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老人春秋
请给儿女尽孝的机会
“喂,闺女呀……”一位老人拿着手机,边走边接电话,“我呀,吃得饱睡得香,你放心吧……你妈?没在呀!她出去跳舞去了……”突然画面一转,老人正在医院照顾老伴儿,“没事,你放心吧!你呀,好好工作,你忙,就挂 ...
鄢陵蜡梅
今年的第十三届中国·中原花木交易博览会在“中国花木第一县”许昌市鄢陵县举办,以“魅力花都·绿色家园”为主题,以蜡梅为代表的各类花木给国内外来宾、游客留下了精彩、难忘的印象。据传,武则天非常喜欢种植奇花 ...
在闲中收获
一位83岁高龄的老先生,离休后笔耕不辍,写出各类文稿多篇,经子女整理后,结集出版了厚厚三本书,文字达150万之多。当友人夸赞他的精力和毅力时,他说这都是“闲中的收获”。忙与闲是相对的,忙中有闲是“忙里偷闲” ...
李敦白的中国情缘
在现代中国历史上,有一位被毛泽东称之为“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的传奇人物,他是第一个美籍中国共产党党员,亲历多个重大历史事件,曾两次蒙冤入狱,但始终对中国有特殊的感情。这个人就是里腾伯格,中文名字叫李敦白 ...
鲁迅祭灶的年俗旧事
农历的腊月二十三,是祭灶的日子。人们在这天晚上要“送灶神”。一百多年前,鲁迅先生和弟弟周作人在绍兴老家祭灶时即兴写了一首《庚子送灶即事》诗,诗中写道:“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 ...
龚全珍:从将军夫人到山村教师
2013年9月2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接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饱含深情地赞扬了九旬老人龚全珍为国家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龚全珍系开国将军甘祖昌的夫人,56年前,她随丈夫解甲归田,成为一名小学教 ...
访眼科专家李纪源
著名中医眼科专家,年近八旬的李纪源出生于河南省项城县的一个书香门第,开封二中毕业。他师从一个前清秀才出身的眼科著名老中医。50多年的岐黄之路,在探索中不断学习、实践和提高,为他赢得了“人民的好医生”、“ ...
2014年1月份书画作品展
本期封面
这一年, 我们为父母 做过什么
年终岁尾,在我们社区里,大家聊得最多的是年终总结话题。今天,大家热烈讨论的话题是“回首这一年,我们为父母做过什么”。住前排楼的王姐说,这一年,她教会了老妈上网聊天,还教会了老妈网络购物。老妈在QQ上加了 ...
养 心
好心态是健康的关键。古语有:“万病心中生,万境心中起。”欧洲谚语说:“心灵的痛苦,经由身体宣泄。”可见养心的重要性。通过养心来有效养生,应把握住德、淡、和、静四个字:用“德”养心。德的核心是做善事,是 ...
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
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吴志诚伟略雄才举世稀,中枢决胜见谋奇。南湖建党千秋业,遵义擎旗万代基。戎马冰霜堆甲铠,天兵血火浴征衣。驱倭逐蒋神州定,功盖珠峰五岳低。感赋汤林尧东方共唱太阳升,长夜乾坤渐放明。旧世 ...
计利当计天下利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3年10月3日在印度尼西亚国会演讲时,多次引用诗词古句来表情达意,其中特意提到“计利当计天下利”,颇为引人关注。原话是:“坚持合作双赢。‘计利当计天下利’,中国愿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扩 ...
名丑孙正阳
如今,在中国京剧舞台上,仍活跃着一位已届耄耋之年的老艺术家,他就是孙正阳。在20世纪风靡一时的“样板戏”中的“样板”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中,正是孙正阳饰演反派人物小炉匠栾平。梨园行里有“无丑不成戏”的 ...
毛泽东为何欣赏高启的咏梅诗
1961年11月6日上午,68岁的毛泽东连续三次致信秘书田家英,非常急切地请他查找一首咏梅诗全诗及何人何时所写。这种情况十分罕见。后来查知,这首诗是高启《梅花九首》中的第一首。高启是明代著名诗人,今江苏苏州人, ...
伯父尽孝
伯父曾繁经今年87岁,是家中长子。他从中学教师的位置上退休后,回到老家南召县韩店村侍候老人。伯父为人和善,做事谨慎,顾全大局,我们这个大家庭中,一些对内对外的事务都由伯父主持操办。但是最值得后代子孙敬仰 ...
灵魂的守望者
50年代出生的人,大多一生在错位中生存。打拼的并不是自己热爱的,奋斗了大半生,生活富有了,生存空间大了,并没有找到心灵的归宿。突然有一天发现,当初无意间抛弃的才是最珍贵的,才是真正的人生归宿和灵魂的栖息 ...
驾机穿越蘑菇云
能开飞机穿越蘑菇云,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取样,留下可靠数据,是李传森这辈子最感光荣的事儿。我国的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经过艰苦努力,终于研制出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1964年10月16日在大西北地区进行“地爆”试 ...
杨宗群:全国唯一连续出征全运会的“活化石”
金秋九月,在举国瞩目的沈阳全运会赛场上,活跃着一位满头银发、精神矍铄的72岁老将,他就是人称全运会“活化石”的辽宁男篮队医杨宗群。从“一运会”到“十二运会”,他一届不落,连续十二度出征, ...
李瑛的不老诗情
近日,87岁的老诗人李瑛又写出了3600余行的长诗《我的中国》。在新诗首发式上,我见到了这位精神矍铄的老诗人。会后,他谈起了他的诗歌创作及晚年生活。诗是晚年生活中的糖李瑛笑言,退休后成了“专业”诗人。20多年 ...
第一页
<
17
18
19
20
21
>
最后一页
2025 © 《老干部之家》杂志社 鲁ICP备2023044249号
电脑版
移动版