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老人春秋
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
今年是我的本命年,也是我和老伴的金婚年。我72岁,老伴70岁,这是我们含饴弄孙的年龄,每日享受着天伦之乐的同时,回忆成了我们生活的主旋律。人这一生值得反复咂摸的似乎总是爱与恨,仔细想想,我和老伴的爱情与婚 ...
习仲勋与“陕北肃反”
1935年,西北革命根据地发生了一场“肃反”运动。时任陕甘边革命根据地苏维埃政府主席的习仲勋后来回忆这段历史时,很痛心地说:“毛主席不到陕北,根据地就完了;毛主席晚到4天,就没有刘志丹和我们了;要不是毛主席 ...
陈云、于若木:两个老实的人走到了一起
从普通中学生到专职护士1937年12月,陈云出席中央政治局会议后不久,因过度劳累,致使流鼻血的老毛病复发,组织上考虑要派人照料他。当然,护理工作女同志比较合适。于是,组织上就到陕北公学五队去挑选护理人员,最 ...
老人们的公德心
编前语讲文明树新风,很多人认为是年轻人的事。其实,在任何年龄层次中都有榜样。老年朋友辛苦了大半辈子,理应受到社会的关心和照顾,但他们也要“与时俱进”。在安享晚年、老有所乐的时候,老年人也不能放松自身的 ...
与时间赛跑的不老行者
编者按:他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骑自行车进行摄影创作的人,骑车走了大半个中国,我国56个民族中,他拍了其中51个民族的上万张民俗图片,办了五届世界性民俗摄影“人类贡献奖”年赛,成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型文化 ...
摄影作品欣赏(第4期)
书画作品欣赏(第4期)
本期封面
《吕氏春秋》里的养生观
《吕氏春秋》一书是秦朝时期吕不韦召集宾客集体创作的,编写这部书的主导思想是“网罗百家学说”。虽然说它是理论著作,但自始至终都强调以人为本的人本思想,重视人权,爱护生命,提倡养生,其中有许多理论和实践依 ...
老来伴
58岁那年我得了脑梗塞,从那时起我左半身几乎瘫痪,走路变得很艰难。睡觉时老伴扶着我上床,帮我穿脱衣服。我去厕所,老伴挽着我的手扶我蹲好。因为我不经常动,便秘的情况经常有,解手特别困难时,老伴还要用手一点 ...
老母为我“扎红”带
今年是马年,我的本命年,又该扎红腰带了。在古老的传统中,本命年又称“槛儿年”,本命年扎红腰带——俗称“扎红”,就是顺顺当当“过槛儿”,寄寓着避邪趋吉的心愿。故而每到本命年,母亲都要亲手为我“扎红”。记 ...
舌尖上的安全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企业要生产出高质量的放心食品,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习近平主席马年春节前夕,视察内蒙古有关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时,再次强调食品安全这一热点话题。他时刻关注着民生疾苦 ...
有趣的“葫芦诗”
“葫芦诗”是一种戏称,乃“照葫芦画瓢”之意,是指按前人诗作的格式做部分词句上的改动后,赋予诗作以新内容的诗体。这种诗表面上看是“拟古”,实际上是“旧瓶装新酒”,别有一番趣味。唐朝诗人贺知章写有《回乡偶 ...
知足常乐半称心
杭州灵隐寺有这样一副对联:“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初遇这副对联,心底感到困惑:我们都祈祷着人生如意,万事称心,怎么说人生没有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呢?人生半称心,还能知足常乐?看到一则寓言 ...
走进胡雪岩故居
有人说它是浙商第一豪宅,有人说它是江南第一豪宅,有人说它是中国第一豪宅。九月里的一天,我走进了地处西湖正东、杭州东南角元宝街上的清末红顶商人胡雪岩的故居。读过史书,读过高阳的《胡雪岩全传》,读过二月河 ...
人民币上的 女拖拉机手
1948年2月,中央决定从苏联进口拖拉机,在北大荒垦荒种田。黑龙江省委在北安举办拖拉机手培训班,分配给梁军就读的德都萌芽乡村师范学校3个名额。18岁的她第一个报了名。第二天报到时才发现,全班70多个学员,只有她 ...
安重根除奸
针对中国为抗日义士安重根建纪念馆一事,日本政府在事前和事后进行了超乎寻常的批评和反对。2014年1月20日,安倍内阁的2号人物、官房长官菅义伟在新闻发布会上煞有介事地表示安重根是“恐怖分子”,并把中国哈尔滨市 ...
程开甲的惊天事业和沉默人生
2014年1月10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张存浩、程开甲两位院士荣膺2013年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成了令人瞩目的明星。其中,一位鲜为人知,年已96岁的老人走上领奖台,从习近平主席手中接过荣誉证书,他就是为共和国铸盾,从 ...
奶奶时装艺术团:我的美丽我做主
身材苗条,步履轻盈,用唐装演绎雍容华贵,让旗袍尽显高贵典雅……您可知道,诠释这些美丽的人,竟是一群年逾花甲的“奶奶级”人物? 当“美丽”和“奶奶”相遇1月18日,在河南电视台《金色梦舞台》栏目录制现场 ...
摄影作品欣赏(第3期)
第一页
<
13
14
15
16
17
>
最后一页
2025 © 《老干部之家》杂志社 鲁ICP备2023044249号
电脑版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