡碱还可排除尿液中的过量乳酸,使人体尽快消除疲劳。 喝茶有助于提神醒 ...
父亲的抗战奖品:一件日军呢大衣
1942年冬晋察冀军区“反扫荡”胜利,在五台县东岗库村召开庆功大会。聂荣臻司令员亲手授予“特等劳动模范”于东海奖品——一件带血的日军呢大衣。于东海是我的父亲,抗日战争时期在晋察冀军区军工部兵工厂(战时为保 ...
比出来的烦恼
带孩子去操场上玩,经过宣传栏时,看到同事李老师的孩子正在认读宣传栏上的汉字。李老师的孩子两岁多,竟能认识那么多汉字,而自己的女儿都已经三岁半了,可远远没有人家认识得多。 突然有些急躁,好像自己的孩子除了 ...
傅毅投笔从戎为抗日
在运城夏县车寺后村一处非常普通的院落里,我们见到了抗战老兵傅毅,她和孙子生活在一起,居住在一间只有七八平米的耳房里,但收拾得相当干净。老人今年已是98岁高龄了,但身体相当硬朗,记忆清晰,思维缜密,看上去 ...
踏访中条 铭记的不仅是悲痛
春寒料峭,细雨蒙蒙,我们从太原出发,一路向南驱车三百余公里,踏访了中条山脉70年前那段血泪斑斑的历史。我们重走中条山脉,寻访日军兽行的见证人和他们的后代,就是要昭示后人,勿忘国耻。 70多年前,侵华日军进入 ...
第一页
<
15
16
17
18
19
>
最后一页
2025 © 《老干部之家》杂志社 鲁ICP备2023044249号
电脑版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