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老人春秋
书画作品欣赏(第3期)
本期封面
古代心理疗法趣闻
激怒疗法传说战国时代的齐闵王患了忧郁症,请名医文挚来诊治。文挚详细诊断后对太子说:“齐王的病只有用激怒的方法来治疗才能好,如果我激怒了齐王,他肯定要把我杀死的。”太子听了恳求道:“只要能治好父王的病, ...
故乡的年俗旧事
进入腊月,童年的歌谣便不时在耳畔回荡:胡萝卜抿抿甜,过了腊八快到年……过了腊八,城里、乡村就开始有了年味。城里的街头巷尾增添了不少年画春联门市,卖烟花爆竹的小贩摆起了摊点;乡村的年集上红红的春联摊一个 ...
红薯“七十二变”
小时候,每年田里的红薯都会大丰收,堆满院子,母亲做晚饭的时候,把红薯削了皮,切成小块,要做玉米红薯粥。母亲递给我一小块削好的红薯说:“红薯最好吃了,又甜又脆,你慢慢嚼,味道和苹果差不多。”我咬了一口, ...
走进千唐志斋
癸巳年深秋,我再次走进位于新安县铁门镇的千唐志斋。十多年前,南方一位作家朋友打电话给我,说他再过一年就要退休了,退休前很想来河南看看红旗渠、少林寺、龙门石窟、开封龙亭。他来后,我全程陪同。游过龙门石窟 ...
好媳妇宋宗云
提起宋宗云,乡亲们都说她是千里挑一的贤惠媳妇。天有不测风云,宋宗云73岁的公公突发大面积脑梗塞不省人事,靠鼻饲和导尿管活命。经医院全力抢救后,才可以吃流质性食物,因失去言语功能,四肢瘫痪,大小便失禁,需 ...
毛泽东与延安整风
毛泽东发动延安整风,原因很多,但是归根到底,最主要的就是为了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纠正“左”倾教条主义延安整风之前,中共党内曾经先后发生过瞿秋白、李立三、王明等三次“左”倾错误。其中,王明“左”倾教 ...
铁马雄风大汉关
帝都洛阳固然物华天宝,胜迹多多,而其辖下的新安县,在我看来同样文脉迁延、久负盛名。不说诗圣杜甫的《新安吏》早已光耀诗史,也不说近人张钫的“千唐志斋”典藏书法碑刻精品,单是唐代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 ...
习近平:爱老助老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2014年元旦前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深入北京市供热企业和敬老院,考察民生工作,看望一线职工,慰问老年群众,向全国一线职工表示慰问,向全国老年群众致以祝福。一枝一叶总关情。习近平 ...
多情人不老 ——周有光张允和伉俪趣话
国人喜寿考,称人活了八十八岁为“米”寿,一百零八岁为“茶”寿,再高寿一点如何称,古籍上无从稽考。孔子云“五十从命,七十从心”,百岁呢,也没说。寿登百龄者,返老还童也。当2014年元旦钟声响起,周有光先生已 ...
你是我的伴 带铃铛的拐杖
编前语有一种幸福是两双布满老茧的手紧牵着;有一种幸福是满脸皱纹时,双方还能幸福地凝望;有一种幸福是虽眼力不济或耳有失聪,他们还能聊着天。少年夫妻老来伴,等到了老年才是人生相互陪伴、支撑的开始。执子之手 ...
一群老男人 天天舞青春
编者按:重庆有一支赫赫有名的“老男人舞蹈团”,每天穿着色彩鲜亮的练功服,热情满怀地跳时尚舞蹈,从《青春》到《快乐水手》再到《飞起来》,活力四射,阳刚英气。他们不仅舞动重庆全城,还参加了《我要上春晚》栏 ...
摄影作品赏析
艺林苑欣赏
本期封面
给中央领导的信是怎么进中南海的
中南海邮政支局是为中南海提供投递服务的唯一单位。从简单的送信送报到储蓄汇款,从只为中央领导服务到面向社会,如今的中南海邮政局已经和其他邮政局没有太多差别了。但众多寄往中南海的信件都要汇集到这里,作为普 ...
书法为友福晚年 ——访百岁老人赵赠熊
百岁老人赵赠熊曾为为新中国培养飞行员300余人,其中包括中国第一批女飞行员。退休后回到故里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嘉泽镇,以书法为友,尽情地享受幸福的晚年。赵老今年已102岁,但仍然坚持学习,看电视、听新闻,关心 ...
我甘当“妻管严”
“妻管严”,一般用来嘲笑被老婆管得服服帖帖的人。可我不这么认为。我也是“妻管严”,只要老婆“管”得对,我是言听计从,一丝不苟去执行。先说管思想的事。我刚退休那阵子,待在家里闷闷不乐,根本就不想出去,老 ...
老来唱好“变”奏曲
如果说人生青春年华演唱的是一首昂扬热烈的进行曲,中年以后则是一段激情成熟的桑巴圆舞,那么,退休生活中,就是要唱好舒缓优美的夕阳“变”奏曲。在老年人丰富多彩的日子里,要快乐滋润,需学会变奏,要在“变”字 ...
第一页
<
15
16
17
18
19
>
最后一页
2025 © 《老干部之家》杂志社 鲁ICP备2023044249号
电脑版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