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老友
强硬而温和的将军
宽面庞,大块头,高身材。军服贴挺,仪态刚劲魁伟。1.83米的个子往那一站,很有军人的威严。罗援,一位研究国际战略问题、享誉海内外的知名军事专家和显赫将军。在事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上素以强硬著称,他被 ...
《老友》专家门诊
H型高血压怎样治疗 《老友》专家门诊: 我今年75岁,患高血压近40年了,血压最高时达到210/110mmHg,心功能尚好。现在主要是收缩压高,经检查同型半胱氨酸值是32.1umol/L,被诊断为H型高血压。现服卡托普利(洛丁新) ...
『音乐梦』扬起我生命的风帆
幼时的我就喜欢音乐,读师范后更加迷恋音乐。1953年师范毕业前夕,我创作的一首儿童歌曲居然被江西《教育工作》杂志刊登了,从此,我就有了一个“音乐梦”。从事教育工作后,在紧张的教学之余,我不仅努力学习音乐理 ...
本期封面
德者寿 乐者康
晏绍平,1914年1月12日出生于全国闻名的“才子之乡”——江西省临川县沙河镇晏家村。2014年5月18日,笔者随同晏老二女儿拜访了这位老寿星。 我们一进门,见晏老正在看电视。他看见我们到来,连忙起身招呼让座。他二 ...
广场舞噪声扰民怎么办
编辑同志: 我所居住的小区有一个露天广场,每天傍晚6点钟以后,很多人都到这里跳广场舞,跳舞时播放的音乐声音很大,长时间听了让人很不舒服。我和老伴都是上了年纪的人,我患有心脏病,老伴有高血压等病,都难以忍 ...
我国秋色宜人的七个地方
秋天,是一年四季中色彩最绚烂、风景最别致的季节,祖国的大江南北有许多秋色宜人的地方。下面选取其中的7处进行介绍。 北京香山 香山是国内四大赏枫地之一,其红叶驰名中外。香山在北京市西北郊的西山东麓,这里层 ...
聋哑老人与“儿子”的情缘
2013年12月18日上午10时,重庆巫溪县通城镇清泉村,一辆摩托车疾驰而来,在一家院坝前停下。摩托车上下来一中年男子,大步冲到一位老婆婆面前,“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妈,对不起,我来迟了……”男子双手紧紧握住 ...
我有一本“79版”《现代汉语词典》
我有一本商务印书馆1979年1月出版发行的《现代汉语词典》,32开本,1567页,定价5元4角。我视它为珍宝,不仅是它价格昂贵(当时就是不吃不喝,我每个月的工资仅能买6本这样的书,母亲的月薪高些,也顶多够买8本),更 ...
俄罗斯人的血性
很早以前我看过一部苏联电影《列宁在1918》,其中一句台词至今不忘:“不要忘记过去,忘记就意味着背叛。”今夏游了一次俄罗斯,我对这句话有了新的理解。 与中国比起来,俄罗斯的历史并不长,直到15世纪末,才建立 ...
四中全会新亮点
备受关注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重大任务,作出了一系列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论 ...
“让”“坐”尴尬
2014年9月4日,武汉801路公交车上,一位坐在老年座上的年轻人因没让座,遭5名老人训斥,并发生肢体冲突,事件在微博上引起热议。9月9日,郑州919路公交车上,一位老人因要求让座与一名小伙子发生争执,并打了小伙子4 ...
陈奇涵:赣南农运一面旗
(一) 陈奇涵,字圣涯,兴国县潋江镇坝南村人,1897年出生。1916年,他从赣州省立四中毕业,随后回乡办学,以“君子忧道不忧贫”为宗旨,创建“忧道学校”,免费招收平民子弟,走“教育救国”之路。 1919年五四运 ...
《老友》专家门诊
老年人一身多病怎样治疗《老友》专家门诊: 我今年75岁,有20多年的高血压病史。一直在服厄贝沙坦和拉西地平,血压得到了控制。现在的问题是每天下午三四点至次日早晨6时,收缩压居高不下。我做了自测记录收缩压常在 ...
寻梦 逐梦 追梦
我是新钢公司的一名退休员工,我的梦就是能够站在党旗下宣誓。它像一粒种子,在我心田里生根发芽,引导我前行。 20世纪80年代我就有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愿望。自从交上第一份入党申请书后,我就决心按照党章要求自己, ...
本期封面
如何正确使用眼药水
眼药水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也分为中药和西药,一般按用途分成五类:第一类是抗感染的,第二类是降低眼压的,第三类是针对老年患者的白内障用药,第四类是辅助检查用药(在医院比较常用),最后一类是上班族、用眼 ...
老年人检查新房摔伤 装修公司是否担责
编辑同志: 去年10月初,我将自己新房的装修工程承包给某装修公司,并与其签订了《装修合同》。合同中除约定工期、材料、质量标准、验收方法、付款方式等条款外,还约定装修公司要接受我对装修工程质量的检查。在装 ...
与爱随行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耀着赣西宁静的小乡村时,孩子们行进的身影早已出现在萍乡市上栗县福田镇文岐村崎岖的山路上。在通往学校的盘山公路上,上学队伍中有一个人的身影显得特别高大,他就是孩子们的“守护神”——刘 ...
老来读『红楼』
《红楼梦》这部古典名著,我已记不清读过多少次。少年时期读过,那是“囫囵吞枣”:对其中许多酸甜苦辣的故事几乎没有什么感受。青年、中年时期读得较多,渐渐能认识到曹雪芹大师笔下的吐露、倾诉、发泄与寄托。一首 ...
第一页
<
38
39
40
41
42
>
最后一页
2025 © 《老干部之家》杂志社 鲁ICP备2023044249号
电脑版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